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小奶狗恋爱是什么样的感觉(25岁小奶狗和49岁大叔擦出火花)
前不久,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导演的新作《法兰西特派》(The French Dispatch)的预告片登陆全网。
▲ 《The French Dispatch》
该片被誉为是一封“给20世纪一家美国报纸驻巴黎前哨站记者们的一封情书”。
虽说时长仅有两分半的预告片只堪堪称得上一篇「残页」,但依旧可以找到 Wes Anderson 一贯的,鲜明的个人风格。
▲ 《The French Dispatch》剧照
但对于力求不断打破「框架」的艺术家来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艺术创作的公理。
在《法兰西特派》的预告片中,同样可以发现 Wes Anderson 寻求「突破」的亮点。
三个错综复杂的故事的叙述,黑白影像与时间线的变幻莫测,“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爱德华.诺顿(Edward Norton)。
但最受瞩目的,仍是本片的疑似男主角“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Timothée Chalamet)
▲ Timothée Chalamet,The French Dispatch,2020
- 其人 -
“萧萧肃肃,爽朗清举”语出自《世说新语》,但套用在甜茶身上好像又无比的契合。
▲ Timothée Chalamet
甜茶在 1995 年出生于一个影视世家,叔叔 Rodman Flender 是一位电视剧导演。
姨妈正是美剧《性爱大师第一季》(Masters of Sex Season 1)的编剧之一 Amy Lippman 。
家庭的因素让甜茶生来就对大银幕充满着向往,在他成年后在哥伦比亚的大学就读的过程中,出于对演艺事业的追求,甜茶也毅然决定转学至纽约大学。
“自助者天助”,甜茶的演艺事业也可以用一番风顺来形容,在美剧《国土安全第二季》(Homeland Season 2)初登荧幕,为人所熟知。
▲ Timothée Chalamet,Homeland Season 2,2012
甜茶散发的宁静和淡雅的气质深深地植入了观众的心中,接下来的职涯自然而然是邀约不断。
他随后在诺兰,贾森·雷特曼,格蕾塔·葛韦格等文艺巨匠的作品中也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 Timothée Chalamet,Call Me by Your Name,2017
▲ Timothée Chalamet,Little Women,2019
- 其表 -
甜茶给人的感觉,好似一块温润的璞玉,高挑的身材,蓬松的卷发,棱角分明又不凸显刚毅的面庞,让他成为了文艺片的不二人选。
川久保龄说过“人不该迎合衣服,应该用衣服去修饰人”,作为时代的宠儿,甜茶自然而然也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穿衣哲学。
在 2019 年度的威尼斯电影节中,在无数目光和相机聚焦的红毯上。
甜茶身着一套来自设计师品牌 Haider Ackermann 的晚礼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 Timothée Chalamet,Venice Film Festival,2019
丝绸缎面的成衣材质,平驳领的立体细节,双腰带的设计巧思,阔挺的西裤中线。
在灯光的映射下,再加上一双同样是来自 Haider Ackermann 的 Rodeo 皮靴,红毯中央的甜茶熠熠生辉。
▲ Timothée Chalamet,Venice Film Festival,2019
甜茶和 Haider Ackermann 之间的羁绊可谓是由来已久。
早在 2017 年的甜茶就穿着 Berluti 的丝绒西装在哥谭独立电影节上亮相(Haider Ackermann 此时担任 Berluti 创意总监)
▲ Timothée Chalamet,Gotham Independent GetWord,2017
▲ Timothée Chalamet,Paris Fashion Week,2018
在随后的「流量密集型」各种场所,甜茶的衣着更是由 Haider 一手承包,二人之间也随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 Timothée Chalamet & Haider Ackermann(左一)
- 放逐 -
与好多设计师在孩提时代的无忧无虑不同, Haider Ackermann 的童年显得支离破碎而又不完整。
Haider 出生于哥伦比亚,在九月大时被一对法国夫妇收养。
▲ Haider Ackermann
由于养父的工作原因, Haider 童年的足迹遍布于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法国、乍得等国家。
也许正是这种“四海为家”的经历让 Haider 和甜茶更有共感(甜茶母亲一半俄罗斯犹太血统,一半奥地利犹太血统)。
无法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成长的 Haider 对「根」的理解朦胧而又模糊,亦使得 Haider 的性格变得害羞,内向而又缺乏自信。
▲ Haider Ackermann
在面对一个个体系或是团体时, Haider 会难以融入其中,这也使得「游离」和「自我探索」成为了日后他同名品牌的标签。
