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普希金之死(诗人普希金之死)

01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个无论年龄大都耳熟能详的童话,是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作品。在这首叙事诗写成的童话故事中,一条神奇的金鱼为了报答渔夫的放生而满足他的愿望,渔夫的妻子却由于贪得无厌,最终重新回到贫穷的生活,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翻开普希金的画像可以发现,他皮肤微黑,嘴唇较厚,其实有着非洲的血缘。他的外曾祖父是喀麦隆一个酋长的儿子,战争中被奴隶贩子押送到君士坦丁堡售卖。后来被沙皇彼得大帝收为养子,伊丽莎白女王时期官拜上将,封为伯爵。

诗人普希金之死(诗人普希金之死)(1)

十八世纪最后一年,普希金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位官员、退伍少校。尽管已经家道中落,普希金还是从小便在法国家庭教师的管教下接受了贵族教育。他对于保姆讲述的许多民间故事充满浓厚的兴趣。八岁那年,他就开始用法文写作诗歌和小剧本。

1811年6月,普希金随伯父去彼得堡,考入位于近郊专为贵族子弟开设的皇村学校。在皇村,年仅12岁的普希金开始在同学中流传的手抄刊物上发表诗作。16岁那年,在中学考试中他朗诵了自己创作的《皇村怀古》,展现出超乎寻常的诗歌写作才能。

在皇村中学,普希金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的熏陶。1812年,俄法战争爆发,拿破仑率领61万大军攻入俄罗斯,双方伤亡惨重。在新任总司令库图佐夫指挥下,俄军主动撤离莫斯科,坚壁清野,切断对方的交通线,最终迫使饥寒交迫的法军溃退,俄军取得大胜。

在此期间,普希金激发起爱国热情,并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禁卫军军官,受他们的影响,逐渐产生了反对沙皇专制和追求自由的思想。

1814年7月,普希金第一次在杂志上发表诗歌作品《致诗友》,他的诗作韵文优美精巧,得到了广泛的赞赏。1816年,普希金加入了彼得堡的阿尔扎马斯社,这是一个代表当时进步文学倾向,反对保守和复古的文学团体。

02

1817年6月,普希金从皇村学校毕业,获得十品文官职衔,被派往外交部供职。不久,他写出歌颂自由反对暴政的诗篇《自由颂》,一经问世便以手抄本的形式在青年中流传,造成一定影响。

此后他还加入了与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有联系的文学团体“绿灯社”,接连完成了抒发反对沙皇暴政,渴求自由思想的散文诗《致恰达耶夫》和揭露农奴制度残酷,表达人道思想的诗歌《乡村》等著名作品。

这些作品在青年中广为流传,随即引起了沙皇政府的注意和不满,并且遭到当局的传讯。1820年,普希金被外派到俄罗斯南部任职,其实就是变相的流放。

普希金在南方游历了高加索山区、顿河草原和克里米亚等地,接触了南方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哥萨克的风土人情。他创作出长诗《高加索的俘虏》,成为后来很长时期内俄国浪漫主义长诗的典范。

诗人普希金之死(诗人普希金之死)(2)

在此期间,他还完成了《强盗兄弟》、《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等长诗以及《致奥维德》等许多短诗。在参观基希涅夫监狱后,备受与亲友分离痛苦的普希金写了短诗《囚徒》,诗中他以被囚禁的鹰自喻,表达出冲破束缚,追寻自由的渴望。

1823年,普希金开始创作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揭示了沙皇专制制度下俄国社会生活的种种矛盾和丑恶,这部小说成为俄罗斯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对俄罗斯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年7月,普希金被调往黑海沿岸的敖德萨,在总督沃龙佐夫的监视下供职。第二年,因为沃龙佐夫的密告,彼得堡下令将普希金押至位于普斯科夫省的父母领地米哈依洛夫斯克村,被幽禁在那里,由地方当局和教会监管。在那里,他完成了著名的叙事长诗《茨冈》。

03

1825年12月十二月党人利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病逝,圣彼得堡宫廷内部出现一片混乱的时机,发动推翻沙皇政府的起义。结果在早有防备的皇位继承人尼古拉一世调兵镇压下,起义最终失败。

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新登基的沙皇尼古拉一世赦免普希金,将他召回了莫斯科。

1828年,普希金在一次舞会上邂逅了贵族出身,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女的娜塔莉亚。她的美貌立刻让年轻的诗人怦然心动。第二年,普希金托朋友向娜塔莉亚的父母求婚。尽管他那时已经是大名鼎鼎,却被拒绝了。

诗人普希金之死(诗人普希金之死)(3)

心有不甘的普希金继续孜孜不倦地追求,终于如愿抱得美人归。1832年2月,32岁的普希金与19岁的娜塔莉亚在教堂举行了婚礼。

这桩让外人看来绝对是郎才女貌的完美婚姻,其实有着难以克服的隐患。天才诗人的美丽妻子对于诗歌和文学一窍不通,也毫无兴趣,因此夫妻两个在一起并没有多少共同语言。普希金写出新的诗篇喜欢先朗诵给娜塔莉亚听,妻子却表示:快拿开吧,我已经听够了。

