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最后还是要靠人(引爆点一个人如何引发一场战争)

今天分享的这本书叫做《引爆点》,本书中文版共计18万字,我会分为四部分讲解本书的精髓。

本书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是英裔加拿大人,身兼记者、畅销书作者和演讲家。他是《纽约客》杂志专职作家,在2005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

《引爆点》是格拉德威尔推出的一部谈论如何引发流行潮的专门性著作,他以社会上突如其来的流行潮为切入点,从全新角度探索了控制科学和营销模式,揭示了引发流行并保持势头的原则和方法。
在这本书中,他总结了引发流行的三大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环境威力法则,他认为流行潮的出现是这三个原则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引爆流行的第一个法则——个别人物法则。

01

什么是个别人物法则呢?

格拉德威尔认为,“个别人物”指的是能引发流行潮的人。他将这些人分为三类: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

联系员是拥有广泛交际圈和高明社交技巧的人,他们可以通过人际网络将信息有效传递出去。联系员的泛泛之交很多,他们的社交圈子不是呈环形,而是呈金字塔形。

在美国历史上,有一个人物堪称联系员的典范,他就是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的银匠——保罗·里维尔。

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通过这次战争,美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联邦总统制、共和制国家——美利坚合众国。

保罗·里维尔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是如何引发美国独立战争的呢?

1775年4月18日下午,在波士顿一家马房工作的一个小伙子,无意中听到一名英国军官对另一名军官说:“明天要好好教训美国人。”

小伙子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银匠保罗·里维尔。在这之前,里维尔已经从其他人口中得到过类似的消息。

比如,在波士顿码头聚集了大量的英国军官;在波士顿码头的两艘英国皇家海军军舰的周围停泊着一些小船;英国船员们行色匆匆等。

里维尔根据这些迹象判断,英国即将对美国采取一项重大行动。

当天晚上十点,里维尔和朋友沃伦会面,两人商量后决定,把英国人要采取行动的消息告诉波士顿的居民。

战争的最后还是要靠人(引爆点一个人如何引发一场战争)(1)

于是,里维尔骑上一匹马,马不停蹄地把这个消息向外传播。他仅用了两个小时,就跑了13英里。

沿途每路过一个小镇,他都敲门传话,告诉当地的民兵首领:“英国人要来了。”

这个消息迅速传播。第二天,也就是4月19日凌晨五点,消息已经传到了波士顿40英里之外的安道弗市;到了早上九点,消息传到了偏远的伍斯特市。

同一天早上,英国人果然开始向列克星敦进发,而令英国人大为吃惊的是,他们的突袭遭到了美国武装队的猛烈反击。英国人被打得落花流水。

在列克星敦发生的美英交战,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大规模战争,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美国独立战争”。

02

里维尔骑马夜行,口头传播消息,使一条非常新闻在短时间内翻山越岭传到了远方,使他经过的波士顿西北方向各地区的武装都动员了起来。

而在当晚,还有一个人做了与里维尔同样的事情,却很少被人提起。当银匠里维尔骑马向西北方向前进的同时,制革工人威廉·戴维斯也肩负着同样的紧急任务出发了。

他穿过了波士顿以西的一个个城镇,与里维尔传播着同样的消息,经过了同样多的城镇,奔跑了几乎同样多的路程。

但是戴维斯却没能促使民兵首领们提高警惕。当英国人真的到来时,戴维斯负责通知的民众想反抗,却为时已晚。

为什么同样是传播消息,里维尔成功了,而戴维斯却失败了?

格拉德威尔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传播者所特有的社交天赋。

那么,里维尔拥有怎样的社交天赋呢?

