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面的王婆有什么故事(如何评价水浒传中的王婆)
在《水浒传》中,有很多重要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之所以存在,不单单是为了推动剧情发展这么简单。
因为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或者说通过《水浒传》的作者在这些小人物身上所耗费的笔墨,我们能看到的,往往还有世道人心和天理人伦。
就拿书中的王婆来说,表面上看,她不过是阳谷县里,一个恰好住在武大郎家隔壁,以开茶坊为生的老妇人而已。
可如果没有她,西门庆不一定能勾搭到潘金莲,而没有这一因果存在,武松也必然不会去斗杀西门庆,乃至上梁山。
所以,王婆可以说是《水浒传》中非常重要的小人物之一。
除此之外,我们就王婆本身的言行来看,她这个人,其实是一个非常懂得人情世故,而且还极其善于沟通交流的一个人。除了贪婪自私和心狠手辣等恶行和缺点外,王婆其实还极具江湖经验,行事颇有“智慧”。
为什么这么说了?且来看她的“四碗茶”和“十光计”。
王婆的四碗茶关于王婆的四碗茶,还要从一个偶遇开始说起。
话说武大郎有一日上街卖炊饼,潘金莲则在临街的小楼里收拾房间,就在她开窗户的时候,不小心将叉窗户的叉杆,砸在了正巧从楼下经过的西门庆头上。
西门庆当时是勃然大怒,正要发脾气,却不料一抬头,望见楼上窗口处,露出来一个妇人的脸,生得是如花似玉,观之很是妖娆。
见此情景,西门庆满腔的怒火,顿时化成了笑意,忙不迭弯腰还礼,回应着潘金莲的道歉。
不料这一幕,正好让隔壁的王婆看见了。
这妇人情知不是,叉手深深地道个万福,说道:“奴家一时失手,官人休怪。”
那人一头把手整头巾,一面把腰曲着还礼道:“不妨事。娘子请尊便。”却被这间壁的王婆见了。那婆子正在茶局子里水帘底下看见了,笑道:“兀谁教大官人打这屋檐边过?打得正好!”
那人笑道:“倒是小人不是。冲撞娘子,休怪。”
她见西门庆被叉杆砸了脑袋,非但不生气,反而还笑吟吟地说是自己恰好从屋檐底下走过,是他冲撞了潘金莲,被砸了脑袋实则是他的不是。
对此,王婆心中暗忖,这西门庆之所以会“礼下于人”,肯定是心有所图。
再加上她望见西门庆临走时,频频回头,将目光都放在潘金莲的身上,如此失礼的行为,她又哪里会不明白,西门庆是意在潘金莲了?
于是,就在西门庆来她的茶坊时,她就给西门庆端上了四碗含有强烈心理暗示的茶,用以试探和诱惑。
王婆端给西门庆的第一碗茶,叫做“梅汤”。
所谓梅汤,根据原文所述,其实就是酸梅汤,该汤以乌梅、山楂、陈皮、冰糖等为原料,口味酸甜,有清热解暑等功效。
西门庆喝了这碗茶,先是夸了一句这梅汤做得好,然后随口问了句“有多少在屋里?”
王婆闻言一笑,答非所问地回复说:
“老身做了一世媒,那讨一个在屋里?”
西门庆闻言,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只回复王婆,说自己指的是梅汤,不是在说做媒。
可“梅”与“媒”谐音,王婆一味地装作听错,不断地把话题往做媒这件事上引。
西门庆作为能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放刁把滥,说事过钱,排陷官吏的人,自然是心思灵敏之辈,听王婆如此言说,当即是闻弦歌而知雅意,要求王婆替他做媒。
然而王婆虽一口答应,却说笑似的声称有个新年恰好九十三岁的娘子,生得十二分颜色,自己愿意替西门庆代为“说合”。
王婆道:“那娘子戊寅生,属虎的,今年恰好九十三岁。”
王婆之所以要说这种玩笑话,一是像这种有违道德法律的“说合”之事,是不能轻易表达和说出来的,二是经过暗示,西门庆在言语中虽表示事成之后,必有重谢,可怎么个重谢,却没有明说。
因此,王婆虽用言行给足了暗示,却又丝毫不漏口风,足见其谨慎。
王婆端给西门庆的第二碗茶,叫做“和合汤”。
此汤据《西湖游览志余》记载,乃是古代新婚夫妇共饮的一种泡茶,以果仁、蜂蜜等甜食调和烹饪而成,不仅口感香甜,还有和谐好合之意。
是以,西门庆第三次走进王婆的茶铺,王婆就问西门庆是否要吃个和合汤。对此,西门庆回答说:“最好,干娘,放甜些。”
王婆为何要端给西门庆只有新婚夫妇才喝的和合汤了?
