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高的境界知人不评人(一个人最难得的修养)

人生最高的境界知人不评人(一个人最难得的修养)(1)

你若控制住说话的音量,就能把握住爱的分量。

《吕氏春秋》有言:“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

通过说话的声音,可以大致了解一个人的品性。

有人一开口就如晴天霹雳,令人心惊肉跳;有人却始终言语温和,让人如沐春风。

控制说话的音量,是尊重他人,也是自我修行。

说话时,声不大、气不盛、音不高,便是一个人最难得的修养。

01 声不大,以理服人

《弟子规》中说:“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人与人之间出现分歧时,不经意地就会陷入一场音量的较量,似乎声音越大,就越占上风。

事实上,疾言厉色无法颠倒黑白,轻声细语也不会淹没真相。

明代陆陇其,善于以理服人、教化百姓。

那个时代,为催缴赋税,一般县令会采取“催、骂、罚”的措施,百姓们很反感、拖拉,甚至会有民变。

陆拢其上任后,一改常态。

临近上交日期时,他组织动员大会,娓娓道来:

“首先,缴纳赋税是国事,不是县官私有;

其次,按时上缴,你自己省心,还给我减少了麻烦,让我有更多精力为你们办事。

最后,我不想责罚任何人。

万一有人延误被杖责,于你,受皮肉之苦;于我,被朝廷责难欠粮。”

这一番实在、透彻的话,让百姓们乐于接受,心甘情愿地准时缴款。

《礼记》有言:“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

水越深,水流越平缓;人越有水平,说话越是不急不躁。

赵国大臣触龙,面对赵太后拒绝“送子入齐为质”的僵局,他没有慷慨陈词,而是由远及近地让太后明白: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

最后,赵太后高兴地答应了。

齐国大将淳于髡,面对齐威王想讨伐魏国的错误,他没有直言劝谏,而是通过“兔狗赛跑”的故事,让大王明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最后,齐威王心悦诚服地取消了伐魏的念头。

中国有两个成语:理直气壮,义正辞严。

占理,气就壮;正义,话就重:这些,都是人性本能的流露。

而学者雷宝华却说:理直气和,义正辞婉。

一字之差,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宽容、大度。

有理,不在声高。

人际交往中,真正能说服人的,从来就不是气势和道理,而是态度和品行。

人生最高的境界知人不评人(一个人最难得的修养)(2)

02 气不盛,以情感人

白居易曾说:“动人心者莫先于情。”

以情为先,攻心为上。

面对冲突,若能与之共情,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后,被奸臣诬陷与宁王勾结。

皇帝一时无法确定,就先派大军包围了王阳明的官邸。

不明真相的将士们不断闹事,还诬蔑王阳明私吞了宁王的家产。

对此,王阳明没有生气,也没有对抗,反而对他们嘘寒问暖。

首先,他安排部分居民提前返乡,空出好些房屋。

然后,他亲自出来告知:“现在已入冬,你们可以住进那些房子,稻草、棉被也一应俱全,别冻着了。”

最后,他派人到处张贴告示:将士们背井离乡,请乡亲们多行方便!

王阳明的真诚,让守军们既羞愧,又感动。

从此,他们放弃了寻衅滋事,和睦共处直到王阳明沉冤得雪。

常言道:“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人,是情感动物。

心与心之间的触动,远胜于絮絮叨叨、言语训诫。

当下属又一次做错报表时:

有人高声呵斥:是不是不想干了?

也有人低声询问:是不是遇到什么难处了?

当孩子考砸了时:

有人大吼道:看看你这成绩,就知道玩。

也有人柔声说:咱们一起分析原因,争取下次考好!

当妻子煮糊了饭时:

有人抱怨道:一顿饭也做不好。

也有人放下手头事情问道:看你脸色不好,是不是不舒服?

相较而言,前者的恐吓、批评、质疑,后者的好奇、关心、行动,更能直抵人心、解决问题。

拿破仑曾说:“能控制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有情绪是本能,而情绪却不能处理问题。

当你战胜本能、放低音量,你会发现:能赢得合作的,是真心实意的付出;能感化他人的,是设身处地的共情。

人生最高的境界知人不评人(一个人最难得的修养)(3)

03 音不高,以爱容人

李白有诗云:“危楼高白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诗人夜宿峰顶寺,深感与天神如此接近,竟不敢大声言语。

此种“不敢”,并非“恐惧”,而是谦卑与敬畏。

一个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放下身段、放低音量。

南北朝名士、教育家沈麟士是一位非常大度的人,苏东坡曾不吝赞赏“处世当如沈麟士”。

有一次,他的邻居丢了双鞋,看见沈麟士穿着一双同样的鞋,便一口咬定是他偷拿了。

沈麟士笑着轻声说:“哦,这是您的鞋啊!”

说完,就把鞋脱下来给了他,自己光着脚走了。

过了几天,邻居找到了自己遗失的鞋,发现弄错了,便赶紧将沈麟士的那双还给了他。

沈麟士见了,依然没有一句重话,又笑着说:“哦,这不是您丢的鞋啊!”

说罢,笑眯眯地将鞋穿在了脚上。

荀子有言:“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真正有智慧的人,从不显山露水、高声言语。

那些越能控制音量的人,越能容人、容事。

战国的蔺相如,当廉颇叫嚣“见面必辱之”时,他没有针锋相对,而是“舍小我,为大家”地退让道:“将相和,秦国才不敢轻举妄动!”

清代的曾书麟,当曾国藩借100两买书时,他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徐徐道:“钱,我来还;书,你细细研读。”

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所有围绕你的,都是你心想事成、亲力亲为的结果。

当你声大如雷、气势汹汹时,矛盾和冲突就会挥之不去。

而当你温言暖语、心平气和时,轻松和愉悦就会不约而至。

音更低,心更近。

人这一生,你若控制住说话的音量,就能把握住爱的分量。

老子有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最美好的声音和形象,往往更不易被察觉。

自古贵人低声语:

声不大,以理服人,是一种实力;

气不盛,以情感人,是一种涵养;

音不高,以爱容人,是一种智慧。

一个人嗓门的大小无法改变,音量的高低却可以自我控制。

愿余生,放低音量,做一个温和而坚定的人,邂逅善意满满的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