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主题诗词(中华传统文化回文诗)

回文诗,也写作“回环诗”。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唐代上官仪说,“诗有八对”,其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这种措词方法。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回文的形式在晋代以后就很盛行,而且在多种文体中被采用。人们用这种手法造句、写诗、填词、度曲,便分别称为回文诗,回文词和回文曲。虽然不乏游戏之作,却也颇见遣词造句的功力。

回文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回文诗据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释义是:“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

传统文化主题诗词(中华传统文化回文诗)(1)

清代女诗人吴绛雪的《春夏秋冬》回文诗,一共四首。这首诗的趣味之处在于,每首仅用十个字,顺读和反读都能成诗,请欣赏:

《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春》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夏》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秋》

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这是回文诗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的最大特点是正读和倒读完全一样,我将它命名为“十字回文诗”。其解读方法是:第一句从开头顺读成七言句,第二句从第四字顺读至末尾;三、四两句从末尾起按一、二两句的读法倒读,便成。

回文诗是我国劳动人民创作的杰出表现形式,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传统文化主题诗词(中华传统文化回文诗)(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