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金饰图案太阳鸟(民间收藏的一个)

2005年年 8 月 16 日后,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采用 2001 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的、直径为 12.5 厘米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并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2012 年,由人民日报社邀请专家,遴选“镇国之宝”。太阳神鸟金饰位列中国九大镇国之宝第一名。2013 年,“太阳神鸟”金饰被公布为禁止出境的文物。

据《潞史》记载,距今1500多年的南齐永明二年(公元484年),益州刺史萧视曾发现“蚕丛氏之墓,得不少铜器、玉器,并有‘金蚕她数万’”。《四川通志》引《南齐书》记载,“南齐永明九年(公元490年),在广汉县所垦之处,不仅发现一件巨大而奇特的青铜器,它高5尺,周围4尺4寸,四面各有9孔。而且发现一枚玉玺,它壁方8分,上有鼻,文曰真帝”。这是广汉发现金器、青铜器、玉器、文字的最早记载。

1970 年“文革”进入中期,广汉乡镇企业在三星堆和月亮湾一带古遗址搭建砖瓦工厂,古蜀文化玉人头被一些农民看作是晦气的“鬼脑壳”,不许带回家里, 便举锄砸烂;青铜器人头被顽皮的小孩当足球在院坝上踢来踢去,然后按 1.8 元一斤的价格,卖给收购废品的供销社;几个农民把挖到的一堆太阳神鸟金饰、黄金权杖、黄金面具、金树叶、金鸟头熔化成团卖掉,一部分打成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使用。

2005 金饰图案太阳鸟(民间收藏的一个)(1)

图为直径15.5厘米的“太阳神鸟”

近 30 多年来,成都几位古蜀文物收藏者四处奔走,实施 “文化临终抢救”,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一批件造型优美,做工精湛的古蜀文化金器、玉器、青铜器,其中便有一个“太阳神鸟”金饰。它是在全球范围内认知度最高,具有标志性的镇国之宝。

民间收藏的这个“太阳神鸟”金饰,送到国土资源部西南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等研究机构,进行扫描能谱检测,表明“太阳神鸟”金饰,是用四川金沙江流域的自然砂金加工而成,不同点位的含金量为百分之88.45-93.93。“太阳神鸟”金饰表面有分布不一的黑色次生矿物(黑银矿)附着。这是金箔里面渗透出来的其它金属氧化物,是远古金器的重要特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