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桃花源(都市里的诗意桃花源)

教育需要理想主义因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当下的升学和未来的谋生,更是为了人类文明的传递深圳市中新中学的老师们怀着这样的理想走到一起,他们希望自己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更是为中国、为人类培养身心灵完整的建设者当理想照进现实,他们把教育做出了浓浓的诗意,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石湖桃花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石湖桃花源(都市里的诗意桃花源)

石湖桃花源

教育需要理想主义。因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当下的升学和未来的谋生,更是为了人类文明的传递。深圳市中新中学的老师们怀着这样的理想走到一起,他们希望自己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更是为中国、为人类培养身心灵完整的建设者。当理想照进现实,他们把教育做出了浓浓的诗意。

——————————————————————

深圳市中新中学校长王羲烈是个读书人。他曾经在深圳中学任深中书院院长,教书之余喜欢写作,著有《深中教育故事》《寂寞英雄》,编有《汉文学读本》(上中下三册)、《四书王氏章句》等有关教育、文化方面的作品若干种……

王羲烈是一位资深文艺青年,13岁开始写诗,15岁在报刊发表作品,24岁就出版长篇小说。

中新中学在王羲烈的带领下,以“人文艺术见长,文艺青年天堂”为目标,可谓名副其实。校长给学校带来了诗意,深圳中新中学慢慢成了不少人心中“桃花源”似的存在。

简单做正确的事

在中新中学,每周五下午会举办“中新大讲堂”,特别邀请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来校给学生开讲座。曾邀请过著名作家南翔,深圳后院读书会创始人王绍培,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深圳恒晖公益基金会创始人陈行甲,《凤凰周刊》原主编、著名纪录片人邓康延,著名摄影家、历史纪录片导演左力等。

众所周知,高中学业任务重,每周花两小时听这些“闲篇”,有的学生不理解,有的家长会抱怨。王羲烈的理由很简单——见识、视野比知识更重要。他相信,总有一个时刻,总有一位嘉宾,在中新大讲堂唤醒某一个灵魂,为了这个目的,少做几道题、少记几个单词也值得。这是一个普通人的推己及人,又是一个校长的长远考虑。

中新中学的教师有一个教学之外的每周必修课——在“知识星球”上传教育随笔,每周一篇,长短不限。刚开始,有教师对此规定不满——老师备课、上课、与学生谈心、与家长沟通等已用尽全力,哪有时间和精力来搞这些看似跟教学无关的东西?王羲烈说:“学生的成长还可以等待,教师的成长是迫不及待啊。没有反思就没有成长。假如没有仰望星空,所谓的脚踏实地极有可能只是原地打转。”确实,当今时代,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的能力相当重要。写作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也是这些能力的培养过程。

刚开始,有教师没有完成作业,就被邀请去校长办公室参加“写作指导班”。校长也不批评,只是真诚地告诉你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收集素材等。在“作家”的指导下,教师的进步是明显的。如今,中新中学“知识星球”上,教师的随笔已有3000多篇——有感悟、有故事、有困惑,有在这所学校工作和生活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获得北京外国语大学、伦敦大学双料硕士的方圣兰老师笑道:“我的高中作文要有写知识星球这么认真,那我可能就是北大毕业生了。”

王羲烈怀着真诚的心,简单地做着正确的事。

一呼一吸,张弛有道

人因性别不同而分男女,因金钱多少而分贫富,少年因考试分数不同也有了高低之别。分数低就不是好孩子吗?显然不是。

中新中学的生源不是那些“别人家的”学生,许多人分数并不高。有些学生活泼开朗,有些学生多才多艺,也有学生自卑怯懦,有的甚至有抑郁倾向……诚如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学生的当下就是他一切过往的积累与呈现,对此我们唯有接纳、包容与欣赏。

学校初创时,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从早到晚门庭若市,班主任都提心吊胆,连心理老师都快吃不消了。王羲烈上任后,调整学校的教学节奏、课程活动,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启动一系列创新管理手段。两个月后,心理咨询室竟变得门可罗雀;一年后,近500人的学校,有抑郁问题的学生人数下降到个位数。

这个奇迹般的变化与学校推行的“导师制”不无关系。一个导师带10个学生,导师可以时刻关注到学生的情绪变化,青春期的孩子敏感又自我,有一个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的人来关注开导,一些小坎坷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教师办公室一下课就有学生涌进来,围着老师叽叽喳喳诉说着他们的小开心或小苦恼;也有老师陪着学生散步聊天,陪着就是安慰,陪着就是力量。因为“导师制”,学生与老师不是讲课与听课的关系,而是如师如友的关系,师生之间增加了更多的温情与理解。

高中生一学期要学十几门课程,并不轻松。王羲烈研究了学生的作息时间表,把3节晚自习课每节课缩短10分钟,多出来的30分钟归还学生自由支配。黄昏时的校园里,学生有打篮球、打乒乓的,有围着跑道一圈圈散步的,也有少男少女坐在一起聊天谈笑的,还有学生组织的一些社团活动正在热烈开展着……

教育要一呼一吸,张弛有道。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这些细微的改变,是因为用心关注。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每学期开学前,学校会拿出两周时间给教师进行培训。这个培训不仅仅讲“专业”,更注重培养老师的人文精神和教育情怀,给教师重建“价值观”。

