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体验与感悟(春暖花开话清明)
为什么说清明是一个节气呢?
因为节气,是对时令而言的。时值清明,太阳刚好位于黄径15度,一般在每年的4月4号或4月5号交节。
二十四节气客观地反映了我国一年四季的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故“七十二候”说:“清明初候,同始华;二候,田鼠化为牡丹花;三候,虹始见”。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的大忙季节。劳动人民根据节气安排农耕,故清明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为什么说清明又是一个节日呢?按照《国语》的解释:“四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平巽,巽日洁齐,清明取明洁之义。俗为民间扫墓的节日”。这可能就是对清明也是节日最具权威性的解释吧!
事实的确如此,清明时逢阳春,桃红柳绿,春光明媚,草木萌动,生机勃勃,代替了草木枯黄和满目萧条的冬季景象。所以,古往今来,赞吟清明的诗篇特别多!
但是,我们应该明白:节日和节气是不同的。节气是时序的标志,而节日却包含着某种风俗和纪念的意义。二十四节气中,俗演为节日的只有清明。那么,清明又是怎样演变为节日的呢?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据此推算,寒食在清明前两日,因为寒食和清明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的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区分了。所以,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把清明和寒食并称。
二、清明习俗
在古时候,每到清明佳节,人们有禁火寒食、上坟扫墓、踏青春游、斗鸡、打球、荡秋千、放风筝等习惯。民间还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的谚语。可见清明“戴柳”也是习俗之一。
据说南方一些地区,清明前还要把水井旁边打扫的干干净净,并在井边上插上柳条,称为“井井有条”。或许“井井有条”的成语就是从这儿来的吧!
清明的习俗很多,除了禁火寒食、郊外春游、折柳插门等风俗外,这儿主要说说“扫墓”的有关习俗。
墓前祭祀祖先,谓之祭墓,或称扫墓。祭墓始于秦朝以前,寒食日扫墓是秦以后的事,到了唐朝才开始盛行。
《清通礼》上说:“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丰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由此可见,现在的扫墓,也称“添土”,是有其出处的,且扫墓的程序和内容,基本上与《清通礼》所描述的一样。
据《帝京景物略》记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烈坐尽醉”。这段描写古代清明扫墓的情景,是多么生动形象。
古代扫墓,是“尽思时之敬”;现在扫墓,亦是“寄托哀思”。我们不能把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作为封建迷信的东西任意摒弃!清明之时,我们去祖坟前清理一下杂草,在逝者的坟茔前洒上一壶清酒,到烈士墓前献上一束鲜花,以表达思念之情,尽生者的“思时之敬”,难道这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吗?
三、习俗禁忌
清明习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忌之事在民间有不同的说法。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幅员辽阔,各个地区风俗习惯也不一样。
例如“添土”,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坟墓的前后一般是不宜挖土取土的,这个说法源于风水学。
在山东即墨一带,有青年妇女“躲清明”的习俗,清明这天忌做针线活,要外出踏青、荡秋千。
有些地方刚过门的新媳妇,清明节这天要回娘家过。且有“三月三,姑娘要回娘家过,不然要死婆婆”的谚语。
而在山东临沂地区则恰恰相反,忌讳妇女在清明节这天回娘家,不然“会死公公”。
在山西的晋北地区,女子忌“上坟”,所以“上坟”是男子的事;如果女子去“上坟”,回家后要用烧剩的纸钱剪成门形,贴在门上化解。
诸如此类的习俗禁忌,毫无科学道理,自然属于封建迷信,应当摒弃!
面对几千年来形成的风俗习惯,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在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提倡移风易俗,文明祭扫,过一个文明简约,有意义的清明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