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滕王阁序创作背后的故事(聊聊牛人王勃写滕王阁序背后的那些趣事)
对于王勃的《滕王阁序》这篇文章,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今天不背课文,坐下来聊聊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吧。
王勃是山西人,家里的爷爷、爸爸、哥哥都是文化人,非常牛,牛到什么程度?放到现在来讲,不但是清华、北大毕业,而且都做到了“两院院士”,是各自学科的带头人,个别人还享受政府津贴。
生在这样的家庭里,耳濡目染,想不牛也不行。所以,在王家强大基因的支撑下,王勃从小也很有文化,很牛。六岁就能写诗,九岁就能对颜师古注解的《汉书》进行解读和勘误。这是什么水平,相当于现在一个二年级学生对钱钟书先生编著的《管锥编》翻了底朝天,挑了一大堆错误,牛吧。
王勃没有成为“仲永”,在他有限的生命里,一直保持着很牛的水平,写了很多传世的作品,什么《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江亭夜月送别》等等,反正挺多的,大家可能也都熟悉,就不替王勃宣传了。
我们回到正题。
在洪都(今江西南昌)做都督的阎伯君要为滕王阁作序,准备了挺长时间,把全国各地的一些写文章的牛人都请来了,包括刘禹锡也都在受邀之列。刘禹锡是谁?就是写《陋室铭》的那位,素有“诗豪”之称。
王勃为什么要去江西,众说纷纭。有的说他去越南看望被流放的父亲,路过江西;有的说是在游玩的过程中,巧遇水仙“中源水君”, “中源水君”告知他此事并用仙法把他送到江西。虽然后面的这种说法不怎么靠谱,但我还是很神往的。你想啊,帆动如飞,风声飒飒,回头已千山,眨眼已过百里,多爽啊,比飞机还好使。
不管怎么说吧,反正是到了江西,并且混进了阎府,参加了这场盛宴。
虽然王勃很牛,名动四野。但那时资讯不发达,又没有电影、电视啥的,谁知道你王勃长什么样。估计王勃也憋着劲想搞个大事情,也没进行自我介绍。所以大家谁也不把这个小青年当回事。
酒席排座位的时候,按照尊卑和年龄大小排序。王勃年龄最小,大家又不认识他,被安排在最末就坐。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阎都督发话了,说要给滕王阁作个序,今天把各位大咖都请来了,大家都各显神通吧,不要客气。
侍从捧着笔墨纸砚从上至下,走到各闰大咖身边,但是好奇怪,没有人去动这笔墨纸砚。
阎都督大老远的请你们这帮人来,好吃好喝供着,就是看中你们的名气和才气,为滕王阁作个序,临了却互相推辞,这不像话啊。
从上到下让了一圈,就让了王勃这里。王勃心想,这算个什么事,我露一手给大家瞧瞧,伸手就把笔墨纸砚拿了过来。
大家看见小年轻拿了笔墨纸砚,心里很是不舒服,心想,你是哪根葱呀,我们可都是当世大咖,真是没礼貌、没自知知明。也有人窃窃私语,兄弟,见过这小子么,干什么的?看着面生啊。反正大家伙都没个好脸色。
阎都督也是一脸懵,随即离席,闷闷不乐地来到了一小厅内。
原来阎都督明着是邀请大家来为滕王阁写序,实际是暗地里想夹藏私货。
阎都督的女婿叫吴子章,文章写的很好。阎都督昭告四方、遍邀名士的同时,背地里已经把各种工作做透,所以刚才邀请大家做序时,都是一个让一个。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此言不虚。目的就是把这个题目让给女婿作,让女婿借着这个场合扬名立万。
王勃哪里能看得出眉眼高低啊,看大家都不拿那笔墨纸砚,还以为大家都不敢应这个题目,心里挺高兴,他哪知道人家恨的牙根痒。
阎都督也没辙了,下一步看一步吧,写的不行话还可以换人。
就在这时,王勃已经写了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珍,地接衡庐”这么几句。
侍从送给阎都督一看,还行,但没什么出彩的地方,我女婿也能写成这样。
紧接着一句一句次弟送了上来,阎都督一看,我的妈呀,这是哪来的神人,这等佳作,绝了。
等到送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都督不禁拍案叫绝,赶忙重新更衣,从小厅出来,请王勃上座。
王勃说,等会,还没写完呢。
等王勃把整个序作完后,阎都督命人拿着文稿给在坐的大咖们看,征求大家的意见,看有谁有修改意见。
在座的各位大咖面如死灰,心里直恨生不逢时,怎么和这个人生在了同一时代?就连刘禹锡也悄悄地没敢吭声。
阎都督遂命人全文镌刻此文,立于滕王阁。
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见证了一个伟大历史时刻的诞生。
王勃,谈笑间,就把一篇命题作文作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挥洒自如中,便成就了一个千古名篇。
那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便足以让王勃名留千秋。
王勃,我们说你什么好呢?
我是文化领域创作者,作品皆为原创,欢迎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