1773年,因“倾茶事件”(英国政府禁止殖民地贩卖茶叶),北美殖民地居民普遍对英国统治者感到不满。

在新英格兰地区,涌现出几十个由愤怒的殖民地居民组成的委员会和代表大会,他们没有正式的组织,也没有有效的联络手段。

这时,里维尔就为那些分布广泛的小组扮演起了联系员的角色,他常骑着马把情报从一个小组传递到另一个小组。

因此,在1775年4月18日下午,当里维尔判断英军要采取行动时,心里已经很清楚该如何把消息最大限度地扩散出去。

在沿途遇见行人时,他会施展自己的社交魅力,把这个消息告诉路人。在经过每一个城市时,他清楚应该去敲谁家的门。

因为大多数人他以前都曾见过,而且这些人都信任他、尊重他。所以,里维尔传播的消息,得到了武装首领们的重视。

战争的最后还是要靠人(引爆点一个人如何引发一场战争)(2)

而戴维斯却不同,虽然他骑马夜行跑了与里维尔同样远的路程,但他不具备里维尔的社交天赋。他不知道该去敲谁家的门,不知道该如何更广泛地传播消息。

据记载,在戴维斯传播消息时,他沿途经过的地方,都因为知道的人太少,不足以拉响警报。这也是戴维斯在跑了与里维尔相同的路途后,却不为人知的原因。

而银匠里维尔不仅仅是一个联系员,他还积极地获取英国的有关情报,并把自己获取的信息传达给地方民兵队伍。

由此可见,里维尔既是一个联系员,也是一个知道如何传播信息的内行。

03

近几年,经济学家们致力于研究内行人士,原因显而易见,市场运作依赖信息,掌握最多信息的人必定是最重要的人物。

那么,信息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的?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莱姆做了一个实验。

米尔格莱姆想用连锁信件的方式,来研究人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他搜集了160位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居民的姓名,给他们每人寄出一封连锁信。

信中附有一位马萨诸塞州的股票经纪人的姓名和地址信息,此人在波士顿市工作。

米尔格莱姆在信中要求这160人在收到信后,把它寄给离股票经纪人最近的朋友或熟人,直至这封信最终到达股票经纪人的手中。

这160封信从美国中部到达美国东部,跨越大半个美国,需要经过多少人的手才能达到目的地呢?

米尔格莱姆发现,大多数信件经过了五六个人之手,最终到达了股票经纪人的手里。这就是社会学中著名的“六步分离法则”。

六步分离法的发现,让人们认识到地球原本很小,人与人的联系比想象的要密切。即便是远在天边的陌生人,与我们建立人际关系也不过几步之遥。

04

有些人具有高超的社交才能,就像骑马夜行送情报的里维尔,他就属于那种几乎什么人都认识的人。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社交才能呢?

格拉德威尔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从曼哈顿的电话簿上随机选出了250个人的姓氏用来测试。测试者如果认识其中某个姓氏的人可以得1分,如果认识3个同一姓氏的人,便可以得3分。

战争的最后还是要靠人(引爆点一个人如何引发一场战争)(3)

在测试中,得分高低基本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交能力的高低。

格拉德威尔至少给12组人做过这个测试,其中一组是曼哈顿城市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年龄在20岁上下,他们的平均得分是20.96分,也就是说在250个姓氏中,他们平均认识21个人。

格拉德威尔又给一些大学教师做了测试,这些教师大多数在四五十岁左右,他们的受教育程度非常高,平均得分是39分。

格拉德威尔还对部分记者和职场人士做了这项测试,他们的平均得分是41分。

虽然这些得分反映出了一些群体的社交水平,但格拉德威尔发现,无论在哪一个群体的测试中,都有高分获得者。

比如,在大学生群体测试中,最高分是95分;在记者与职场人士的测试中,最高分是118分。个别人的社交圈,甚至是有些人的4-5倍。

在得分最高者中,有一位叫罗杰·霍肖的成功商人。

格拉德威尔第一次见他时,发现他有广泛交友的技能。霍肖觉得与他人相识和交往具有无限的乐趣。他在70岁生日时,竟设法找到了与自己60年未谋面的小学同学。

在霍肖的电脑上记录了1600个人名和地址,他在每个人名旁边都详细记录了当时遇到此人的情况。

虽然霍肖记录中的很多人与他都是泛泛之交,但他把握了社会学家们所说的“微弱关系”。

不要小看这些微弱关系,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尔曾经在1974年研究过“找一份工作”的课题。

格兰诺维特尔访问了波士顿郊区的几百名职业工人和技术工作者,详细了解了他们的就业经历。

他发现,有56%的受访者是通过个人关系谋得工作的。这一点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他们利用的人际关系,大部分属于“微弱关系”。

在利用人际关系找工作的人中,有55.6%的人只不过偶尔见到牵线者,还有28%的人很少见到帮助自己的牵线者。

战争的最后还是要靠人(引爆点一个人如何引发一场战争)(4)

微弱关系的维持,是一个人社交能力的体现。有些人会通过微弱关系为自己谋得更多的收益。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微弱关系对一个人的帮助,微弱关系也可以为一个人带来收获。

二、为什么被许多人认为的“馊主意”却能变为“金点子”?为什么美国的两个儿童电视节目《芝麻街》和《蓝狗线索》能成功引爆流行?

