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你为什么会焦虑(今年我们笑什么)

今年你为什么会焦虑(今年我们笑什么)(1)

这一期选题有点冒险。我们这样写个健身都要探讨身体与灵魂关系的杂志,匹配的笑点大约是纽约的伍迪艾伦吧,可我们这周写的是“宋小宝们”。因为,小品各个门派的比武综艺占据周末黄金档收视率前列。

行业里普遍的说法是,生活压力大和焦虑让喜剧小品成了刚需。

但他们要在各种季播综艺里“艳压”,依靠从前的样式难以实现。一直以来对小品的刻板印象是,洋溢着浓郁的东北乡村气,二人转风。学术界也印证了我的主观感受,研究主题大多是讨论小品的衰落。原因是审美情趣低俗、好剧本和后备人才匮乏,观众分流到其他种类综艺节目,和观众都去上网不看电视了。更雪上加霜的是,CSM50城的数据显示喜剧电视节目的观众大部分是45岁到54岁的男性、还要周末晚上在家看电视的。这不是个要争取的核心消费层啊,除非你是卖手串儿的。

但是,正火热的季播类综艺喜剧其实是个新品种:王宁和陈赫的小品演的是我们小时候玩的电子游戏《魂斗罗》,王宁还演过大肠杆菌搭档郑恺演白血球,贾玲演过多啦A梦,这些影视人物成为小品的主角,人物关系和笑点设置都来自于80、90后的文化背景。这不是简陋的电视晚会小品,无论故事、风格还是舞台表现更像是在小剧场里看的那些舞台喜剧的缩微版。

今年你为什么会焦虑(今年我们笑什么)(2)

陈赫(左)和王宁的小品《魂斗罗》剧照(欢乐传媒 供图)

为什么一夜之间小品跳出窠臼,成了城市青年趣味呢?我先找的是三档最受欢迎的季播综艺喜剧《欢乐喜剧人》、《喜剧总动员》、《笑傲江湖》的制作公司欢乐传媒,总裁董朝晖是综艺行业的大佬,我和周围的同龄人都是看着他制作的《欢乐总动员》长大的。他的生意逻辑也是老道理,综艺题材一直是轮番流行,在这一行做了快20年,几乎所有的题材都涉足过,只是这一轮流行到了喜剧。他也留意到了小品的衰落,在欢乐传媒之前,若干家卫视新上的喜剧综艺都没做起来,因为小品给人的感觉是低俗的,广告商不埋单。

董朝晖的诉求是生产出广告商愿意付费的内容,那就得吸引到20岁到40岁的核心消费人群。具体到喜剧题材上,最明显的区别是《欢乐喜剧人》。这档节目的形式和结构类似于《我是歌手》,由“德高望重”的行业大咖们上台比赛分出高下。那么如果按照小品领域的辈份,第一季的舞台上应该是郭达蔡明团队,黄宏团队,潘长江夫妇,巩汉林夫妇,和晚辈的小沈阳宋小宝吧?这样的节目会比“春晚IP的周边”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语言组)评选更精彩吗?

今年你为什么会焦虑(今年我们笑什么)(3)

董朝晖是综艺行业的大佬,现在收视率最高的“欢乐喜剧人”“喜剧总动员”都是他制作的。

董朝晖组了一台边界模糊的比赛,第一季里老牌的小品队伍只有辽宁民间艺术团,开心麻花是舞台喜剧的老牌子,白眉工作室做的是喜剧影视剧和舞台喜剧,贾玲虽然上过几次春晚,但是去年的女汉子才算把形象立住,高晓攀、乔杉修睿都是在喜剧爱好者领域里的名人。但他们的作品风格和受众群体都是80后、90后。经过两年的“洗用户”,根据艾漫数据中心2016年9月份的一份报告,喜剧类综艺节目的手中,85后占86%,专科以上学历人群占77.2%。