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的娜塔莉亚乐此不疲的是,流连于灯红酒绿的舞会这样的上流社会交际圈。她习惯于享受奢华的生活,却对家庭的生计毫不操心。

另一方面,如同古今中外很多崇尚自由,激情四溢的才子一样,普希金也是一个生性风流的情种,他在爱着妻子的同时还在迷恋着别的女人。

为了维持体面的生活必须付出庞大的开支,更何况他还要养活陆续出生的四个孩子。这让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诗人入不敷出,饱受生活的压力。婚后四年间,他已经欠下了6万卢布的债。其中有买木柴﹑牛奶和面包等生活品的,也有为妻子做时装的大量花费。

04

娜塔莉亚的美貌很快在上流社会大放异彩,所有见过她的男人无不被她吸引。普希金的好友索洛古博这样评价这个国色天香的贵妇:从未见过像她那样,将古典端庄的脸型与匀称的身段如此美妙结合的女人。

诗人普希金之死(诗人普希金之死)(4)

凭籍普希金的名声,娜塔莉亚被引见到皇后和沙皇面前。就连沙皇也被娜塔莉亚的魅力所征服,尼古拉一世任命普希金为一名宫中侍从,为的是可以经常看到他的漂亮妻子。

娜塔莉亚对沙皇并无感觉,她虚与委蛇,与沙皇始终保持着距离。可是她却沉醉于其他众多追求者对自己大献殷勤,甚至当着普希金的面与其他男人眉来眼去。

不过普希金从不怀疑妻子有任何不忠的行为,相反,他在与朋友的通信中,把自己的妻子比作一个值得尊重和爱的神。

在普希金的婚礼上,发生过小小的意外。两位新人相互交换戒指时,一个指环不慎滑落到了地上,普希金的脸色顿时大变。巧的是,此时他手中燃烧着的蜡烛也突然熄灭了。从教堂出来时,普希金满头冷汗,忧心忡忡地说道:这是不祥之兆。

普希金当年的担心不幸一语成谶,现实生活中的威胁正向他迫近。在娜塔莉亚的身边出现了一个年轻英俊的追求者,此人名叫丹特士,是一个法国贵族。他因为国内发生革命而逃亡俄国,被荷兰公使收为义子,还当上了宪兵队长。

丹特士活泼幽默,能说会道,很会赢取女人的欢心,是彼得堡上流社会贵妇们心目中的小鲜肉。在他曲意逢迎下,尼古拉一世对他也是宠爱有加,这让他愈发轻狂而肆无忌惮。很快他便对普希金的妻子展开了追求的猛烈攻势。

不幸的是,娜塔莉亚也被丹特士的魅力诱惑,两人的关系不断升温,发展到私下幽会。娜塔莉亚对丈夫普希金却开始反目无情,竟然不让普希金进入她的房间。

这天,普希金收到一个信封。打开后看到里面装着几份“绿帽子协会”的证书,上面写着“任命普希金为主席助手和奖章史研究家”的字样。普希金成了上流社会的笑料。

他不能忍受这样的侮辱,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他向丹特士提出决斗。在丹特士的义父﹑荷兰公使调解下,丹特士娶了娜塔莉亚的大姐叶卡捷琳娜为妻,以此来结束这场纠纷,普希金收回决斗的挑战。

可是,此后丹特士并没有停止与娜塔莉亚的来往,反而利用这种亲戚关系变本加厉地与娜塔莉亚打得火热。忍无可忍的普希金再次提出决斗。

05

1837年2月8日,在彼得堡远郊的一片林间空地上,普希金与丹特士的决斗如期进行。双方距离只有十步,两件放在地上的斗篷标明各自不允许越过的界线。

决斗信号发出后,普希金被丹特士抢先开枪射中了腹部,倒在了地上。他挣扎着抬起身体举枪瞄准,枪声响起,丹特士应声而倒。其实丹特士只是被击中了军服上的金属钮扣,肩部伤势轻微。

诗人普希金之死(诗人普希金之死)(5)

此时腹部重伤的普希金却已经失去了知觉。人们匆忙把他抬进马车,驱车回城。两天后,被送回家中的普希金伤重不治,年仅38岁。

诗人之死引起俄罗斯公众极大的愤怒,丹特士受到法庭审判,监禁两个月后被降为列兵,驱逐出境了事。

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短短的一生留下众多著名的诗歌和小说。早年被幽禁期间他创作过一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达出积极乐观而坚强的人生态度,其中写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诗人普希金之死(诗人普希金之死)(6)

可是这次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用决斗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尊严,最终不幸死于丹特士这个无耻之徒的枪下。一代巨星就此陨落,给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带来巨大的损失。

=THE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