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龙高手中龙种类设定(梦工厂的未来在何方)
在中国市场上,《驯龙高手》于三月一日上映,时隔九年,从当初的的2010年到现在的2019年,岁月飞逝,但是故事却仿佛发生在昨天。
2010年,《驯龙高手》横空出世,标志了一个系列的开始,维京人、航海、飞龙,这是电影史上的重要元素,但也是几乎烂大街的元素。可《驯龙高手》却让这些元素涅槃重生,塑造了一个经典故事。
而《驯龙高手》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电影《驯龙高手》背后代表的是“梦工厂”的生产模式。纵观整个动画电影历史,“梦工厂动画”拥有的众多IP如《功夫熊猫》、《怪物史莱克》、《驯龙高手》、《疯狂原始人》、《马达加斯加》系列等,无一不是经典。那么,像“梦工厂动画”的成功究竟有怎样的秘诀呢?
一、酒香不怕巷子深,千锤百炼出剧本
梦工厂动画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出色的剧本构建。优秀的艺术作品之所以可以成为经典,除去鲜明色彩、拍摄手法之外,就是剧本的故事性、深度与广度。
而“梦工厂动画”很明显就展现了这一点,《怪物史莱克》从传统的童话故事伊始,明确了心灵美更甚与样貌的事实;《功夫熊猫》则是通过中国的功夫元素,借用胖大熊猫阿宝的视野凸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己关系的主题;《驯龙高手》则更是这样,人人皆有梦想,人人都渴望远方,《驯龙高手》用九年岁月,让我们在畅想成为龙骑士,翱翔于星河中领略了成长的含义。
以上的这些作品仅仅是梦工厂的一小部分,可就是这一小部分我们却一叶知秋,清晰地展示了梦工厂善于从一个简单故事中引出庞大主题的表现手法。而这就得益于剧本的故事性与思想的广度。
不过,梦工厂动画之所以成为经典,故事性强的剧本当然是很重要的因素,但却不是唯一因素。“梦工厂动画”剧本的好,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故事性引人入胜,梦工厂将社会上流行的正能量元素同传统故事相结合,从而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而另一方面是梦工厂故事可以准确无误把握观众情绪的共鸣,将观众的笑点和泪点在故事中杂糅,伴随剧情的一步步展开,观众的情绪当然就会随之而起伏。
紧接着就是在有了好的故事以后要寻求好的导演,做到作品的完美无缺,好的故事加上好的导演,当然就会出现好的作品。这不过就是一加一不等于二的简单道理。
二、精雕细琢出真知
梦工厂成功的第二个因素就是在动画制作方面的“精工细作。”众所周知,要制作一部经典的动画作品,除去前期的准备工作以外,后期的制作也非常关键。而动画制作方面最烧钱的往往也就是这后期制作方面,有许多优秀作品本身故事性很强,但是由于经费和技术问题,在动画制作方面粗制滥造,从而没有办法发挥出一个好故事应当取得的效果。
而且,相比于动画作品的故事性,好的制作水平在如今互联网的时代显得更为重要。毕竟,动画作品说到底是给孩子观看的,作品有深度当然好,可是更要看的是能不能抓住未成年人的眼球。2015年,国产动画《大圣归来》迎来了空前好评,但是许多的业内人士却评价《大圣归来》仅仅是在动画制作方面达到了好莱坞水准,在作品故事性方面却有所偏差。(绝对没有黑《大圣归来》的意思,只不过在作品叙事结构上真的需要有所提高。)
而梦工厂却在动画制作方面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是剧本,另一方面就是梦工厂动画高超的技术水平。世界上第一部3D动画《玩具总动员》由当时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现在的皮克斯动画制作完成,从此开启了3D动画的元年。虽然皮克斯并不是梦工厂,但是在电影技术的借鉴作用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梦工厂同样可以作为3D动画的代表之一。
其次就是梦工厂的制作态度,技术优势是前提,制作是否用心是关键。可以说梦工厂的每一部作品在细节方面都达到了“一丝不苟”的地步,《功夫熊猫》中,阿宝的身体不是简单色块堆积,而是如同真动物一般的毛皮质感,显著具有中国风的背景结构;《驯龙高手》中关于龙在不同情感背景下面部细节、瞳孔变化,以及对于主人公脸部的汗毛处理等,这些都体现了梦工厂制作的“精工细作。”
三、实践出真知。
