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熬夜都要追的剧(独家观察好剧也怕晚)

那些年熬夜都要追的剧(独家观察好剧也怕晚)(1)

近些年,旧剧重火、新剧延播愈发常见。老剧为何能重新火爆,延播又有何让人意想不到的伤害?

文 | 喵七

近日新《倚天屠龙记》开播,全新翻拍版免不得与经典之作做一翻比较,其中最盛的就是苏有朋版的《倚天屠龙记》,这部陈年旧剧还喜提了网络剧播放量排行榜的前十。另有旧剧《遇见王沥川》近来也是频频登上热搜,还赢得了观众的好评如潮,一时风头甚至盖过了新开播的《独孤皇后》等大剧。

那些年熬夜都要追的剧(独家观察好剧也怕晚)(2)

另一边,被积压了一年多的《巴清传》在腾讯视频上显示上映时间为2020年,但这部命运多舛的剧究竟何时能与观众见面,仍是未知数。

苏有朋版《倚天屠龙记》和《遇见王沥川》的重新火爆以及《巴清传》的延播之后,这两种情况都属于影视剧播出中的非常态现象。然而在近些年里,旧剧重火以及新剧延播似乎越来越常见,那么旧剧为何能够重新火爆,延播对新剧又有何让人意想不到的伤害?

那些年熬夜都要追的剧(独家观察好剧也怕晚)(3)

导火线引燃旧剧

故事“能打”才是根本

原本首播之时才是一部剧生命的高光时刻,但有一些旧剧却一反常态,能够在首播过后再次火爆,有时甚至能够超过首播时的反响。

出现这样的原因,首先来自于播出平台,一些剧集的首播平台并非上星卫视,而是地面频道,制定的播出策略更偏向于“农村包围城市,区域扩散到全国”。

例如火遍大江南北的《甄嬛传》最先选取的就是一些地面频道进行试水播出,如绍兴新闻综合频道、江苏综艺频道、河北农民频道等,在这些地面频道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收视率,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后才上星播出。

那些年熬夜都要追的剧(独家观察好剧也怕晚)(4)

刚在CCTV—8收官不久的《暖暖的幸福》也是如此,首播在青岛一套,接连在济南新闻综合频道以及枣庄公共频道播出,随后才正式上星CCTV—8。

短视频的成功营销也会引领观众去发现一部部陈年好剧,如由何花主演的《灵魂摆渡黄泉》原本作为番外网络大电影,获得的关注并不多,但在抖音上孟婆对长生的表白片段却获得了诸多点赞,从而成功引流网大,观众们纷纷在弹幕上称被抖音吸引而来。

那些年熬夜都要追的剧(独家观察好剧也怕晚)(5)

《灵魂摆渡黄泉》

同样的传播流程还发生在三重反转的经典悬疑电影《控方证人》上,而这部黑白电影已问世62年。

还有一些经典剧集在电视台重播以及视频平台重新上线,也会引发观众的怀旧热潮,创下不错的收视率。湖南卫视的《还珠格格》以及浙江卫视的《爱情公寓》作为假期的保留节目曾多次重播,在收视上也占据优势地位。

去年寒假《还珠格格》时隔四年再次登上湖南卫视的荧屏,开播即收获收视冠军,而浙江卫视播出的《爱情公寓》紧随其后,成为同一时段的收视亚军。

那些年熬夜都要追的剧(独家观察好剧也怕晚)(6)

台湾偶像剧的鼻祖《流星花园》也于去年上线腾讯视频,一时引发无数观众的怀念,纷纷到剧中去追忆自己逝去的青春。

新剧与旧剧关系密切,如取材于同一段历史叙述类似的故事,或者新剧就是旧剧的续集故事,观众在比较中也会实现热度的转移,让旧剧重新进入大众视野。

如新上线的《独孤皇后》以及去年的《独孤天下》,讲述的故事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以及2016年播出的《我的奇妙男友》和才播出的《我的奇妙男友2》,都成功地实现了话题的引流。