王羲烈反复跟教师讲,教育传承人类文明。人接受教育不仅是获取将来的谋生手段,也是人类文明序列里薪火相传的一段。追求知识文化是美好的事情,在人类知识领域,没有谁能掌握真理,只能无限接近真理。如何读经典?经典如同一个公式,代入数值,也就是代入自己的生命体验。

从部分研修笔记中,能管窥教师在培训中得到的精神滋养。

——听特级教师胡立根讲座要点:学习的核心不是听课,是阅读。去反思,不要约束自己,一切反思都可能导致自我否定,但如果没有反思,就容易被“洗脑”……

——听深圳市新安中学校长袁卫星讲座要点:尊重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绝不拖堂;要保护学生,给学生转身的余地,给学生改过的机会;学生的学习状态大于学习方法和努力……

——听王绍培讲座要点:我们要认识自己是谁,我们要什么,我们喜欢什么……

——听作家蔡兴蓉讲座要点:教师要走在孩子的后面;教育是人与人的关系,教学是人与知识的关系;教师要做一个能幸福、能感知爱的人……

一个被“植入”这样的价值观、教育观的教师,慢慢也就变得越来越慈悲与智慧了。

学校是讲规则的地方

只有慈悲,是不能做好教育的。十几岁的少年,体内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若没有规则,他们的破坏性无法估量,也无法控制,建设性更无法有序呈现。

学生入校第一天都会收到一份《学生行为准则》,准则从知礼、学术诚信、课堂秩序、手机电子设备使用、零食规定、校园安全等10个方面作出符合常识的明确规定。比如手机管理,这是每一个家庭、每所学校都要面对的难题,网络技术和网络内容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一机在手,天下我有”的幻觉让少年很难自律,也很难控制时间,这就必须借助规则。学校规定,手机不可以带入教学楼和宿舍楼,学生到校后第一时间必须把手机交给督导老师(班主任)集中保管,某些课堂或社团活动需要手机,由督导老师发下去,使用完再集中收上来。

有规则的地方就有人破坏规则。与这些“熊孩子”在规则内外纠缠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德育处主任魏晓敏就是这个需要与熊孩子斗智斗勇的人。这位“95后”的姑娘,给人的第一印象一定是“美”。就是这位美丽的姑娘,温和而坚定地维护着学校的规则,如有哪个学生越界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清晰摆出来,该批评的批评,该处罚的处罚。学校规定,受到处分的学生也有机会通过做义工把处分慢慢撤销。做这份“得罪人”的工作的老师,或许会不受学生待见吧,可是魏晓敏依旧是学生口中“美丽大方的魏总”。

还有少数学生,你不知道他之前经历过什么,无论如何很难遵守学校规则,很难适应学校生活,教育的局限性让人无奈。学校规定,这样的孩子按规则需要劝退,让他们休学。中新中学前后一共劝退了8名学生。王羲烈说,劝退也是一种教育手段,让孩子到社会上打磨打磨,或许更符合他当下的需求。这些被劝退、休学的孩子,学校都给了家长详细的建议,去公司打工或转学去职业学校等。对这些孩子,老师们依旧抱着期待。

不知不觉成为读书人

王羲烈工作再忙,一年也要过目两三百本书。中新中学公众号前段时间发了一篇他写的《2021读书记》,记录了去年读过的一部分书,内容涉及小说、诗歌、哲学、历史、金融、教育、管理、政治、传播……

中新中学校园里到处是书。图书馆24小时开放,不设图书管理员,师生自行取阅,自行归还。教室走廊,宿舍走道都有书架,摆上了各类书籍。有些书被人拿去的次数多些,有些书躺在那里无人光顾,蒙上灰尘。你读与不读,书就在那里。

学校每周有一次“大观读书会”,挑选某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没有课的老师聚在图书馆,分享读书感悟。分享状态下的思想输出,是读书最好的结晶,不仅能带来内化的加速,也能带来思想的共鸣。教师的读书会,也是学生的榜样。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不知不觉成为读书人。

在中新中学的每一间教师办公室,都能看到这样一段话:

“我们不只是在一起教书,一起创办一所受人尊敬的学校;我们更是在一起办教育,为中国、为人类培养身心灵完整的建设者。我们要一起做些有意思的事情、好玩的活动,创造有价值有意义的体验,为年轻一代留下美好的回忆。

等到退休的时候,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未曾虚度年华——有许多青春因我而美丽,有许多生命因我而绽放,有许多人生因我而精彩。我们因成全别人而成全自己。我们将在未来的岁月里结为兄弟、姊妹、战友,我们将在彼此才华的光芒里互相照耀。”

中新中学试图看到学生的过去,理解并关注学生的当下,更着眼学生的未来。学校是一个共同体,有温度、有规则,师生相互影响、共同成长。中新中学是一棵被摇动的树并摇动着另一棵树,是一朵被推动的云推动着其他云,是一个个被唤醒的灵魂唤醒着其他灵魂。都市里的诗意桃花源,正渐渐成形……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市中新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2年06月08日第10版

作者:何 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