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邓小平语言风格的同与不同(毛泽东和邓小平语言风格的同与不同)
开国元勋毛泽东和邓小平是中国近现代史以来的两个伟人,是共和国两代集体领导核心,两人承前启后,奠定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
关于他们的历史功绩,已经有太多太多的文章和书籍,再多再美的文字都无法详细描述他们的伟大。
食堂在认真拜读经过他们亲自审阅改定的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文选》后,忽然发现,两人的语言风格,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也有差别之处。
毛泽东和邓小平
一、相同处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唯物主义思想家,信仰一致、抱负一致,因此,整体思想上,两人出奇的一致。
他们都是心怀百姓、亲民爱民、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因此,他们的语言中都充满了对人民的挚爱。
比如,毛泽东曾说,只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邓小平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除此之外,两人在语言表现形式上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01、通俗易懂1938年10月,毛泽东在《论新阶段》报告中指出:
“洋八股必须废止,……教条主义必须休息,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毛泽东认为,文章、语言必须要让老百姓看得懂,听得懂。
因此,毛泽东的文章大多都通俗易懂,没有故作高深、矫揉造作、无病呻吟、脱离实际。
基本上只要识字,都能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具体的深意,则需不断地深刻研究,才能领会)。
比如,在这个要求下,毛泽东的文章和语言有个突出特征,他能娴熟地运用成语、名言警句和俗语等这些普遍性很强的语言要素。
《毛泽东选集》总共有4卷、100多万字,总共引用了2000多条成语、名言和俗语。
差不多平均500字就会引用一条。
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名言和俗语无疑让他的文章和语言变得更加轻松、活泼、易懂。
比如,毛泽东在论述如何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时,他用了一句俗语——“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不仅风趣幽默,而且格外形象易懂。
同样,邓小平那句名言“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也是出自四川的一句俗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正是这些大量的民间俗语,让他们的语言更加接地气、让普通人仅凭文章、语言就能领略他们的良苦用心。
02、自信有力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一个自信自豪、意志坚定的人,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在他们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不知经历了多少艰辛困阻,不知面临多么严峻的恶劣形势,战胜了多么强大的敌人。
可他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他们都不会沮丧,而是鼓舞斗志,怀着必胜的决心、信心,向着远大的目标继续前行。
这样的经历,导致他们的文章和语言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催人上进。
毛泽东和邓小平
比如,毛泽东在论述共产主义的优越性时,曾说:“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
邓小平也是如此,在当年经历最困难的时候,邓小平曾说:
“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人穷志不要短,越到困难的时候,越要有志气。”
在坚定改革开放时,他自信满满、斗志昂扬地说:“我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对自己的发展充满信心。”
03、与时俱进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根据中国社会现实情况,提炼出大量富有时代气息的新词语。
比如,毛泽东语言中经常会出现“农会”、“土改”、“三三制”等新词语。
邓小平语言中也经常出现频繁出现“三步走”、“两手抓”、“经济特区”、“共同富裕”等新词语。
其中很多词语都是他们首次发明或改编的,充分体现了时代性气息的新词语。
(事实上,毛泽东发明了500多个成语,被成语词典系统录用的就有416个之多)
毛泽东在会议上