那些年熬夜都要追的剧(独家观察好剧也怕晚)(7)

在Vlinkage统计的2月19日网络剧播放量排行榜中,《独孤皇后》排名第三,《独孤天下》排名第六;而《我的奇妙男友2》排名第二,《我的奇妙男友》排名第七。

那些年熬夜都要追的剧(独家观察好剧也怕晚)(8)

翻拍剧集的宣传以及播出,也会带给经典剧集热度。如曾舜晞版的《倚天屠龙记》和苏有朋版的《倚天屠龙记》、于朦胧版的《新白娘子传奇》和赵雅芝版的《新白娘子传奇》、杨祐宁版《天龙八部》和陈浩民版的《天龙八部》等翻拍新剧在宣传的同时也成功让观众追忆起了旧剧。

此外,演员的爆红也能引流旧剧,如朱一龙爆红过后,他以往的剧《新萧十一郎》《家宴》等都被粉丝翻出,重新围观;在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获得热度的焦俊艳也成功引流了她主演的《遇见王沥川》这部口碑好剧。

那些年熬夜都要追的剧(独家观察好剧也怕晚)(9)

重新火爆对于剧集来说的确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依赖于播出平台、社交平台、同类新故事的上线以及演员的爆红这些导火线的引燃,但能够重新火爆的剧集也必定具有火爆的必备条件:故事“能打”。

最近时常上热搜的《遇见王沥川》就是这样一部故事“能打”的剧集,鲜有人知的是这部剧也是一部延播剧,拍摄于2012年,却在2016年才与观众见面。

那些年熬夜都要追的剧(独家观察好剧也怕晚)(10)

在服化道上也不那么尽人意,甚至被观众吐槽为“土掉渣”,然而在人物设定、男女主角演绎方面却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男主角王沥川,在霸道总裁盛行之时,选择了温柔暖男这一设定,高富帅的标配却又缺了一条腿;女主角谢小秋,家境贫寒的女大学生兼职打工妹,可爱纯真,极具有烟火气,对待爱情坚持执着。

男主角高以翔自小在国外长大的经历与剧中王沥川相符,样貌、气质方面契合度也很高;女主角焦俊艳以自然为其最大的特色,从脸到演技都是清纯可人,自然流露,是难得不“矫揉做作”偶像剧女主。

延播之后——好剧不怕晚?

好剧也怕晚!

迟迟不定档、临时撤档以及播出后又突然下架,这样的情况似乎在近期的剧集中越发常见,甚至有观众戏称2018年为“剧集延播元年”。

原本是未播先火的大剧《巴清传》,三大主演接连出事,加之秦粉一纸长文的控诉让其从去年的开年大戏一直延播至今都未正式定档;原定于去年7月16日在央视开播的《天下长安》前一天突然宣布暂不上线;

仙侠偶像剧《大泼猴》原定去年7月17日于优酷播出,7月24日在安徽卫视播出,但在播出前夕,被传出被迫撤档,重新审核的消息;《皓镧传》也曾因档期调整暂缓上线,从原定的去年的11月15日推迟到了今年的1月19日才与观众见面……

那些年熬夜都要追的剧(独家观察好剧也怕晚)(11)

档期迟迟未定,甚至确定无法登陆市场,带来直接的损失就是全组人员的辛苦白费,制片公司也面临着坏账的直接损失。

例如制作了《巴清传》的唐德影视,就存在很强的压货危机,由它制作的《巴清传》《阿那亚恋情》《蔓蔓青萝》等十一部“存货”都迟迟未能顺利播出。

在1月31日,唐德影视对外发表的业绩预告称:预计2018年度亏损5.6亿—5.65亿元人民币,而这其中最大的损失正是来自于《巴清传》。

那些年熬夜都要追的剧(独家观察好剧也怕晚)(12)

延播之后,即使能够重见天日,但时间差也会带给剧集巨大的伤害。

首当其冲的就是服化道,在如今的古装剧质感大潮中,被积压的古装剧延迟上线势必会跟不上制作水准和观众审美的变化。在时装剧中就更明显了,主角服装的审美滞后,遭受诸多批评。

