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双提升测评工作(四化双评创新服务效能)

□本报记者曹相飞通讯员张守正王静会,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开展双提升测评工作?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开展双提升测评工作(四化双评创新服务效能)

开展双提升测评工作

□本报记者曹相飞通讯员张守正王静会

“四化双评”,“四化”指的是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群众信息化、为民服务全程化、服务效能公开化;“双评”指的是基层党组织评星晋级、党员评星争优。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吴刚说:“邓州市‘四化双评’工作是结合从严治党和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运用‘互联网 ’思维,借助‘大数据’的力量推进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工作取得的新突破,顺应了信息化这个时代发展的大势,很好地贯彻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改革精神,贯彻了省委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的要求。”

2015年底,邓州市创造性地探索推行“四化双评”工作机制,把“互联网 ”融入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形成以网格为基础管理单元,村(社区)为服务窗口,乡镇和职能部门为协同办公主体,监督考评部门为效能监察主体,市综合服务信息中心为技术支撑主体的信息化社会管理体系,创新了群众工作方法,有效破解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升了基层党建和社会管理水平。

——“网格化”搭建基层治理新平台。邓州市以地域为依据,在全市28个乡镇(街区)的626个村(社区)共划分网格7000余个。建立健全包村联络、联系服务群众、管理考核等机制。工作中,每个网格确定一名网格长,设立党支部(党小组)、理事组和若干网格员,农业、电力、民政、公安、工商等部门将人员下沉网格,乡镇(街区)机关人员包村联格,村(社区)干部分包网格,“点对点”为群众服务、化解矛盾,形成市、乡、村、网格四级联动的工作体系,实现了无论在网格中的任何一个节点出现社会治理突发事件、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问题,都能做到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协同处理。在全市精准扶贫工作中,通过网格化运作,在较短时间内就对全市89个贫困村、10252个贫困户、30673个贫困人口进行准确定位,为脱贫攻坚提供了第一手详实资料。

——“信息化”缔结干群关系新纽带。依托网络,全面采集网格内人、地、事、物等信息,建立了市级综合服务平台、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有条件的村(社区)建立网格服务点,构建以网格为基本单位的基础信息“大数据”库,形成市、乡、村三级上下联动、资源共享、方便快捷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将党务服务、政法综治、信访维稳、劳动保障、惠农政策、网格负责人信息等向群众公示。办事群众可就近到所在社区网格申请办理,有效将公安、民政、计生、人力和社会保障、工商等部门网上办理事项延伸到群众家门口。目前,正在推行的手机APP,使上报信息、服务群众和对网格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更为方便、快捷、全面,充分发挥了信息平台的管理和服务功效。

——“全程化”畅通为民便民新渠道。群众办事就近到所在村(社区)服务站提出申请,网格信息员直接受理初审,将群众办事服务事项所需身份证、户口簿等信息材料一次性扫描上传至系统平台,逐级上报至乡镇服务中心、市相关部门审核审批;各部门工作人员通过系统网上比对、协同办公,从事项受理到事项办结,每个办理环节系统自动向群众发送短信提醒,及时反馈告知办理进程,实现网上申报、审核、审批和结果的一次性告知,让信息和干部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使群众不出村(社区)就能办理相关事项。目前,邓州已有634个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接受群众办事申请10万余件,办结8.4万件。

——“公开化”打造阳光监督新途径。把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与纪检监察机关、党委政府的门户网站、党员群众手机等对接起来,把部门职责、办理责任人、办事流程、办理时限等在网上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办事过程中延期、超期、违规操作等问题,信息平台直接亮出“黄牌”“红牌”,提交市委政府督查室、市纪检监察部门进行督导问责。同时,群众对整个服务过程可以随时点击评价,网管及时收集反馈,督促有关部门改进服务群众的方法,提升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

——“双评”激发干事创业新活力。以“四化”建设成效为主要标准,把“双评”作为系统性的激励机制来建设,党组织、党员均划分为五个星级来争创。三、四、五星级村(社区)每年分别可申请数额不等的发展项目,村干部每月绩效报酬分别给予较高奖励。用“双评”的“指挥棒”引领党组织和党员把思想和行为落脚在推进“四化”建设,提升党建和社会治理水平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