二、差异性当然,由于出身环境、生活阅历、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毛泽东与邓小平的语言风格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毛泽东博览群书,非常喜欢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了自己别具特色的语言风格。
从文采上看,毛泽东被誉为中国古典诗词最后的高峰,毛泽东本人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诗人。
他的很多语言,具有非常高的文学水平,甚至很多语言就像古诗一样,美得沁人心脾。
(食堂在看《毛泽东文集》时,经常感觉自己是在读他的诗集)
而且,毛泽东非常擅长运用多种语言方法和技巧,在他的文章中,他能熟练地作用20多种语言方法和技巧。
每种技巧,信手拈来,水到渠成,宛如天成。
(其实,抛开《毛泽东文集》蕴含的政治智慧、军事智慧,仅在文学性上,读者都能学到很多东西,老实说,食堂本人在写文章时,就从《毛泽东文集》借鉴、学习了很多手法,当然,水平有限,没有学到家)
博览群书的毛泽东
而邓小平比毛泽东年轻了11岁,16岁就到法国勤工俭学。
因此,与毛泽东相比,他受中国古典文学熏陶要少一些,受西方文学、语言影响大一点。
相对来说,邓小平的文采是不如毛泽东的,显得更加直白。
除此之外,两人最大的不同主要有两点:
01、语言形式毛泽东擅长使用长、短两种句式,长短并用,融会贯通,信手拈来。
毛泽东使用的短句,简短有力,言简意赅,比如,“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等名句,都是其中的典范。
毛泽东在使用长句时,逻辑缜密,精确全面。
毛泽东最让人击节赞叹的长句应该是《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中的名句:
“美国白皮书和艾奇逊信件的发表是值得庆祝的,因为它给了中国怀有旧民主主义思想亦即民主个人主义思想,而对人民民主主义,或民主集体主义,或民主集中主义,或集体英雄主义,或国际主义的爱国主义,不赞成,或不甚赞成,不满,或有某些不满,甚至抱有反感,但是还有爱国心,并非国民党反动派的人们,浇了一瓢冷水,丢了他们的脸。特别是对那些相信美国什么都好,希望中国学美国的人们,浇了一瓢冷水。”
这句话长达160多字,结构严谨,顺序得当,表意清楚,一气呵成,丝毫不觉得啰嗦,是长句的典范。
会议上的邓小平
而邓小平的语言则以短句为主,很少有毛泽东这样的长句。
邓小平本人曾说:“我的话很短。”
他向来都主张“不开空话连篇的会,不发离题万里的议论”。
邓小平在开会时经常开门见山地说:“我讲几点意见。”
开会结束前,他会用“我就讲这么四点意见。”结尾。
因此,邓小平的语言简短有力,较少使用过多的方法和技巧,通俗明快、雷厉风行、直抒胸臆。
比如,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对待国际局势应采取的对策时,只用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12个字,就在复杂的形势下,形象、准确地提出了应对之策。
这种语言形式上的差异在《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文选》篇幅上体现得特别明显。
《毛泽东选集》总共有159篇文章,大概108万字,平均每篇约6700字;
而《邓小平文选》总共有222篇文章,大概85万字,每篇平均3800余字。
毛泽东的文章每篇平均比邓小平的多了近3000字。
02、语言内涵毛泽东的语言很多时候都比较含蓄婉转,给人留有余地和思考的空间。
比如,为了阐述“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个道理,毛泽东委婉了引用了《西游记》孙悟空和铁扇公主的故事,说道:
“铁扇公主虽然是一个厉害的妖精,孙行者却化为一个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心脏里去把她战败了”。
而邓小平工作作风雷厉风行、直抒胸臆,大刀阔斧。
比如,邓小平在强调“中央要有权威”时,就直接了当地说道:
“各顾各,相互打架,相互拆台,统一不起来。谁能统一?中央!中央就是党中央、国务院。”
结语、当然,我们在肯定毛泽东语言文采飞扬,并不代表邓小平就没有文采;
我们说邓小平雷厉风行、通俗明快,并不是说毛泽东的语言就晦涩难懂。
只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他们的语言风格也有着明显的个人色彩。
食堂本文也绝没有品头论足、比较高低的意思,语言风格本来也没有高低之分,只是个人特点不同的具体表现。
1975年,毛泽东和邓小平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历史伟人,他们的语言都能启发后人,是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食堂强烈建议大家有时间,找出他们的著作,认真阅读,从这些精神财富中,领略两位伟人的不同风采。
食堂水平有限,只是写一些自己的心得,一家之言,不足挂齿。
俗话说,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林黛玉,你更喜欢哪种呢?或者,你会阅读哪种多点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