上一部分,我们从保罗·里维尔骑马夜行引爆美国独立战争的案例中,了解了引爆流行的个别人物法则。

我们将从美国的两个电视节目中,了解引爆流行的第二个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

01

20世纪60年代后期,电视制片商琼·甘茨·库尼决定做一档节目。她的节目主题是教3-5岁的孩子读书识字。

这个节目每周播放五次,每次一个小时。库尼认为,如果这档节目具有传染力,就能起到引爆教育的作用。

库尼想创造一种学习热潮。当时美国社会普遍贫困,有大量文盲存在。

库尼把这个节目命名为《芝麻街》。虽然电视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信息传播给许多人,但电视在当时并不是一个专门的教育媒体。

再三考虑后,库尼和她的合作伙伴仍然决定尝试一下电视教学。他们招募了一些在当时看起来富有创造力并且十分聪明的人。

为了提升收视率,库尼为《芝麻街》附着了一些比单一授课更吸引人的元素:

1. 用动画片教儿童学习英文字母。

2. 在节目中请名人唱歌、跳舞。

3. 让名人领衔主演一些弘扬合作精神的小品,深刻体现儿童的情感世界。

通过这一切努力,库尼的电视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枯燥乏味的弱点,《芝麻街》节目被成功引爆。

虽然《芝麻街》是个颇受儿童喜爱的节目,但其中播出的一期却遭遇了令人失望的收视率。

在那期节目中讲了一个关于大鸟的故事,这只大鸟没有名字,它想拥有自己的名字。因为有了名字后,它的朋友就可以称呼它了。

于是,芝麻街上的住户热心地为大鸟起了很多名字,可大鸟对那些名字并不满意。

最后,它还是用了自己原来的名字——大鸟,它说:“即便大鸟这种名字不常见,但它毕竟是我的名字,我喜欢所有的朋友那样称呼我。”

从表面看,这是一个不错的故事,寓意大胆,很有趣味性。但这个故事播出后的收视率却令人失望,并且使观众对《芝麻街》的注意力也下降了80%。

这个故事失败的原因在哪里?

格拉德威尔给出的答案是:学龄前儿童根本理解不了故事的深刻寓意。也就是说,这个故事没有附着学龄前孩子能理解、能接受的内容。

02

《蓝狗线索》是一档儿童故事节目,它与《芝麻街》风格迥异。但是,《蓝狗线索》借用了《芝麻街》中那些效果不错的方法,使节目比《芝麻街》更具附着力。

在《蓝狗线索》的策划过程中,节目策划人注意到,《芝麻街》中那些与观众互动的环节,可以让孩子们热情高涨,所以他们在节目中设置了问答环节。

在《蓝狗线索》的每个故事中,主持人史蒂夫都会给观众留下一个问题。

为了帮助观众寻找答案,节目中的蓝狗会给观众留下一系列线索,观众可以根据线索去揭开谜底。

当线索逐渐清晰时,主持人说出问题后会盯着摄像机等待答案,这时,摄影棚里的那些幕后观众会把答案大声喊出来。而如果有家长在陪孩子看这个节目,家长会发现,这时孩子也会大声喊出答案。

当找不到明显的线索时,主持人会保持沉默,他会用恳求的目光看着观众,这个举动,会吸引电视机前的小观众们积极参与节目,他们认为只要找到答案,就是在帮助主持人。

《蓝狗线索》从《芝麻街》中汲取的第二个想法是使用重复手段。

一次偶然的发现,《芝麻街》的剧本创作者们找到了儿童喜欢文字重复的原因。

他们设计了一个片段,让演员琼斯朗诵字母表,琼斯在朗诵时,在字母之间有较长的停顿,因为当时创作者想在字母之间插入其他内容。

但当字母之间没有插入内容就在电视上播放时,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字母之间有较长的停顿,孩子们会抢在琼斯之前,大声读出下一个字母。节目一遍遍地播放,孩子们一遍遍热情高涨地抢读。

