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耳剂正确使用顺序(如何正确使用滴耳剂)

滴耳剂正确使用顺序(如何正确使用滴耳剂)(1)

滴耳剂是可直接滴耳而发挥局部治疗作用的制剂。一般起到抗菌、消炎、清洁、消毒、止痒、收敛、润滑等作用。

常用的滴耳剂有三种:

1.用水来溶解药物而制成滴耳液

此药液作用缓和,但穿透力差,不适用局部糜烂、化脓等症状。

2.用乙醇来溶解药物而制成的滴耳液

此药液杀菌和穿透作用强,但有刺激性。用于鼓膜穿孔时常引起疼痛。

3.用甘油(或丙二醇)溶解药物而制成的滴耳液

此药液作用缓和、疗效持久、并有吸湿性,但穿透性差,而且使用时易使患处堵塞。

你会用滴耳液吗?

用药前要清洁双手,用棉棒轻轻清洁外耳,轻拭耳道内分泌物。

如滴耳液为混悬液时,用前要摇匀后再用。

用药时患者采取坐位或卧位,头部应侧倾(或身体侧卧)偏向健侧,患耳向上。

轻拉耳廓,充分暴露耳道。对于成人:可抓住耳垂轻轻拉向后上方(使耳道变直);对于儿童:则抓住耳垂轻轻拉向后下方(因儿童外耳道短而直)。

按规定剂量将药液滴入耳内,轻压耳屏,使药液充分进入中耳。注意不要将滴管或药瓶触及耳道内壁及边缘,以免污染瓶内药液。

用药后,应保持原姿势5~10秒。用干净的药棉置于耳部,侧头将流出的药液擦净。如说明书上有注明则在滴耳后使用药棉塞住耳道。

如需要,滴耳后,5分钟可换另一只耳朵,用药方法同上。

耳浴也是滴耳液常用的使用方式,患者取侧卧位,外耳道口向上,滴耳时牵引耳廓的方式同一般使用方式。将滴耳液滴入外耳道,并尽量充满外耳道,取此种体位静置十分钟,而后变换体位,将药液倒出来,即完成一次耳浴。

小贴士

滴耳后如产生灼烧感或疼痛时间较长(几分钟)时,应停止用药,并找医生咨询,必要时更换药物。

滴完药后,应将药瓶盖好,按说明书要求贮存。

如药液生霉、变质或过期失效,不得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