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真正意义(圣诞节的意义不在圣诞节)

圣诞节真正意义(圣诞节的意义不在圣诞节)(1)

就算在圣诞节发源地和将其视为几百年传统的国家,对圣诞节的解读都可能出现错误,更具体来说就是对圣诞节的使用范围并不统一。生活阅历、认知差异和资源控制水平的不同会导致群体间对同一人事物的认知和解读出现差异,不仅限于圣诞节或者任何存在。习惯对应仪式感的小朋友们坚持相信圣诞老人是现实产物,并且世俗也强势保护这样的舆论,并不在乎是否构成欺骗。比如在美国,圣诞老人非常权威,想找死才去揭穿。连离经叛道到用“地球是平的”来宣传自己个性的欧文可能也不敢这样做。

这是欧美的理解,如果不是出国旅行或生活过,在本土对圣诞节的使用方式基本就是围观影视艺术或者选择更接地气的形式。并且,大部分人所谓过圣诞节都只是套用这个仪式感而已,本质上只是将其当成情人节、儿童节或者光棍节来使用。这就是本篇主题:圣诞节的意义不在圣诞节。

所谓“圣诞节”这样外来的抽象概念,跟所有同类型载体一样,都是像历史被随便打扮的小姑娘。圣诞节的体验输出全凭个人,而非节目本身。所谓造节特别方便,从互联网或者新时代根据需求诞生的节日也很多,有的还会因为与时俱进被赋予新意义从而转型。你怎么看待圣诞节,圣诞节就会怎么反馈回去。

圣诞节是一种社交形式,使用情况跟个体实际认知是有区别的。是否有意义,以及该匹配怎样的仪式感,都跟对外绑定的情景相关。能活跃生活的时候,圣诞节或者其他任何一天,就变得特别内涵丰富。情绪不对或者遭遇人生负面大事件,就算春节这样属于中国传统的最大型节目都会变得无关痛痒。

其实春节本身已经变质,在物质和精神于平时就能双重饱满的大背景下,任何人实际上都不再需要靠固定节日来刺激消费和升级人生了。事实上,大部分地区的春节已经简化成为走流程,日常安静到可怕,大城市更是街道空荡。回故乡的很多人使用起来基本就是宅或者非主动型早期圈层社交,接受各种来自亲戚家属特别没有人情味的拷问。春节在这个时候反而成为一种惩罚,意义完全违背老祖宗成立的初衷。

作为流传广泛范围是全世界的大仪式感,圣诞节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一次低成本的意义说明,可以提供做事的理由和备注。如果生活节奏已经稳定的话,圣诞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基本就是没意义。毕竟春节都等于长假而已,圣诞节作为绑定国际故依旧在线的潮流,归根到底确实没有更值得重视的理由。

有些人也玩出新花样,那就是叛逆的抵制,拒绝“过洋节”,还闹出不少新闻。如果不占用公共资源,这就没必要了,但凡提升到传统文化级别的节日,就是世界范围的共同语言,太过计较显得特别离谱。而且,反对圣诞节和过圣诞节基本都是跟圣诞节本身无关的行为,双方是站在另外的平台进行不再同一个频道上的争吵罢了。

除了圣诞节,还有帝诞节,12月30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