大人会对不断重复的现象感到厌倦,但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重复却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因为他们每次观看同一个节目,都是在用完全不同的方式去经历一件事情。

在儿童电视节目制作中心,这种通过重复进行学习的方法被称为“琼斯效果”。

战争的最后还是要靠人(引爆点一个人如何引发一场战争)(5)

《蓝狗线索》在制作中借鉴了“琼斯效果”,故事播放的方式不是按儿童电视剧那样一个接一个播放,而是同一个故事,从周一到周五连续播放五天。

《蓝狗线索》的一位制作人员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在家中为三岁半的女儿播放一部实验片,他的女儿看过14遍后仍热情不减。

《蓝狗线索》的策划人员还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实验片放给五岁以内的儿童观看。当同一个片子看了一周后,稍大点的孩子的注意力大减,而年龄稍小点的孩子在注意力和理解力上都有了提高。

学龄前儿童的世界中充满了未知事物,他们想要理解事物和预测事物。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重复的确很有意义,在一遍遍看同一个故事时,他们的理解能力也不断提高了。

《蓝狗线索》让孩子们产生了一种自我价值感,他们在节目中寻找线索,并为自己能解决问题而兴奋。这也是《蓝狗线索》节目能成功引爆流行的一大原因。

03

关于附着力的含义,其实并不深奥。比如附着力可以运用到讲话中,为了让听众记住自己的讲话内容,发言者可以加强讲话的语气,或者提高声音,或者重复讲话内容。

除此之外,附着力还可以运用到营销领域当中。

美国有一位传奇营销员,名叫莱斯特·旺德曼。在20世纪50年代哥伦比亚唱片邮购公司成立以来,他一直负责该公司的广告宣传业务。

哥伦比亚唱片邮购公司在20年后,决定聘用麦肯公司承担一部分电视商业广告。这种做法无疑是从旺德曼的碗里分走了一杯羹。

旺德曼不愿意把业务拱手让给竞争对手,他提议与麦肯公司进行一次比拼。

在美国的26个传媒市场上,麦肯公司负责在其中的13个传媒市场上为哥伦比亚公司设计电视商业广告,旺德曼负责在剩余的13个传媒市场上为哥伦比亚公司设计广告。

谁设计的广告在当地《电视指南》杂志上的回应率越高,谁就赢得了哥伦比亚公司所有的广告业务。

双方的广告在电视上推出一周后,旺德曼设计的广告的市场回应率是80%,而麦肯公司的只有20%。

旺德曼是如何赢得这场比赛的?

战争的最后还是要靠人(引爆点一个人如何引发一场战争)(6)

原来,旺德曼在电视上做了广告的同时,还在《电视指南》杂志上做了广告,并让艺术总监在杂志的广告一角画了一个金色的小盒子。

旺德曼在他设计的电视广告词里告知观众,如果他们能够在《电视指南》杂志上找到金盒子的标志,就可以通过写信免费获得哥伦比亚唱片邮购公司清单上的任意一张唱片。

旺德曼把电视广告和杂志广告连接了起来。电视观众好像在做一项游戏,他们看了电视广告后,参与了去杂志中寻找金盒子的游戏。于是,金盒子成为引爆观众踊跃参与的启动器。

旺德曼的广告策划,用了附着力的金盒子,这使他的广告策划效果惊人。这也是他能大胜麦肯公司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金盒子的想法被哥伦比亚公司称之为“馊主意”,旺德曼花了大量时间才说服公司同意让他尝试。

旺德曼的胜利,说明了那些使一个创意具有附着力的因素常常都是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东西。曾被称为“馊主意”的金盒子,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在以上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附着力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是违反直觉的。

比如《芝麻街》在教授孩子们学单词时,在字母之间会有较长的停顿;在《蓝狗线索》中,一个故事连续播放五天;旺德曼让电视观众去杂志上寻找“金盒子”。这些都和我们直觉上的认知并不相符。

在适当的情况下,总是存在一种简单的信息包装方法,使信息变得令人难以抗拒。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种包装方法,使我们的信息具有足够的附着力,从而引爆流行。

三、地铁里的涂鸦能影响犯罪,真的是这样吗?一位在地铁里持枪连伤四名乘客的人,为什么却被称为英雄?

