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有多少天籁之音(是传说还是真实存在)

究竟有多少天籁之音(是传说还是真实存在)(1)

有一学生,学中国传统医学,用五运六气来给人诊断和治病。在一段时间里,她告诉我,她发现用五运六气给人诊病断症,简直太简单有效了,兴奋的告诉我她的发现。再过了更长一段时间,她告诉我,她发现没有什么人什么病,能逃脱五运六气的范围,仿佛世间已无病可治。

我言说,如若我们将一个对病的了解,分为四个等级的话,你现在处于的专业级别中最低的一阶,而且还长期处于瓶颈期,无法进步。

这四个层分别是,有知有识,有知无识,无知有识,略知略识。如何理解?

有知有识,是习惯用已知度未知,甚至是奉己知为真理,他知他识为谬误,奉已知为泰山,他知他识为秋叶,或以己意度他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知见障”和“执守碍”的人。有知无识,是有天他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无法解释一小部分客观存在。而这个时候,才是一个人识知提高的开始。我们说过,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让人进步,有的学习,是让你的眼界变得越来越狭窄,判断越来越粗暴武断,所以,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客观存在时,他的视野才开始得到新的拓展,这时他的感受就是,有知无识。无知有识,在这个过程中,他了解得越深入,面越是宽广,就越是发现以前的自己在这方面其实是多么的无知,充其量只是有一些粗浅片面的认识。略知略识,这是追求知识的人最后的状态,他认为自己站在认知对象面前,只是略微知晓一些,但这一切,仍还十分有限,还有更多的东西,期待以后能识知。

在中国的传统医学中,有的人针灸冶病,有的人点穴治病,有的人按摩治病,有的人祝由治病,我遇到很多高人,可惜的是,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会告诉我,某方面的病,基本没有什么是用他的方法治不好的。其实,我更想听到的是,他告诉,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虽能治好一部分人什么病,但是却对另一部分人什么情况下的病情,自己到现在却无能为力。

我一直习惯于用网易新闻的手机客户端,前几天却卸载了,原因是当你这两天关注某一来源或特定内容的新闻时,它会很人性化的给你推荐相近来源相同新闻,如果你不小心看了几篇环球时报的文章,它会默认给你推荐与之相关的铁血网、侠客岛、华尔街见闻的文章给你看。我们说的信息闭塞,有两方种情况,一种是不给你交流信息的通道,还有一种,是给你大量特定的信息,让这些信息充斥大脑,你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偏离相对客观全面的认知。

就像一个经常关注阴谋论的人,什么事它都会用阴谋论来解读,并且他会越来越获得更多的知识,并庆幸自己知道了这么多。

我们从小受到了哪些偏激思想的侵袭,并将其当成真理,列举几个:“落后就要挨打”,“国与国之间只没有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自然法则”。

人的知识,累积得越多,就越是容易产生认识障碍,而能够减少这种认知障碍的,则是一个字——易。

易的本义,是交换交替,有家长问我,我家孩子读什么书好,您推荐一下吧,万一读了不好的书,影响一辈子。我回答说,一个人不怕他读多坏的书,最怕他只读一类型的书。

这里的易,有几层含义,第一层,是旧知交换一些空间留给新知,旧知虽存,却要让出一些大脑的位置给新知。有人曾问我,如何去掉内心的知见障和执守碍,我给了一副对联:“目清心虚则无障,离我留位则无碍。”

智积于有,而解于执,不破执,不得智。

易的第二层含义,是指交换认知,与那些与自己有不同认知或相关认知的人交流,不争不辩地听对方讲,可破部分知见障,如果在和对方交流时,非得辩出个是非真假对错高低,不但不会破知见障,反而会变得更加偏执。

这就像两个人,一个人认为高薪可以养廉,另一个认为高薪不能养廉,如果双方不争不辩,反而消解一些自己的偏见,如果两人开始争辩,只会变得更加偏执。听是容纳,辩是反击。所以,对于和自己认知不一样的言论,听而不辩,存而不证,存而不证是指,哦,我获得这个信息了,我现在还无法证实真假的话,就那不急着证伪或证实,先留着吧,以后再说。

易的第三层含义,是指变化,随着时事人势的变迁,以前可为的事,现在不可为,此前不可为之事,现在变得可为,这里面蕴含着生化之机,因此,人要破除知见障,还要能时时意识到变化的存在。

以上所言,都在讲两个字,即“易知”,然而,无论人扩展新知,还是交换思想,或是懂得变化之理,都是相对多的获取知识,接近真知,然而,人却无法穷尽真知,而且,你获得的真知愈多,你所感受到的未知也就愈多。

我们将获得真知,接近真知的过程,叫做知道。如果我们把撑握更多真知的知道过程比喻成赚钱的话,我们知道,比赚钱更有意义的事情,其实是花掉这些钱,它和花钱不一样的是,钱会越花越少,更将自己所获得的真知用在生活中,会越用越多。

所以,一个一心要掌握更多真知的人,可能只是知识的奴隶,而真知不是古懂,它的价值不是收来收藏和显摆的,而是用来传播和应用的。

即我们所说的知道易行,知道而易行者,慧也。

世人四处寻找获得智慧的途径,以图改善自身,过了多年,见过大师,听过大课,上过经堂,听过妙语,却不知道真正智慧不是书本上知识学问,也不是世外高人讲经说法,而是你在“知道”之后,能够“易行”,能够通过完善和修正自己的行为,去更加轻松巧妙的解决生活或学习工作中的问题。

人皆有贪食之心,更有虚妄之念,如果学习只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如果你学习到的方法是正确的,你却没有修正自己的行为,你“学”再多的内容,懂再多的道理,也依然不会有所改变。

知道易行,是人世的功课,道无穷而生有崖,唯有知道易行,方得舟楫,进可得海,退则有岸。

今天给大家附上一段语音,这段语音来自NASA,准确来说,这不是一段声音,因为在声音是机械波,传播需要介质,因此,它在太空中无法传播。但是,电磁波的传播却不需要介质,宇宙中有不同波段的电磁波,而这一段记录的是频率为20-20000HZ范围内的电磁波振动,但这种声音人是听不到的,因为它不会与普通物质形成共震,它是NASA的科学家将太空的电磁波转换为人类可以听到的声信号后的音频,听不到天籁之音的人,就先感受下宇宙的“声音”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