17岁男孩跳桥真相(17岁男孩跳桥身亡)

17岁男孩跳桥真相(17岁男孩跳桥身亡)(1)

文 风青杨

4月17日晚上10点左右,上海卢浦大桥发生了一起跳桥事故。据调查,跳桥者为一名17岁在校高二男生,经120确认当场死亡。据男孩的母亲反映,儿子因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到了她的批评。当她开车行驶至卢浦大桥时,儿子突然跑出车门纵身跳桥。

看到其母亲在儿子跳桥后的脆地捶胸式的痛哭,相信很多人心碎了。对于一位母亲来说,这无疑是人世间最悲痛的事情之一。不论你是认为孩子需要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是认为母亲有些“语言暴力”。在这个事件里,恐怕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同理心。

青少年自杀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但青少年自杀的直接原因看起来都很“常见”:“没收手机”、 “发生口角,被老师批评”、“课堂传阅课外书,被批评”、“考试作弊,被告知班主任”、“感受不到父母的爱”、“赖床被母亲掀被子”、“被关电视机”、“不想考试”等等。

通常青少年在采取自杀行为时,心理已经处于异常,总是以为这是唯一的选择,除此以外就别无他法了。通常,他们的内心感到自己为解决问题已经竭尽全力了,深信只有走向死亡,才能摆脱痛苦。当然,他们会预计到,别人对自己的自杀可能不理解,会有种种看法,但是在些时此地,他们自己确信选择自杀是合理的。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虽然周围的人觉得自杀的青少年十分愚蠢,责怪自杀的想法太糊涂了,但是,采取自杀的青少年本人往往自以为这是最好的选择。

一些中学生内心十分痛苦,感到缺乏理解,生活的压力太大,分数的压迫、考试的威逼、家长的训斥、老师的不满、社会上的诸多不快……。应试教育的压力,压迫了学生,也扭曲了人际关系。学校本该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场所,所谓“教书育人”,学校最重要的职责在于“育人”。但育人却不仅仅是教书就可以做到的,它还需要许多的交流沟通和关怀。在实际的操作中,学校为求升学率,不断以“分数”为指标对学生进行考量,成绩不好会不受待见,会被叫家长,不少学生成为了分数焦虑的受害者。

而在家长看来,家长笃信“学习是唯一的出路”,忽视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价值取向,一味地将自我意识强塞给孩子,使之留下“父母都不理解我,万一没死给我一刀”的绝望。来自家庭和学校情感上的关怀沟通越来越少,学生寂寞的内心没有温情填补,交流的空间逐渐被“分数”压缩,越来越极端的思想不断酝酿。

这个社会上任何一个职业都要培训,合格了才能上岗,而唯有做父母这件事没有条件,无需学习,孩子出生,自己自然而然升级为父母。但是,孩子的一生也因为自己有什么样的父母而被注定。但站在孩子的角度会怎么想?如今我们大多都是成年人了,我们的认知和视角,自然而然的高出孩子们不止一个档次,可我们回想过去的自己,难道我们没有幼稚过的时候吗?很多网友的情况,和那个男孩的唯一的区别就是,没有那个状态下的最后刺激,以及冲动下的最后一跃。

但是,悲剧的酿成,也总是一种警醒,需要我们去反思。而对于青少年自杀事件的不断发生,我想,它最起码反映出的是当下教育内容中,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的严重缺失。要看到,生活中总有人遇事是悲观的,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也很脆弱,但我们能改变的,是让这些人重视生命,不轻言放弃生命。

那么,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呢?一些国家的死亡教育,除了课堂授课外,他们还会拓展一些侧重感受、领悟、体验的教育方式,比如带学生参观殡仪馆、墓地、参加葬礼,把学生放进棺材体验死亡的感觉,让学生到癌症病房、安宁疗护病房、老人院做义工等。“死亡教育”的目的并非教授学生如何消解死亡焦虑,它是要在死亡被文化变得不可言说的当下,让孩子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保持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泰戈尔说:“死亡隶属于生命,正与生一样。举足是走路,正如落足也是走路。”不论我们如何忌讳“死亡”,死亡依然如影随形,因为它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只有正视死亡,让孩子了解死亡意味着什么,他们才有可能正确看待生命。

作者:风青杨 :知名评论人。一个有趣的人,分享一些有趣的事。嫉恶如仇,从善如流! 微博@风青杨V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