上一部分我们了解了引爆流行的第二个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本期,我们将继续了解引爆流行的第三个法则——环境威力法则。

01

1984年12月22日,在纽约的地铁上发生了一起枪击案。

当时一名叫伯恩哈特·戈茨的男士在乘坐地铁时,遭到了四个小痞子的勒索。看着小痞子们肆无忌惮地向自己要钱,戈茨拿出手枪,朝着他们每人开了一枪。但在开枪时都避开了他们的要害部位。

列车长赶到现场,问戈茨是不是警察,戈茨说:“不是,他们要抢劫我。”

列车长让戈茨交出手枪,戈茨拒绝了,他从车厢走出去,跳进轨道,消失在了黑暗的隧道里。

这次枪击案很快震惊了全美,那四个勒索戈茨的小痞子都有犯罪前科,人们称他们是“恶棍的化身”。而把这几个小痞子射伤的戈茨却被人们称为“地铁治安员”。

在听众参与的电台广播节目里以及大街上,戈茨都被人们奉为英雄。那些曾经在地铁里受到过抢劫和恐吓袭击的人则把戈茨奉为“复仇天使”。

在枪击案发生一周后,戈茨到警局投案自首。当时,《纽约时报》在头版刊登了两幅照片:一幅是戈茨,他戴着手铐,被拘留。另一幅是被戈茨在地铁上击中的一个小痞子,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刚刚走出医院。

《纽约时报》当时刊登的标题是:“英雄前途未料,恶人法外逍遥”。

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戈茨被宣布无罪释放。宣判当天,戈茨住的公寓外,喧闹的人们自发地举行了当街庆祝集会。

值得一提的是,到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地铁上的犯罪事件10年内减少了75%。纽约市的犯罪率也突然毫无征兆地开始趋缓。

纽约人并没有经历人口迁移,没有人走上街头去教育那些可能成为罪犯的青少年,但千百万人突然停止了犯罪。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破窗理论”。

该理论的创始人是政治学家詹姆士·威尔逊和犯罪学家乔治·凯林,他们认为,犯罪是秩序混乱的必然结果。

一个窗户被打破了,如果没有人把它修理好,过不了多久,就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没人关心,没人管理的地方。

很快,就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甚至会从这幢楼蔓延到相邻的街道。

类似的道理,如果在公共场所有人乱涂乱画,秩序混乱,会和“破窗”效应一样,容易引起严重的犯罪。

强盗和劫匪,不管是即兴作案还是职业惯犯,他们普遍选择在居民们惧怕犯罪分子的街道作案,那样他们就不容易被捉住。

在美国,如果一个社区无法制止乞丐对过路人的骚扰,小偷就会据此推断,这里不太可能有警察来防止潜在的劫犯,或者当真的有罪犯行凶或抢劫时,也不会有警察来干预。

这就是犯罪流行潮理论。该理论认为,犯罪是可以传染的,就像时尚潮流一样,它可以由一扇破碎的玻璃窗蔓延到整个社会。

02

再回到纽约千百万人为何突然停止犯罪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破窗理论”创始人之一的凯林受聘担任纽约交通局顾问。他敦促交通局用“破窗理论”指导实践。

交通局听取了凯林的建议,聘请戴维·冈恩为地铁总监,并投资百亿美元重建地铁项目。

当时,有许多人建议冈恩把整治的重点放在犯罪活动和地铁质量等大问题上,不必理会地铁站上的那些涂鸦。

这些建议听上去颇有道理,毕竟在地铁系统濒临崩溃的严峻时刻,去考虑涂鸦问题,这看起来像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后还要擦地板一样毫无意义。

但冈恩认为,涂鸦恰好象征着要垮掉的系统,如果想要重整民心和士气,必须打赢整治涂鸦现象这一仗。否则,所有的管理改革和物质环境的改变都不可能奏效。

于是,冈恩建立了新的管理组织结构,他决定一条条线路,一列列列车地清理涂鸦,并在地铁的终点设立了一个清洗站。

只要列车上有涂鸦,在列车从终点站掉头时,必须清洗干净才能运行,否则这列地铁将暂停运行。

冈恩这项清除涂鸦的工作从1984年持续到1990年,共历时六年。在这期间,交通局局长威廉·布拉顿和冈恩一样,也笃信“破窗理论”。当时,地铁系统各种严重的犯罪活动空前猖獗,布拉顿决定从逃票问题抓起。