“祸之福兮所依”,始终伴 Haider 左右的孤独让他在人群中保持沉默的同时却在自我灵魂的探索上得以升华。
1994 年, Haider 进入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 (Royal Academy of Antwerp) 的时装设计专业深造。
▲ Royal Academy of Antwerp
Haider 本以为这个天才辈出,艺术气息浓厚的圣地是他从小到大从未停止的旅途的归宿。
但造化弄人,在入学后的第四年, Haider 便因为资金和性格问题而辍学。
辍学之后 Haider 加入了 John Galliano 实习,但少言寡语的 Haider 在实习期间并没有引起团队内其他人的注意。
▲ John Galliano
终于在 2002 年, Haider 在好友—成名设计师 Raf Simons 的帮助下成立了自己的同名品牌,至此才算是为自己的前半生的漂泊不定画上了一个句号。
▲ Raf Simons
- 冷暖 -
在品牌成立的一开始, Haider 便让品牌大放异彩,初期的 Haider Ackermann 有着与品牌的年轻历史有着不相符的沉淀感。
Haider 在成衣设计的过程中对于「色彩」要求永远是至臻至美,他所采用的颜色全部来自于自然界,「高级感」自此和品牌如影随形。
▲ Haider Ackermann,2008
可能是因为自己历来的孤独和对初创品牌的惴惴不安,在品牌初期的秀场之中, Haider 使用了大量和「冷艳」相挂钩的色调。
除去传统的黑白外, Haider 启用了不少具有光泽度的冷色。
不同颜色的奇妙组合和相互映衬使得模特身上的单品在视觉角度上极具历经沉淀的艺术感。
单品无时无刻所散发的「优雅」也在日后成为了品牌的代名词之一。
▲ Haider Ackermann,2008
在品牌取得初期的成功之后, Haider 收到了 Ruffo Research 的邀约,成为了这个历史悠久的皮具品牌的首席设计师。
随着物质方面的充足和人们如潮的好评, Haider 渐渐向人们打开了心扉。
在保持设计一贯的「精致」的基础上, Haider 在色彩的选择上变得愈来愈丰富和大胆。
▲ Haider Ackermann,2011
自进入 2010 年以来, Haider 的调色盘变得越来越多彩,罗兰紫,姜黄,铜锈红,云杉绿等本色暗沉但又能起到「点睛之笔」的色彩逐一被 Haider 所临幸。
▲ Haider Ackermann,2011
▲ Haider Ackermann,2012
越来越多颜色的采用助使品牌扩大了受众群体,Haider 本人也变得越来越自信。
- 繁简 -
虽说在颜色的选取上历经了不断的变迁, Haider Ackermann 最为核心的设计还是源自 Haider 本人的日益精进的「立体剪裁」功力和成衣一贯的「高级材质」
在人们欣赏 Haider 的设计时,会自然而然地被成衣上的「褶皱」所诱惑。
纵观时装品牌,用「格纹」、「线条」等元素来标榜自己如何经典的品牌不在少数, Haider 设计的立意不可不谓之「异类」
▲ Haider Ackermann,2013
服装是人类的第二层皮肤,深谙此理的 Haider 在面料的选择上极度的谨慎和细腻,「丝绸」、「丝绒」等轻质与舒适兼顾的面料成为了 Haider 的首选。
在剪裁方面, Haider 对成衣「褶皱」的处理方式相较于 Issey Miyake 等前辈来说可谓是「另辟蹊径」
▲ Issey Miyake,2020
Haider 会在成衣的局部通过对面料的回旋和缠绕形成一个视觉上的重心,成衣的其余部分仿佛由这个旋涡扩散开来,“我也向往简单纯粹,但我控制不住自己热爱褶皱和立体缠绕的心”
这样「匠心独运」的设计增加了服装的细节和整体的垂感,但又没有成为服装本身所突出的「飘逸感」的累赘。
此外,「不对称」和「腰部镂空」同样是 Haider 得心应手的设计思路,这种「非常规化」的设计语言让品牌的女装更具中性的独特美感。
▲ Haider Ackermann,2018
在 2013 年老佛爷(Karl Lagerfeld)为 Haider 颁奖时说:
“由于我跟 Chanel 签的是终身合约,所以某种程度上,谁将成为我的接班人,取决于我想要把这个位置交给谁。而这一刻,我希望这个人是Haider Ackermann”
▲ Karl Lagerfeld & Haider Ackermann
高级的面料,细腻的剪裁以及不同色块有序的拼接共同造就了「别样风情」的 Haider Ackermann 。
- 情愫 -
时至今日, Haider Ackermann 俨然是一个取得了成功并且不断进步的设计师品牌,但品牌的规模并没有逐步地扩张。
Haider 一直像是一个游离于主流世界之外的个体,「品牌规划」、「商业社交」等等仿佛都与他绝缘。
可能是因为习惯了从小到大的漂泊, Haider 在闲暇时光也总是喜欢约上三两好友来一场旅行。
▲ Haider 在 ins 分享旅行照片
▲ Haider 和好友
Haider 从来不会对自己的设计做出过多的注解,然而身处当下的「信息时代」,「求知欲」空前强烈的人们渴望知晓品牌台前和幕后的一切。
对此 Haider 回应“我希望人们面对同样一件衣服时可以保留更多自己的观点,我说的太多会让人们失去独立思考的空间,与其直接开口,我更希望用作品和人们对话”
▲ Haider Ackermann,2019
每一次 Haider Ackermann 的秀场,都好像是一个「游子」在叙述自己想说又不可说的情愫,其间亦或是悲,亦或是喜。
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个「游子」始终走在一条名为「浪漫」的路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