梦工厂成功的第三个元素就是创新,实践出真知,可以说梦工厂的动画制作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地尝试把传统故事和时代新风相结合的过程。从一开始在《怪物史莱克》中,当史莱克未能够将公主吻醒之后的连环巴掌,到《功夫熊猫》中的美国文化同中国元素的结合,其实都是梦工厂创新的表现。
创新,尤其是文化作品的创新,虽然长久以来一直在讲,也一直在提,但是真的运用到实践中,打破传统艺术结构的桎梏却是非常艰难的。做到这一点,不单单要靠一家公司的努力,更要看社会整体环境的发力。
在动画制作方面,我们不可否认,美国始终走在了我们的前头,从最开始《玩具总动员》的配音演员崩溃喊出:“我不知道在给什么东西配音!”到如今的《驯龙高手》,我们看到的是整个美国动画的开拓精神。
虽然前面我们一直在讲述梦工厂,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在整个美国的动画体系中,并不是作为一家独大的执牛耳者,甚至连巨头都做不到。不管是在IP打造还是作品的制作水平,梦工厂比起迪士尼、皮克斯这样的公司来说,还是有着不小的距离。
可以说,虽然梦工厂算得上是美国动画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真正的执牛耳者还是要数迪士尼。
可以说,迪士尼的动画一直是伴随着美国的社会发展而同步成长,如果说在1937年上映的《白雪公主》还是停留在二战前对于男女平权的懵懂理解,在1991年上映的《美女与野兽》就可以看成是女权主义的代表。从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动画作品到注重音乐表达到注重3D特效,唯一不变的是对时代需求的感悟。
在2016年,由迪士尼影业上映的《疯狂动物城》一经上映就引起了全世界的激烈讨论,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高回报,并且还包揽了包括安妮奖在内的六项国际大奖。之所以《疯狂动物城》可以取得这样的成功,我想除了作品本身的优秀以外,同样还和其中借助动物对于种族主义、男女不平权等问题的辛辣讽刺密不可分吧。
而单指3D动画产业,就我而言造诣最高的恐怕还要数皮克斯,玩具、超人、赛车、海底“总动员”系列,加上《飞屋环游记》、《头脑特工队》加上2018年姗姗来迟的《寻梦环游记》可以说皮克斯是真的做到了那句“想让你哭,你就哭;想让你笑,你就笑。”我们都知道,环境铸就人生。梦工厂处在在这样的一个满是创新的大环境下理所当然的拥有了作品创新的土壤。加上迪士尼这样的产业巨头,皮克斯这样的作品巨头,在外部的压力之下,梦工厂当然会激发出应有的创造力。(注:梦工厂动画隶属于美国环球影业,而皮克斯则是迪士尼旗下公司。)
四、网络时代,梦工厂能否度过危机
前面我们分析过了梦工厂成功的原因,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推动梦工厂走向成功道路的原因却又成为了阻碍的因素。可以说梦工厂动画本质上其实可以归结为一个简单的方程式:情怀 特效 色彩=票房。
这样讲当然有失偏颇,可这就是很大一部分人对于梦工厂的一贯理解。而事实上也是这样的,不管梦工厂怎样的接地气或者是开拓创新,情怀的确是占据了梦工厂非常大的篇幅。长此以往下去,当大量注重“情怀”的电影在观众中充斥的时候,难免就会审美疲劳,市场无力的情况。
其次,就是梦工厂动画的投入,前面分析到,梦工厂动画的制作过程非常的繁琐,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资,这么一来,每一部电影对于票房的要求就很大。且梦工厂也不同于其他的动画巨头王国。以迪士尼为例,迪士尼拥有一系列的经典IP,已经完备构建了一个IP的商业王国。虽然同样是由动画起家,可却收购了漫威、二十一世纪福克斯等影视公司,实现强强联合,如今的迪士尼已经实现完美转型,成为了影视界的一方巨头。反观梦工厂的确也拥有众多IP,但IP商业化之路却不完善,公司盈利依旧依赖于电影票房,如果电影票房一旦发生滑坡,很有可能为梦工厂带来的就是灭顶之灾。
具网络资料显示,梦工厂动画已经连续亏损达到五年以上,在2014年梦工厂动画净亏损为2.342亿美元,2013年是2.043亿美元,仿佛是时代在表示梦工厂的不合时宜。
五、梦工厂应该何去何从
那么,面对上述情况,我们发现梦工厂的罪魁祸首好像是其一丝不苟的制作方式,与IP周边的疲软无力。那么面临这样去情况,梦工厂应该如何办呢?是要迎合二十一世纪时代的需求走上快餐化的道路吗?