逃票和涂鸦一样,是一种秩序混乱的外在表现,是导致犯罪案件频发的原因。当时,纽约地铁站每天大约有17万人乘坐地铁而不买票。

一旦有几个人逃票成功,就会有更多人的逃票,逃票问题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布拉顿首先锁定了逃票现象最严重的地铁站,然后在该站安排了10名便衣警察,只要发现有人逃票,便衣警察便会给逃票的人戴上手铐。

这些戴着手铐的逃票者不会被立即带走,而是被要求站在站台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警示那些逃票者。

被抓到的逃票者都会接受盘问,在这些逃票的人中,有七分之一的人曾有过刑事拘留记录,有5%的人身上携带某种武器。在逃票的人中有那么多危险分子,可见打击逃票的重要性。

随着治理涂鸦和打击逃票的进行,纽约地铁内的犯罪率也得到了抑制。

那些影响生活质量的犯罪,看起来不起眼,却恰好是控制暴力犯罪的引爆点。

“破窗理论”和“环境威力法则”在这个层面上完全是一回事,其基本前提是:通过清理整治现实环境中最细枝末节的方面,就能扭转、减轻流行的蔓延态势。

早在20世纪60年代,自由主义者们曾经提出过一个与环境威力法则相似的理论,但他们谈论环境的重要性主要是因为一些社会因素。

他们认为,犯罪是由社会不公、经济结构失衡、失业、种族歧视等因素造成的,因此如果要消灭犯罪,必须采取大动作。

而环境威力法则却认为,遏制犯罪现象盛行的转折既简单又直接,无需先解决大问题,而应从一些小事件入手,如降低地铁犯罪率,只需要清洗掉那些涂鸦,以及拘捕那些逃票者即可。

03

美国“监狱虐囚”事件触目惊心,到底是因为监狱里关着肮脏的人才使监狱变得肮脏?还是因为监狱本身肮脏才使得里面的狱警变得肮脏?

战争的最后还是要靠人(引爆点一个人如何引发一场战争)(7)

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想弄清楚这个问题,他决定在学校心理系大楼的地下室建一座模拟监狱。

他把实验室改成了三个牢房,安装了铁栅栏,还涂黑了牢门,并且把一个壁橱改装成了单独监禁室。

然后,津巴多开始招募参加实验的志愿者,有21人被津巴多选中,这些人经过了相关的心理测试,表现正常而健康。

津巴多的助手们随机在21人中选出一半人来充当看守员,给他们穿上制服,戴上墨镜。另一半人则充当囚犯。

津巴多让警察局提供协助,到充当囚犯的人的家里“逮捕”他们,并给他们戴上手铐,押到警局,定了假罪名之后,再把他们带到学校地下室的“监狱”。

在“监狱”里,囚犯们脱掉自己的衣服,换上囚服,每个人的衣服上都印有号码,那是他们在囚禁期间的身份代码。

实验结果让津巴多大吃一惊。那些看守员们原来都认为自己是反对暴力的和平主义者,但他们很快就变成了冷酷的训导者。

在第一个晚上,看守员就把囚犯们弄醒,让他们做俯卧撑,并靠墙排队站着。

第二天早上,囚犯们就造反了,他们扯去了衣服上的号码,并在牢房里设置障碍物。

而看守们也很疯狂,他们把灭火器对着囚犯喷射,还把带头闹事的囚犯关进了单独监禁室。

随着实验的进展,看守员们变得越来越残忍,个个嗜虐成性。他们让囚犯们互相说“我爱你”,还给他们戴上手铐,并在他们头上扣上纸袋。

这种变化的程度和速度让津巴多始料未及。本打算坚持两个星期的实验,在开始六天后就提前结束了。

这个实验让津巴多得出了一个结论:“在某些具体情境下,我们内在的癖性会屈服于强大的情境。”

就像父母养育子女的方式影响着子女的未来,一个人就读的学校、结交的朋友以及邻居都会对他的行为产生影响。

津巴多进一步指出,在特定的某些时间、某些地点、某些条件下,一个人的天性会消失得荡然无存。

比如,从风气良好的学校、幸福和睦的家庭、友好和睦的小区里挑出一些正常人,仅仅改变他们身边环境中的某些细枝末节,就能够有力地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这也是环境威力法则的强大作用。

四、在南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青少年的自杀率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为什么这个地方的自杀率竟如此之高?