一来是继续表示她可以为西门庆代为说合。
二来是暗示西门庆,他和潘金莲两人,一个有财一个有貌,乃是“天作之合”,用以回应之前西门庆在听说潘金莲嫁与武大郎时,所说的那句:“好块羊肉,怎地落在狗口里!”
而西门庆话里的那句“放甜些”,表面上是在说茶,其实是在回应王婆所给出的种种暗示。
待到西门庆喝下去两碗大有深意的茶,与自己建立了一定的默契后,王婆终于暴露出内心里的真实想法,那就是:
“这个刷子(傻瓜)踅得紧!你看我着些甜糖抹在这厮鼻子上,只教他舔不着。那厮会讨县里人便宜,且教他来老娘手里纳些败缺。”
西门庆乃是阳谷县有名的奸诈之人,他不仅有替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放刁把滥,说事过钱之能,还使得些好拳棒,有一身好武艺。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却因为贪恋潘金莲的美色,再经言语上的暗示和诱惑,就成了一个可以榨取好处的蠢笨之人,足见王婆把握人心之能和对自己手段的自负。
是以,她在见到西门庆一大早就来到茶铺,两眼望向武大郎门前时,她就趁机给西门庆端上来第三碗茶——姜茶。
王婆应道:“大官人来了,连日少见,且请坐。便浓浓地点两盏姜茶,将来放在桌子上。”
王婆之所以要端姜茶给西门庆,倒不是取姜茶发汗解表、温润止咳之用,而是姜茶的味道是先苦而后甘。
以此来暗示西门庆,表示他所思所想之事,就犹如姜茶的味道一般,是先苦后甜,不妨喝一杯暖暖肠胃,宽一宽心。
而西门庆一瞧桌上摆放的是两盏茶,立即明白过来打破事情僵局的契机在王婆身上,于是他立马邀请王婆坐下,打算问计于王婆。
只是,他并没有领会到王婆端给他姜茶的真实用意,那就是姜茶的功效如同药物一般,既然是“药物”,那么就是要收钱的。
再联系西门庆从喝第一碗茶开始,就是赊账的情节,以及王婆应邀坐下后,对于西门庆所问,只说些没有信息增量的话,于此处,可见王婆对于真金白银的执着和她拿捏人时,稳定的心态。
而西门庆在喝过姜茶后,见王婆口风甚紧,只一味地接话而不出主意,他便笑了笑就出了茶坊。
可他在武大郎家门前走来走去,却始终不见潘金莲的身影,于是他不得不再一次走进王婆的茶铺。装作听不懂王婆调侃似的话,从怀里摸出来一两银子,递给了王婆。
此时正值徽宗年间,按照当时某官员在奏书里所说:“商贾既通,物价亦平;官司上下,无有二价,斗米止百余钱。”
我们可以得出的是,此时一两银子大概可以买一百多斤大米,用来付王婆的茶钱,绝对是绰绰有余。
因此王婆在接过银子后,也不得不客套一句:“何消得许多?”
西门庆闻言自然是大手一挥,说暂且放在她那。
王婆见西门庆表明了态度,终于肯花银子,于是就为他端上来第四碗茶——宽煎叶儿茶。
“老身看大官人有些渴,吃个宽煎叶儿茶如何?”