其实我个人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梦工厂遇到的冲击只不过是同类产品过多罢了。但电影不同于其他的产品,电影首先是艺术,其次才是商业。什么是好的作品,如何欣赏好的作品,是观众需要思考的问题,而作为电影艺术的提供方要做的其实就是提供优秀作品。
就以中国电影市场为例,之前我们欣赏美国大片,而现在优秀的国产电影同样让我们赞不绝口,这是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作品本身的提升,当我们是身边缺乏优秀作品的时候,我们可能转为外部去寻找优秀作品,而当优秀作品回归到我们中间的时候,我们会去欣赏它。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地预测梦工厂受到的冲击是暂时的,在这种时候,更加应该不忘初心,继续提供好的作品,就像我们需要吃饭一样,真正的好作品永远就是那一碗平淡无奇却又必不可少的白米饭。
不过对于梦工厂来说,梦工厂面临着一个另外的问题,同样也是整个动画市场的问题,就是未来的动画制作模式是什么?纵观整个世界市场,动画制作好像陷入了两个模式,就是日本和美国模式。虽然这两种模式实质上相互联系,但是呈现在观众眼中却是一片泾渭分明。
日本模式更多展现的是动漫事业,是平面化的表达方式,除去像《海贼王》、《火影忍者》、《死神》这样的三大国民动漫,还有像《蜡笔小新》、《哆啦A梦》这样的幼儿漫画,更不要说像宫崎骏先生这样是十年如一日的动画创造者,《起风了》、《红猪》、《千与千寻》等都可以被称为是动画事业的常青树。
而美国模式则更多的是对于3D立体的表达,似乎一说起美国动画就会天然带有一个3D标识。尽管我们都知道,日本动画不乏3D表达,而美国动画也不缺乏平面化的表达方式,但是标签却好像根深蒂固一样,难以逾越。面对这样的情况,长久以后,难免会出现观众的审美疲劳。从当初的《玩具总动员》开创了3D动画的标签以后,这个标签就一直和美国动画如影随形,这对于梦工厂在内的皮克斯、迪士尼、派拉蒙等都是考验。可以说在技术方面已经又一次进入了一个瓶颈,未来的市场有谁可以执牛耳,就要看有谁可以在这个方面有所突破,如同逆水行舟一样,落后就会淘汰。
像这次的《驯龙高手》,观看影评基本上是两极分化,一方面是有人评论是一个“完美的结局。”而另一方面,批评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
原因就在于:《驯龙高手》的时间跨度过长,缺乏后继作品,导致不同时代的观众难以共鸣。喜欢的有很大一部分是死忠粉,而追求视觉盛宴的路人难免感觉差强人意。
而日本就不一样了,日本的漫画拥有连载的传统,拥有不同时代的观众作为后盾,而在电影方面,以宫崎骏老先生为例,对于制作和导演的IP打造同样有灵活的运用。可以不客气的讲,宫崎骏老先生就是票房担当。
而在美国,尤其是梦工厂还有一个短板,那就是IP的运用,我们都知道“二次元”一词,二次元已经成为了一个区域文化的象征,这是日本动漫产业带来的收获。而反观美国,迪士尼虽然没有像日本一样建立一个属于动画事业的文化圈,但是迪士尼乐园却是到处生根发芽,并且迪士尼已经走向了多元化发展,可以说转型成功。而梦工厂长期以来对于IP的运用不完善,周边产品没有办法成为营收的支柱,导致梦工厂不得不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票房,这是梦工厂在未来不得不想办法克服的现实。
六、多元文化,多元创造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联系交流不断加强,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文化发展也不一样,面对这样的情况,可以说近些年来美国电影陷入了一个左右为难的境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美国大片在欧美不受欢迎,而在亚太地区却得到了热卖。或者是在欧美大受欢迎,在亚太地区却观众寥寥无几。这就是因为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水平的审美导致的,世界联系越来越加强,差异化也就要显现了。
面对这种情况,梦工厂在以后必然不可能仅仅考虑一个地区的审美,而要突出多元化。可要在一部影片中突显不同地区的文化显然不可能,所以梦工厂不妨尝试在以后的创作中投其所好,选择不同是市场创作迎合不同观众的影片。比如说梦工厂的著名动画《功夫熊猫》,我们都知道《功夫熊猫》是一部将传统的中国元素同西方价值体系相结合的电影,但是我们在观看的时候除了为里面的功夫元素拍案惊奇以外,难免会有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感觉这样一部中西结合的电影说不出的怪异。其实这就是一种忽视了不同民族之间对于文化不同理解的表现。
有这样的一个概念叫做“腾笼换鸟,”是指过去变戏法的时候,可以在不改变笼子的情况下,悄无声息的把笼子里面的鹦鹉换走。而在现代产业结构中,“腾笼换鸟”这个概念也可以代指在不改变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的情况下,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而对于梦工厂来说,就要面对这个问题,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千奇百怪、各有特色,梦工厂必须要以自己所擅长的部分为契机,和世界上的文化相联系,生产真正的雅俗共赏的作品。就像是将梦工厂看成是一个几乎百搭的内核,来和不同的配件搭配。同时梦工厂的特色有不可以丢弃,对于一家公司来讲,最重要的不是一时半会儿的盈利收入,而是公司长久以啦积累的企业文化,用梦工厂独有的开拓创新,精工细作的企业文化和世界各地的特色文化相联系,生产的,必然就是受欢迎的影片。
生产观众喜欢的内容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牢牢把握市场痛点。电影市场有一个特殊点就是时效性,这里的时效性不同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时效性,是指电影市场观众的胃口是有迹可循的,当一段时间的商业片比较多时,观众就会转而寻求小清新的文艺片。而当文艺片比较多的时候,观众又会渴望一部视觉盛宴的商业片。梦工厂需要准确无误的把握到市场的痛点,在观众有所需求的时候进行生产。对内做到转型,开拓创新;对外寻求迎合市场,相信梦工厂现在面临的情况当然迎刃而解。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我们是热爱学习的团伙,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亨哼阵地”。我们一起交流学习。学无止境,回首处,道在咫尺天涯。逆水行舟,留恋处,谁言心有方寸。
文/叨叨东
亨哼阵地(ID:hengpaper)
用创业者与公司人的视角探索行业与商业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