在上一部分的解读中,我们了解了环境威力法则的巨大影响,比如地铁站清除了各种涂鸦,抑制了逃票问题,就能使那些可能发生的犯罪减少或消失。

在南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青少年的自杀率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这个地区的自杀率如此高,是不是人们受了环境的影响呢?

01

在南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一个名叫西玛的17岁男孩,因为与父亲发生争吵,选择了上吊自杀。

在自杀前,父亲让西玛去找一把用来收割面包果的小刀,西玛在村子里找了几个小时都没有找到。当西玛两手空空地回到家后,父亲勃然大怒,他一边挥舞着一把大砍刀,一边对西玛吼道:“滚出去,到别处去养活你自己吧!”

于是西玛找了一根绳索,准备用来上吊。他在遗书中写道:“现在我的生命马上就要结束了。今天对我来说,是悲哀的一天,也是饱受折磨的一天。但今天对爸爸来说,是应该庆贺的一天。”

早在20世纪60年代,自杀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是极为罕见的事情。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自杀事件开始戏剧性地激增。

每一年,自杀事件的发生率都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密克罗尼西亚岛上的自杀率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

在美国,15岁至24岁的年轻男性中,每10万人中有22人死于自杀,而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每10万人中有160人自杀,这一比率是美国的七倍多。

这样高的自杀率,意味着自杀在此地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哪怕是最琐碎的事情也能引发自杀,比如西玛的自杀就是因为父亲对他大吼大叫。

在西方的文化中,自杀被看作是罕见的、任意而为的且深度病态的行为,但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这却成为了一种惯见的标志。

美国人类学家唐纳德·鲁宾斯坦曾分析过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的自杀行为,他说:“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这种自杀模式已深深扎根于当地文化之中。”

随着自杀人数的上升,自杀的念头逐渐传播,甚至在更年幼的男孩中散布开来,使自杀从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变成了一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接受的事情。

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的男孩们面临着一场自我毁灭的流行潮,青年人的模仿与反叛精神导致了自杀的蔓延。

02

有一种现象与密克罗尼西亚群岛青少年的自杀流行现象有相似之处,那就是西方青少年吸烟泛滥的现象。

青少年吸烟是当代社会中严重而令人困惑的现象之一,没有人真正知道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甚至不能说清这一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了限制未成年人吸烟,政府提高了香烟的价格,并推行了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的法律,而且还通过电视、广播和杂志,向青少年灌输吸烟有害的观念。

然而,这些方法不怎么奏效。成年人越是猛烈地抨击吸烟,越是向青少年灌输吸烟的危害,青少年反倒越想尝试吸烟。

为了挖掘青少年吸烟现象背后的更多诱因,格拉德威尔在几百人中开展了问卷调查。被调查者大多数是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调查的结果令人震惊,因为这些人的吸烟经历竟然惊人的相似。

一位吸烟的女士,回忆她在小时候每次打开祖母的钱包时,都能闻到香烟的味道。还有一位吸烟者回忆,他童年的时候,经常看到他妈妈吸烟,他的妈妈有着纤长的手指,吸烟的时候看起来非常优雅。

在格拉德威尔的调查中,被调查的人一次又一次地描述着类似的场景。

无论是吸烟泛滥,还是密克罗尼西亚群岛自杀事件盛行,都是因为存在一个小群体,这个群体在事件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03

人们总认为家长拥有塑造孩子人格和行为的巨大影响力。而遗传学家已经发现,孩子将来具有什么性格特征,如友善、活泼、直率等,一半是由父母的基因决定,另一半则是由周围的环境决定的。

人们一直以为家庭环境对孩子的生活影响最大,但心理学家无论如何都找不到这方面影响的证据。

例如,此类研究中以规模最大、程序最为严格著称的“科罗拉多收养工程”就证实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

