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是财务自由)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红

胡润不久前发表财富报告,认为在中国一线城市实现财务自由的标准是1.3亿元人民币,二线城市为8000万,而三线城市为6000万。与此同时,网络上也在讨论普通人财务自由的几个阶段:买菜自由、用餐自由、旅行自由、教育自由、买车自由、工作自由、购房自由、医疗自由……人们认为能够任性买一些心仪的东西,也可以获得身心的快乐。

到底什么是财务自由?在武汉,什么样的标准可以算是财务自由,每个人心中都有什么样的财务自由?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实现了财务自由 仍追求工作意义

一头短发、走路生风,南京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副总裁商燕看起来十分干练。在职场打拼多年,她认为自己实现了财务自由,而资产积累的途径主要是靠工作。

财务自由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是财务自由)(1)

大学毕业后,商燕就一直在金融机构工作,2015年加入南京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开始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后来随着公司战略发展及行业转型升级开拓了理财平台。她说,作为一名职场人士,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不断实现团队和企业的目标,为客户提供价值,财富的获取是自然会来的副产品。

说到财务自由,商燕觉得每个人对生活的要求不同,对标准的设定也不同,因此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我自己而言,能请朋友吃一顿不错的,买几件自己心仪的衣服,休假读书给自己充电,照顾好父母家人,甚至应对突发的事件,比如重大疾病时,不用担心支付能力,就是财务自由了。”商燕告诉记者。

现在,商燕开始将业务开拓到武汉来,经常出差、安排各项事务。为什么财务自由以后,还这么拼?商燕说,“钱不是衡量工作会不会持续下去的最重要标准,我更加看重去追求工作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经历过财务自由 但闲得无法忍受

37岁就移居海外的黄远超,曾过上了一段休闲自得的“退休”生活,但他觉得“那样太空虚”。

财务自由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是财务自由)(2)

黄远超是湖北天门人,1986年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进入机械工业部北京自动化研究所工作。11年后,他下海经商,以汽车贸易起家,在北京月工资不过1000元的时候,一天挣下400万。2002年,黄远超带着全家移民加拿大,住别墅,开豪车,每天想的就是去哪里滑雪、露营,日子长了,黄远超觉得待不下去了。“这种生活太可怕,没有价值。”黄远超说。

黄远超决定再度创业,回天门老家种树莓,“在加拿大卖得最贵的水果就是树莓,它口感好,还是一种保健水果”。2007年,他成立湖北金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从来没有种植过树莓的江汉平原上开始新的尝试。可是就在离丰收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2016年7月底那一场席卷全省多地的特大暴雨,让正处于丰产期的1200万株树莓悉数被毁。

在朋友们担心他自杀的时候,黄远超收拾好心情,重新开始恢复基地建设。“现在地里的树莓苗又焕发出生机了。”住过别墅的黄远超,现在租住在天门城区一栋很普通的单元房里,每天要处理市场布局、产品推广、团队建设等问题,有时候也觉得真累,但想想,如果一个礼拜没有事情做,那肯定很无聊、空虚。

把飞行变成工作 实现了选择自由

联系上刘玥时,他正在太原参加适航法规的培训。喜欢飞行、爱好制作飞行器的他,终于把“玩飞机”变成了自己的工作。

财务自由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是财务自由)(3)

刘玥从小迷飞机,对于飞行和自由的渴望,一直潜藏在心底。大学学的是市场营销,毕业后干的是IT行业,他却在工作十余年后,突然觉得该去满足这个渴望,于是一头扎进了飞行爱好者的圈子:2012年放弃工作,开始从事飞机技术维修和自己制作飞行器。

飞行圈子里的人,有的是喜欢飞,有的喜欢制作。各行各业的都有,有学会计的,机械加工的,软件设计的,当老师的,做记者的,搞房地产的。“并不是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样,玩飞机的人就是财务自由的,我们圈子里,有身价上亿的富豪,也有普通的工薪阶层,大家因为共同的爱好聚在一起,都感觉很快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也是一种自由,实现了选择的自由。”

制作飞机的确有门槛。其一就是技术门槛,刘玥是在网络上开始研究制作飞机的入门资料的。起初资料很少,找材料,还遇到被人骗的情况,很是艰难。后来网络发达了起来后,寻找资料就简单多了。但是兴趣才是最重要的,不管多难,刘玥都会钻研各种难题如何解决,“上大学时都没有那么认真。”

第二个门槛,是资金。飞行圈里的人,有的喜欢买套材加工,而刘玥玩的是花时间精力最多、最艰苦的那一种——从基本的管材开始自制。“其实买一架小飞机并没有想象中贵,二三十万也可以,但是自制一架飞机通常成本更高。”刘玥自己有三家飞机,其中有两架能飞,还有一架没有完工,前前后后投入了上百万。

以前是口红自由 现在是菜场自由

35岁的喻女士家住南湖,在提到对财务自由看法时,她思索了一下,对记者表示“结婚前,经济上都是考虑自己,虽然达不到包包自由,但是奶茶自由、口红自由还是可以的;结婚以后,现在有了两个孩子,口红自由则渐渐远去,倒是变成了菜场自由。”

喻女士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了十来年,现在每月工资八千元左右。“结婚前,我对奢侈品并没有追求,除了租房,看上的衣服化妆品,基本上都可以‘剁手’,以至于衣柜里的衣服堆得满满当当。后来觉得还是要讲究品质,就选择一些价格稍贵有质感的东西,配上喜欢的口红。”

现在,喻女士家庭收入加在一起有接近两万,虽不宽裕但也觉得顺心,“一家人每月衣食住行要花5000多元,房贷4000多元,两个孩子开销每月也要好几千,倒是在菜场感觉还是蛮自由的,孩子需要的营养,大人喜欢的口味基本上可以照顾到。”喻女士说,她的期望就是一家人和睦顺意,两孩子健康成长,偶尔出去旅游散心,就觉得挺好了。

【观点】

财务自由类似幸福 每个人有不同标准

对于财务自由,社会问题专家、武汉大学教授尚重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胡润的报告是基于高净值人群做出的,依据这些人拥有多大面积的房子、是否有私人飞机、子女是否就读贵族学校等指标。但是对于社会大众来说,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他们对生活的期望值是不一样,比如大学生和工作多年的白领、普通职员和高级职业经理人,三线城市和一线城市居民,他们对财务自由标准的理解就不一样,有的人觉得住普通公寓就挺好,有的人向往住豪宅;有的人觉得有车代步就满足,还有的人对百万豪车情有独钟。

因此财务自由有绝对的客观性,也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概念,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辩证统一。没有财富,谈不上自由;但是有财富,多少财富算自由,则是由每个人的主观态度来决定的。“大冬天的,我们知道没有棉衣肯定不暖和,但是到底是穿一件几百元的棉衣,还是穿上万元的羽绒服,就看个人的标准和态度了。”尚重生说。

此外,自由也有类型,有说走就走去旅行的自由,有购买名牌的自由,但是“没有思想,走遍天下仍然肤浅。有仰望星空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重要的精神自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