我们采访了东方卫视,它是《笑傲江湖》和《欢乐喜剧人》的播出平台,今年还研发了情景喜剧节目《今夜百乐门》、话题喜剧节目《笑星闯地球》,明确提出“喜剧矩阵”。他们的诉求是利用喜剧题材还是综艺里的“蓝海”,保住一线卫视的地位。因为电视广告投放犹如山顶积雪,基本不覆盖到中间位置,所以要生存必须挤入一线集团。还写到“创业小能手”孙闻,他善于审时度势,带领后期公司向前端延伸,与北京卫视合作《跨界喜剧王》,让公司进入了能够全案制作一档投资上亿的综艺节目的俱乐部,估值翻了3倍。

今年你为什么会焦虑(今年我们笑什么)(4)

东方卫视制作的场景喜剧综艺秀“今夜百乐门”剧照

季播综艺喜剧这个新渠道,还给了新人扬名的机会。两季《欢乐喜剧人》里潘斌龙崔志佳和乔杉修睿都属于面孔陌生、实力很强的组合,其实他们都来自于一个电视栏目《爱笑会议室》,那个节目虽然在喜剧迷里有口碑,但收入太少,几个人逐渐离开去演舞台喜剧和网络剧谋生。这一次在高收视率的节目里,终于被更广范围内的观众所熟识。叶逢春和马朋是去年春晚语言类节目的热门话题,他们因为参加《笑傲江湖》而被电视喜剧圈认识,有机会进入春晚节目的选拔,在此之前,两个人已经在夜场里演了十几年的小品。

已经成名的团队,用季播综艺树品牌,培养梯队。开心麻花上过几次春晚了,可红的是郝建这个角色,在综艺喜剧的舞台上,艾伦、常远、王宁陆续保持着曝光度。贾玲成立大碗娱乐之后,也把张小斐推成一姐,喜剧综艺里多了很多表演机会。团队标签也在这个舞台上通过密集的门派比武和演出输出给观众。贾玲的合伙人,编剧孙集斌跟我说,长期磨合的团队一定比单打独斗临时凑成的搭档表演质量高,因为有默契,审美趣味相投。更理想的状态是形成稳定的风格,那证明团队已经很成熟了。

辽宁民间艺术团、开心麻花和德云社是人丁兴旺的大门派,从前只认识他们的头牌明星,可频繁的上喜剧综艺让他们的表演风格也给人留下了印象。潘斌龙在接受本刊采访的时候就说最大感受是各大门派在切磋武艺“大家都能看出来,这个包袱是开心麻花的,这个一看就是德云社的包袱,这个是《爱笑会议室》的。”

今年你为什么会焦虑(今年我们笑什么)(5)

贾玲(右)和陈赫(左)的小品《你好,李焕英》取材于贾玲的真实经历,网络点击接近7亿。

有了新渠道,小品演员多了展示舞台,我们就能说小品复兴了甚至“中国喜剧元年”吗?这件事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它不是一个线性逻辑。宋丹丹有句名言:“喜剧不好走,我估计你们走不长。”从小品创作规律来看,周播频率对演员和编剧的消耗非常大。

即便对于剧本积累丰厚,配合默契的沈腾马丽组合,都吃不消。马丽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决赛那一场,直到节目录制之前两个小时,剧本还没出来,幸亏是最后一个表演,他们用这三个小时改出了剧本。

小品名作《不差钱》的编剧尹琪,给辽宁民间艺术团上央视春晚写过7年剧本,他认为,好作品再天马行空都是要有一个真实事件做底子的,再加包袱,周播频率很多时候只能靠灵机一动。这一轮综艺热里,他只给老搭档宋小宝写了剧本,主业早就转向导演影视剧。孙集斌也强调,刚开业的大碗娱乐不是一个演小品的公司,而是做关于喜剧的一切。那些在综艺喜剧舞台上红起来的新明星们,也很快进了剧组,或者演出舞台喜剧了。

今年你为什么会焦虑(今年我们笑什么)(6)

贾玲公司的合伙人、喜剧编剧孙集斌

靠喜剧吃饭的行内人比吃瓜群众们对这轮综艺热谨慎多了,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以此为阶梯通向成熟的影视剧、戏剧市场。一个节目的生命周期大约是四季,如果想在综艺市场上把喜剧题材持续下去,制作公司和电视台都得找到可操作性的机制。喜剧小品能不能形成行业,综艺喜剧是不是一个常青的生意,这才刚开了个头。

原标题:焦虑的时代,今年我们笑什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