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与梅州的关系(为什么梅州周边地区的人都叫兴宁人为)

作为兴宁客家人,在兴宁以外的地区,当你和其它周边地区的客家人打交道时,或许不少人经常能听到对方调侃说兴宁人“兴宁拐”,但却鲜有人知“兴宁拐”是什么意思。

那么“兴宁拐”一词又是怎么来的,下面就一起来了解民间流传一些下关于“兴宁拐”含义的由来。

兴宁与梅州的关系(为什么梅州周边地区的人都叫兴宁人为)(1)

“兴宁拐”流传说法一:

兴宁人向来商业意识浓厚,爱自命精明,梅县人唔服,就上兴宁去,走到卖青蛙欸摊子前,挑挑拣拣,装出个砍价欸样子,就学兴宁口音话:“汝拐氐冇肚脐,便宜滴。”

兴宁人回话:“蛮话吾拐氐冇肚脐?!”

梅县人:“看下,只只拐氐都冇肚脐!”

兴宁人:“当然有啊,兴宁拐氐只只都有肚脐!”

梅县人大笑:“拐欸有肚脐么?”

兴宁人始知上当,但也不改其自命精明个面欸,只好自嘲话:“都话涯兴宁人调皮,梅县人更是调皮入骨哦。”

从此,兴宁人调皮,梅县人调骨,兴宁拐氐冇肚脐的笑话就传开欸。拐氐,应该是源自于谐音,梅县人说的个滴,指的是那、那里,兴宁人说法是介滴,因兴宁人士的口语习惯于卷舌,在梅县人听来就成拐氐,拐哩的意思也一样,就是介里,这里、那里的意思,听起来象拐哩,久而久之,以讹传讹,拐氐,拐哩就成了兴宁人的代名词。

兴宁与梅州的关系(为什么梅州周边地区的人都叫兴宁人为)(2)

“兴宁拐”流传说法二:

兴宁地区人多地少,加上土地贫瘠,所以做小生易,走江湖的很多,自古有无兴不成圩之说。由于常年在外与人打交道,自然见多识广,出门在外为了求生存,求发达,其中跳跶之人跳跶之事必然很多,不足为怪,也正因有这帮跳跶之人跳跶之事出现,故外县人引申比喻兴宁人像拐里,剝得皮都晓跳。

"兴宁拐”的来历,一般认为是由兴宁口头语引申而来。比如有人来问张先生在奈里呀?被问人会马上回答。在介里,介里,拐里谐音也,因兴宁人普遍对这里那里都使用介里语音,所以后来外县人就戏称兴宁是拐里之乡了,兴宁人也变成“兴宁拐”。

此外兴宁以塘,陂为地名的也不少,如新陂,坜陂,泥陂,叶塘,大塘,甘塘等,陂塘是拐里生存之地,故外县人也讲兴宁是拐里的故乡。

兴宁与梅州的关系(为什么梅州周边地区的人都叫兴宁人为)(3)

相信不少客家人总算明白了“兴宁拐”是怎么来了吧,不知道的那就告诉身边的亲朋好友吧!

文中部分字词使用客家话读音,拗口或不懂字词建议使用客家话阅读。

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