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四大才子之唐伯虎(他是远超唐伯虎的明代第一才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每次读到这首词,我的眼前都会浮现故乡的夕阳,浩荡的长江。江风浩荡,渔樵白发,举酒对饮,谈笑风生。

我14岁离开家乡,有很长一段时间,觉得这就是古往今来最好的一首词。

它和《三国演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明朝四大才子之唐伯虎(他是远超唐伯虎的明代第一才子)(1)

三国乱世纷争,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赵云……无数英雄豪杰征战沙场。无论成败,他们最终都消逝在历史的滚滚浪涛之中,变成后人津津乐道的谈资。

大明第一才子:父进士,子状元

然而,这首词的作者不是罗贯中,《三国演义》最初也没有这首词。直到罗贯中死后88年,词作者杨慎才呱呱出世。

杨慎的爹很了不起,明朝四朝老臣杨廷和,19岁进士及第,官至东阁大学士、内阁首辅。

1488年,杨慎出生那一年,杨廷和还是个小小的翰林院检讨。

杨慎的官位相比他爹,小得可以忽略不计,但后世名气却不遑多让。

明朝四大才子之唐伯虎(他是远超唐伯虎的明代第一才子)(2)

大明第一才子杨慎

他24岁状元及第,是后世公认的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其他两位,一个是《永乐大典》的总编纂解缙,还有一个是诗书画三绝的徐渭徐文长。

至于江湖传言的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寅唐伯虎,和这三位相比,段位差得太多。

《明史·杨慎传》说:“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

晚明思想启蒙运动的旗帜,心学家李贽更是顶礼膜拜,将他与李白、苏轼并列为天府“三仙”:

升庵先生固是才学卓越,人品俊伟。然得弟读之,益光彩焕发,流光百世也。岷江不出人则已,一出人则为李谪仙、苏坡仙、杨戍仙,为唐代、宋代并我朝特出,可怪也哉!

能让狂人李贽如此拜服的,有明一代,只有杨慎。

明朝四大才子之唐伯虎(他是远超唐伯虎的明代第一才子)(3)

白发渔樵江渚上

杨氏家族的人生转折点,是嘉靖朝的“大礼议”事件。

这场迁延深广的大争论,焦点在于嘉靖帝生父的尊号。杨廷和因与嘉靖意见不合,致仕返乡。

在这场毫不相让的礼仪之争中,有130人被捕入狱,罚以杖刑,有16人被当场杖毙。杨慎等侥幸不死者,谪戍边地,削籍为民。

谪戍云南30多年间,仕途无望,杨慎便精研学问、读书著说,自此学究天人,无所不通。

《临江仙》就是创作于这个时期,是《廿一史弹词·说秦汉》的开场词。

历朝三大诗人:转头空,成绝唱

身为大明第一才子的杨慎,偶像是两宋第一才子苏轼。他对苏轼推崇备至,评价东坡为宋代诗祖:

苏文忠公宋代诗祖,而轻辁后进云,文章妙天下,诗律不逮古人,盖规磨之谈,媢嫉之訾耳。

他认为苏轼不止学贯古今,文学创作更是善于“翻陈出新,以示己意。”

明朝四大才子之唐伯虎(他是远超唐伯虎的明代第一才子)(4)

古今第一才子苏东坡

杨慎自己也是推陈出新的高手。《临江仙》就先后化用了苏轼的两个典故。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般无二。

第三句“是非成败转头空”,同样出自苏轼词作《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

1084年,宋元丰七年,万古人间四月天的明媚季节,贬谪黄州的苏轼忽蒙圣恩,调任汝州团练副使。他的仕途重现曙光。

这年10月,苏轼途经扬州平山堂。这是他的恩师欧阳修知扬州时所建。

13年前,苏轼和弟弟苏辙首次来此拜谒恩师。11年前,恩师欧阳修溘然逝世。

苏东坡睹物思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其实也不是苏轼原创。这个典故,出自苏轼的偶像白居易。

明朝四大才子之唐伯虎(他是远超唐伯虎的明代第一才子)(5)

引用自头条百科

老白老来闲淡,除了倚红偎翠、钓鱼遣怀以外,也经常自得其乐做些小诗。他在《自咏》诗中说:

须白面微红,醺醺半醉中。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

卧疾瘦居士,行歌狂老翁。仍闻好事者,将我画屏风。

白居易说百年眨眼就过去了,万事在转头之间成空。

苏轼更近一步,说没有转头的时候,万事就已成空了。

经杨慎翻陈出新,“是非成败转头空”。这首词的格调、韵味和意境,无论从哪个维度比较,都胜过了苏轼和白居易的“转头空”。

跻身唐诗宋词行列,毫不逊色,足可称作“明朝第一词”。

明朝四大才子之唐伯虎(他是远超唐伯虎的明代第一才子)(6)

三英战吕布

#历史冷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