例如才上线的《重耳传奇》就是部积压了两年之久的古装剧,这本是张一山的第一部古装剧有不少观众还是很期待的,但其糖果色的服化道与观众的审美潮流的确是格格不入了;另一部被积压两年的时装剧《守护丽人》,开播之时不仅女主角李小璐的时尚装扮被观众吐槽,女二号吴谨言的彩色丝袜更是遭到诸多嘲笑。

那些年熬夜都要追的剧(独家观察好剧也怕晚)(13)

剧集的类型热度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暑期开播的《天乩之白蛇传说》,仙侠虐恋又有IP加持,本是收视一片大好,然而却因为触及宗教问题开播不久就惨遭下架,后悄然上线,却再没有掀起热度。

反观与之类似的《香蜜沉沉烬如霜》,在暑期播出后收视率一路高歌,成为2018准现象级的作品。罗云熙、杨紫、邓伦等演员人气一路飙升。如若《天乩之白蛇传说》能够继续播出,或许也可能与“香蜜”比试一番。

那些年熬夜都要追的剧(独家观察好剧也怕晚)(14)

政策环境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剧集的播出,《东宫》的制作播出进程就见证了近几年来古装剧大环境的变迁过程。

最初传出拍摄计划时,是在2015年古装剧风头正盛之时;而正式制作的2017年古装IP已经逐渐平稳,到了它定档之时又遭遇了古装剧的遇冷,被迫撤档延播,拖到了2019年才与观众见面。

那些年熬夜都要追的剧(独家观察好剧也怕晚)(15)

播出时间的延迟必定带来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状况,甚至有同类题材、同类故事后来者居上的尴尬场面发生,如《宫锁心玉》和《步步惊心》,《延禧攻略》和《如懿传》。

一再更换定档时间也会带来宣传资源的浪费,刚为剧集费力地宣传,积累了路人缘,剧集不播路人粉很快就会散去。且迟迟不播,也会持续加深原著粉的期待程度,造成期待值过大的状况。

演员在这时间差中出现的意外状况也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损失,甚至整部作品都不能播。今年北京卫视的春晚、浙江卫视的《王牌对王牌》,观众除了观看节目外,还多了一项乐趣“全民寻找吴秀波”,这无疑增加了后期制作人员的工作量。

那些年熬夜都要追的剧(独家观察好剧也怕晚)(16)

吴秀波在《王牌对王牌》中被后期处理掉

电视剧《守护丽人》在延播期间也因傅艺伟事件受到影响,被迫剪去了她的戏份,并找来张彤补拍。同样的事件还发生在电影《一个勺子》《小时代4》上,剪去重要角色的戏份,不仅带来后期制作的返工,还让剧集的故事呈现也受到损伤。

虽然不少观众都认为“好剧不怕晚”,但剧集的延播的确造成审美的滞后、宣传的浪费,播出环境的变化、演员的突发状况也会带给剧集更多的考验,延播对剧集的损害的确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随着政策的收紧,审核越发严格,这无疑提升了剧集顺利播出的难度。“限古令”一出,古装剧这曾经的热门类型,如今却显得分外冷清,并且延播剧中古装剧也是重灾区,如撤档的《长安十二时辰》《新白娘子传奇》《天下长安》等剧,还有迟迟未定档的《锦衣之下》等。

那些年熬夜都要追的剧(独家观察好剧也怕晚)(17)

再者随着“台网统一”政策的落实,网络也不再是创作的自由空间。这无疑让以后的影视创作持续呈现出带着枷锁跳舞的状态。

在题材上诸多的限制,选择深耕现有内容成为影视剧发展的最佳风向,且重新火爆的剧集也证实了优质内容才是长青的根本,《遇见王沥川》虽然延播但其故事动人,最终还是在收视和口碑上都收获了佳绩,这为延播的剧集以及以后的创作都打了个样。

参照其内容为本的创作思路,必然还是会创作出既能顺利播出又能收获良好市场反馈的作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