这项工程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一组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权威行为遗传学家罗伯特·普罗密的带领下展开。

他们在丹佛地区征募了245名想把孩子送给别人抚养的怀孕妇女。

后来,他们对这些被送入新家庭的孩子进行跟踪调查。在这些孩子的整个孩童时期,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了定期的人格与智商测验,并对他们的养父母也进行了相同的测验。

出于对比需求,调查小组还对另一个由245名家长及其亲生孩子组成的团体进行了一整套相同的测试。

在对孩子与亲生父母一组的测试中,研究者发现,这些孩子与父母在智力和人格的某些方面相像,在其他方面则无共同之处。

那些被领养的孩子与他们的养父母则毫无共同之处,尽管这些孩子已经与养父母一起生活了16年。

许多人都认为孩子会像父母,因此,这样的研究结果让他们感觉有违常理。

那么,如何才能解释这一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朱迪·哈里斯在《抚育的假定》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是孩子们的同龄人帮助他们塑造了个性与人格,同龄人的圈子才是比家庭更重要的环境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罗在《家庭影响的局限》中与哈里斯有着相同的观点,他说道:“家长扮演了一个被动的角色,他们不能在社会方面影响后代。”

因此,孩子的性格往往并不像父母,因为社会环境给了他们更大的影响。

04

关于环境威力法则,还有一个典型案例值得一提。

美国一名叫乔治亚·萨德勒的护士在圣迭戈市的黑人社区开展了一项活动,目的是增加人们对糖尿病和乳腺癌的了解,并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

她想在基层群众中开展这项活动,于是就在该市周边的黑人教堂里召开了各种研讨会,然而,参与者寥寥无几。

后来,萨德勒意识到需要换一个新环境,去一个让妇女们感到放松、乐于接受新观念的地方来开展这项活动。同时,她也需要一些既像联系员,又像推销员,还像内行的人帮助她。

她最终的解决方法是,将开展活动的场地从黑人教堂转移到美容店。

从事美容师这一职业的人有个特点,他们非常健谈,能吸引那些善于与人交流的人,也善于与广交朋友的人交谈。

萨德勒想依靠美容师,把乳腺癌的知识传播出去。她将同乳腺癌有关的知识灌输给了美容师们,这样一来,每当有顾客惠顾时,美容师总会找到跟乳腺癌有关的话题与她们交谈。

萨德勒还把乳腺癌的材料用大字印刷体打印出来,张贴在美容院里。顾客能够从这些资料中了解一些关于乳腺癌的知识。

后来萨德勒发现,将开展活动的场地从黑人教堂转移到美容店的做法非常有效。

萨德勒当初没有去国家癌症研究所或卫生局申请数百万的美金来推动这一个项目;没有到圣迭戈市的一条条街道上挨家挨户地提供咨询服务;没有免费为妇女进行乳房检查;也没有利用广播和电视进行信息轰炸,呼吁女性防癌以及定期检查。

但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她改变了传播信息的环境,让美容师成为了她的信使。她做到了用集中有限的力量,全力以赴。

可见,有些时候做一些看似不大的变动,也可能得到很大的收获。

05

在《引爆点》一书中,格拉德威尔列举了大量案例来佐证引爆流行的三种法则,它们分别是: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以及环境威力法则。

在个别人物法则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骑马夜行的银匠保罗·里维尔的故事,里维尔有着非凡的社交能力,人们因为相信他,所以也相信他送出的情报。这也是里维尔作为一个小人物能引爆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

在附着力因素法则中,典型案例是哥伦比亚唱片邮购公司在做电视广告时,让观众在《电视指南》杂志上找“金盒子”标志,观众可以凭标志免费兑换唱片,这个当初被称为“馊主意”的广告创意,最终比传统广告更胜一筹。

在环境威力法则中,典型的案例是纽约地铁犯罪率的下降,只因清除了地铁站的涂鸦和严惩了逃票行为。

看似突如其来、全面爆发、不可掌控的流行大潮,其实都是有规律可循、有法则可依的,关键就是要抓住那个“引爆点”。人们拥有改变一切的能力和采取明智行动的力量,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希望和可能性,等待我们发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