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有什么特征和习俗(出伏到处暑习俗知多少)

出伏倒是没听说有什么习俗,但出了伏天气变化有些要注意的地方。主要是四防:防感冒、防肺燥、防秋乏、防霉菌。

处暑是我国的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民间会有【开渔节、吃鸭子、煎药茶、吃龙眼配稀饭】等等的习俗。

开渔节

处暑节有什么特征和习俗(出伏到处暑习俗知多少)(1)

对于沿海的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一个大好时节,每年处暑的时候,一些沿海地区都要举办盛大的开渔节。 比如说宁波象山,每年都会举行开渔节,成千上万的渔船出港开赴渔场的景象很是壮观。

吃鸭子

处暑节有什么特征和习俗(出伏到处暑习俗知多少)(2)

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鸭子不仅非常美味,而且是一种对人的身体健康非常有好处的食物,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可以适当的吃一些。 特别是老鸭煲,慢火煲上半天,肉质软烂,汤鲜味美,小时候最爱喝外婆煲的柴火老鸭煲了!

煎药茶

处暑节有什么特征和习俗(出伏到处暑习俗知多少)(3)

自唐朝以来,我国就有处暑煎药茶的习俗了,这个时候喝一些药茶,可以清热、去火、消食,对人的身体有很大的好处。小时候感冒发烧也常常喝药茶,大多是用车前草和鱼腥草煎的,治疗感冒很有效呢!

吃龙眼配稀饭

处暑节有什么特征和习俗(出伏到处暑习俗知多少)(4)

老福州的生活习俗是,在处暑的时候要吃龙眼配稀饭,因为夏天的天气比较热,吃一些龙眼可以补充身体缺失的能量。这个习俗不多见,有点黑暗料理的感觉。(开玩笑的)

除了上面所说的这些习俗之外,民间处暑还有拜土地爷、祭祖、迎秋、放河灯的习俗。

【出伏后的四防 】

防感冒 勤增减衣物

处暑节有什么特征和习俗(出伏到处暑习俗知多少)(5)

闷热天气渐行渐远,昼夜温差逐渐增大,朋友们要多调整、增减衣物,预防感冒、颈椎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的发作。

因为这些疾病很大程度上与贪凉有关,所以,要记得通风开窗,注意保暖,不可贪凉。 夜晚入睡时,一定要盖上被子、毛巾被之类的被褥,抵御夜凉侵袭。也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切忌暴饮暴食。

防肺燥

处暑节有什么特征和习俗(出伏到处暑习俗知多少)(6)

饮食润一点 “出伏”之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度,气侯逐渐干燥,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而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乘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因此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

可多吃些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蚕、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适宜的食谱有芝麻菠菜、青椒拌豆腐、百合莲子汤、百合脯等,有补肝益肾、开胸润燥、益气宽中、安神养心的功效。

防秋乏

处暑节有什么特征和习俗(出伏到处暑习俗知多少)(7)

晚上睡早点 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懒洋洋的,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秋乏”。出伏之后是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渐弱,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朋友。

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专家建议要减缓“秋乏”,睡眠尤其要充足,最好比平时多增加1小时睡眠。另外,还要加强锻炼,如早晚跑步、打拳、做操、爬山等。

防霉菌

处暑节有什么特征和习俗(出伏到处暑习俗知多少)(8)

通风勤一点 出伏以后,气温逐渐降下来,空气中的霉菌遇到适宜条件,便会在媒介物上生菌。出伏以后要注意勤通风,选个晴朗的日子,把衣物从箱中取出,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有条件的可以用电熨斗熨一下,以减少衣物上的水分。

衣物挂起来要保持一定的间隔,以保证良好的通风。服装店里挂着很多衣服不发霉就是这个道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