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高俅的发迹史概括(水浒传为什么从高俅开写)

《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误走妖魔”是一个引子,真正水泊梁山的故事是从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才开始的。书中走出的第一个人物是高二,也就是高俅。

水浒传高俅的发迹史概括(水浒传为什么从高俅开写)(1)

作者为什么让高俅第一个出场?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笔下的高俅是个什么样的人:1、“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2、“最是踢得好脚球”,“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玩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3、“若论仁义礼,信行忠良,却是不会。”4、“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

第一句评语,大家有些争议。一种观点是“高俅是一个已经败落家庭的孩子”,另一种观点是“高俅是一个能够让人家家境败落的人”。后来的故事中作者交待了高俅因为教人使钱(带着别人去赌博)被告到官府,应该可以成为第二种说法的佐证。第二句评语说的是高俅的专长——足球踢得特别好,还“一专多能”,按现在的话来说也是一个高素质的人才。第三句评语则直接了当地说出高俅是一个道德品质极其恶劣的人。第四句评语说的是高俅整日就知道陪着有闲(当然先得有钱)的人玩。归纳起来,作者对高俅的基本评价是“有才无德”!

俗话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伟大领袖毛主席也说过:“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似高俅这种无德之人,一旦“发迹”,对社会的危害性极大。但高俅却真的迅速发迹了,一切似乎出人意料,却又那么的顺理成章,这是社会的悲哀!

高俅因“帮生铁王员外的儿子使钱”被官府“迭配出界发放”。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唆使他人犯罪被注销了东京户口,赶出了京城。东京无法呆了,高俅就投奔了在安徽开赌场的柳老板。三年后,哲宗皇帝大赦天下,高俅得到赦免,又想回东京,柳老板就把高俅推荐给了一个朋友——在东京开生药铺的董将士。

董将士知道高俅是个“没信行的人”,不敢留他,又不敢不留他,怎么办呢?惹不起呀!好吃好喝地招待了十几天,送上几套崭新的衣服,亲笔写上一封推荐信,把高俅送到了一个更好的去处——小苏学士家。

小苏学士是谁呢?名人苏东坡,按说他应该不怕了吧?他也和董将士一样怕,只留高俅在家住了一夜,就把高俅推荐到了一个更好的去处——小王都太尉家。

小王都太尉是哲宗皇帝的妹夫,他与小舅子端王关系密切。端王喜爱踢球,高俅因为踢得一脚好球,进了端王府,成了端王的贴身陪球员,也成了端王的心腹。两个月后,哲宗皇帝一命呜呼,鬼使神差让端王接了哥哥的班,做了大宋的微宗皇帝。没半年时间,高俅“随驾转迁”当上了殿帅府太尉,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或国防部长。

应该说德能勤绩,高俅前期主要是凭“德”起来的。但他不是品德高尚,而是道德败坏得太出奇让大家都害怕。因为害怕,大家不敢得罪他,接力地将他往更好的地方“举荐”。可以设想,如果高俅是如果不是坏得出奇,董将士、小苏学士会绞尽脑汁往更好的地方推荐吗?

进了小王都太尉府后,高俅主要靠的是自己的“才能”——踢得一脚好球。但踢球与当太尉是两回事。足球踢得好,当个国家队总教练是可以的,但高俅却鬼神差使地当上了军委副主席,两者风牛马不相及。

高俅如此这般传奇经历,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作者让高俅第一个出场就是要告诉我们由此展开的故事是在这样一个“上面已经乱套”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

作者生活在元末明初动荡的年代,他对“占山为王”并不苟同,因为“上面乱了套”,才对“下面跟着乱来”的梁山108将有了些理解和容忍,甚至还多少有些许的期盼。他同情“占山为王”者的无奈,又寄希望于他们不要为害老百姓,内心的矛盾就才塑造了一个“当官的时候想当土匪,当土匪的时候又想当官”怪胎——宋江。

水浒传高俅的发迹史概括(水浒传为什么从高俅开写)(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