所谓“宽煎叶儿茶”,不过是略微用水煮过的散茶叶,虽比不得之前那三碗茶有滋味,可其中的用意却很明显,以一“宽”字来明确表达她王婆愿意为西门庆想办法、出主意。
而西门庆此时,也不再装腔作势,将他贪恋潘金莲的事情给和盘说出,并许了十两银子的诺,请求王婆帮忙。
王婆见自己的目的终于达到,也就一口应下了西门庆的请求,开始为西门庆搭桥牵线。
王婆那所谓高明的“十光计”
既然西门庆许下了“重金”,王婆就浑然不顾此举是否有违法律和道德,开始以她混迹于市井多年的经验和揣摩人心的高超技巧,为西门庆定下了一条“十光计”,。
其具体计策,大致是以潘金莲做得一手好针线活为由,让西门庆买来白绫、蓝绸、白绢各一匹,再添十两好棉布,让她好拿去对潘金莲言说:
“有个施主官人,与我一套送终衣料,特来借历头,央及娘子与老身拣上好日,去请个裁缝来做。”
若是潘金莲不要王婆去请裁缝,说是由自己帮她做,这便有一分光。若是对方欢天喜地的答应王婆的提议,到她家里做针线活,事情便有两分光。
等到潘金莲来王婆家做针线活时,安排些酒食点心请她吃,如此两日,她若肯一直来,这便是三分光。
待到咳嗽为号,王婆将西门庆请入房中,而潘金莲见到有外人来却也不躲避,此光便有四分。稍后,两人夸赞潘金莲好手艺,潘金莲被夸时,若是肯有回应,便是五分光。
等到王婆假意外出买东西,潘金莲不借机起身离去,这光便有六分。
若潘金莲不介意和西门庆同处一室,事情就有了七分光。
至于八分、九分,不过是潘金莲愿意跟西门庆同桌喝酒,以及在王婆出去买酒时,她仍不离开。
倘若事情到了九分光景,彼时西门庆就装作拣掉在地下的筷子,趁机去捏潘金莲的脚,如果潘金莲对此不曾做声,事情便到十分,定然能做成。
上述计策,西门庆听完后是大喜过望,忙不迭地称赞王婆的“十光计”,使用后就算是上不得凌烟阁,却也是个好计策。
而王婆见状,就趁热打铁,要求西门庆将绫罗绸缎和先前打赌时输给她的五两银子送过来,西门庆自然是依言照做……
写到这里,对于王婆定下的“十光计”,我们如果细品,就会发现这条计策实在是不怎么高明,除了能哄一哄色令智昏的西门庆外,但凡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所谓的十面挨光计,实际上就是在赌概率。
如果潘金莲不按照王婆设想的步骤往下走,王婆其实没有任何损失,反而还赚了西门庆赞助的绸缎布匹。
而西门庆也不会对王婆心生怨恨或者是抱怨,因为王婆有言在先,潘金莲若是不愿意,她不可能用“下作”的手段去进行逼迫等等。
至于潘金莲当真按照她所说的去做,对于王婆来说,实则是意外之喜,可让她再赚十两白银。
因此,不由让人感慨,王婆不过是动了动嘴,出了个必然保底,且必然会有绸缎布匹拿的歪主意,却成就了文学史上,最为人所熟知一段奸情,而后她再心狠手辣的伙同西门庆和潘金莲,害了武大郎的性命,最后造就了一桩惊天动地的命案。
这当真是极具江湖经验,行事颇有“智慧”。
只是,王婆以“四碗茶”和“十光计”为自己谋取好处,为西门庆牵线搭桥时,忽略了两件很重要的事,一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像这种为人拉黑线、促奸情的事,不仅有违道德法律,为人所不齿,而且还必然会面临相应的后果,付出相应的代价。
二是世界上没有密不透风的墙,她和西门庆以及潘金莲所做的丑事,必然会被人所知,而事情一旦败露,潘金莲的丈夫武大郎在她看来或许能拿捏住,然而武大郎有一个能力搏猛虎的弟弟,此人向来刚直,断然容不得害了他兄长的奸邪之辈。
因此,王婆和西门庆等人,落得了一个极为凄惨的下场。
#水浒传##名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