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四言诀(是虚是壮一摸就知)
本 期 导 读
一个人强壮还是虚弱,气血是否充足,可以通过脉有没有根、有没有神和有没有胃气3个方面看出来。
清代医家程国彭在《医学心悟》里总结了脉法金针:
脉有要诀,胃、神、根三字而已。
简单展开来讲一下。
脉的胃气:和缓悠扬
首先是胃,健康的脉象,必须要有胃气。有胃气的脉象,摸上去是什么感觉?程国彭写得清楚,「有和缓悠扬之意」。
不用想得太玄乎,就是脉摸上去和缓而偏软——事实上,现实生活里,要找到一个能吃能睡的人,同时脉象还无胃气,挺难的。
绝大部分我们调理的亚健康之人,家人或亲友,脉象都是有胃气的。
脉象以胃气为基础,同时受四时气候的不同而略有变化。自《黄帝内经》以来,便有四时脉之说,所谓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这句话正确地理解,应该是健康之人,在春天脉象稍稍带一点弦感,不以为病脉,但如果弦得明显,甚至是弦得很厉害,一点柔和的感觉都没有,那就是病脉,甚至可能提示体内邪气很盛。
其余三季的脉象,也应如此理解。健康之人,夏天的脉象稍稍有点洪大,不以为病脉;秋天的脉象,略带浮(毛)感,不以为病脉;冬天的脉象,略带沉(石)感,不以为病脉。
《濒湖脉学》讲到浮脉时,有歌诀曰: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健康之人,秋天脉有点浮,应该没病,久病之人,脉应沉,而反浮,可能是阳气暴脱,病危之象,故「可惊」。
四时脉运用得当,甚至可以提前一段时间预测重大疾病的发生。
刘力红《思考中医》里曾记载一则医案:李阳波曾在1982年的冬天帮他的朋友诊脉,诊得脉洪大——冬天都脉洪大,夏天还得了?
于是建议他服用中药,预防来年夏天可能出现的重大疾病。
可惜他的朋友没有听他的建议,来年夏天,大约7月份,突发脑溢血,送医院求救,一周后去世。(详见《思考中医》一书)
脉的根:沉取有脉 尺部有脉
接着讲讲脉之根。
脉之根有二,一个是沉取所得,一个指尺部脉。
沉取有根,是指诊脉时按到底,脉能应指,不致于一按就摸不到脉(此为脉不经按)。
而如果把寸口脉比喻为一棵树,尺部脉即为根,关部脉为茎,寸部脉为叶。
由这两点,可以看出来,虚弱之人,至少都要尺部脉沉取应指,否则很容易发生阳气外脱,危及生命。
我曾诊得一人,女,正值壮年,受严重外寒后,出现濒死感,住过一次ICU ,半年后到广州找我时,诊得六部脉俱往前挪,原尺部脉摸不到脉,而寸上到鱼际,却反而摸得到清晰的脉跳。
这是表寒未解,而里阳大虚,选择列缺穴和三阴交穴双灸,调理几天,六部脉归位,病势才算趋缓。
多提一句,李士懋老师对于沉取脉象特别重视,他提倡的平脉辨证,以脉解证的思想值得学习。
脉的神:看整体气势
最后讲讲脉之神。
程国彭在此处其实没有讲清楚,他原文的意思是脉只要中取有力,即为有神。但说得过于简单,无法说服我。
而后我看到刘老师讲脉学时,将脉有神,与山水画的气势磅礴相类比,恍然大悟。
确实,当我们看画时,根本讲不清楚是哪一笔画出来气势磅礴的感觉,气势磅礴是一种整幅画呈现出来的感觉。
脉象之神,与此类同,应该是整体的感觉。有些人的脉,就是摸上去感觉很舒服、很有神。
这样讲,感觉有点玄乎,但确确实实多摸点脉,就能清楚区别神足、神弱的脉象——无神的脉,现实生活里也很罕见,多见于病危临终之人。
简单总结一下脉之三要,供大家参考,也希望能对读者朋友有点启发。
来源:正安聚友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