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跟人打招呼(打招呼提高孩子的个人魅力)

昨天,5岁的儿子捧着一个篮球汗流浃背地从外面进屋了。冲着我大声嚷嚷:“妈妈,我再也不理小雅了。”儿子一边鼓着红红的腮帮子,一边随手把球往地上一砸,那球蹦得老高,就像儿子身上的火气。

一打听才知道儿子在玩球,看到他们班的小朋友小雅。儿子主动打招呼,小雅也许没听到,也许是其他的原因,没搭理他就自顾自地走开了。为此儿子很生气,一个劲地对我说:“我再也不要和她打招呼了。”

说到招呼,生活中我们也偶尔遇到熟人不打招呼的事。彼此弄得尴尬的有,生闷气的也有。相互揣度对方的也有。因为一次不打招呼,以后再也不打招呼的也有。

打招呼虽是容易做到的事,可真正迈出那一步却很难。

如何培养孩子跟人打招呼(打招呼提高孩子的个人魅力)(1)

我想起前几天在图书馆看到一本绘本故事《打招呼》虽然是小朋友看到的普通的绘本。但也包含了大人平时忽略的知识盲点。薄薄的一本书,大人阅读后也收获颇丰。所以今天,我想把《打招呼》这本书推荐给所有的大小朋友,我将从作者介绍,绘本内容,打招呼的好处,以及绘本阅读技巧,四个方面来展开讨论。希望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作者和书的介绍

《打招呼》的创作者是韩国的金声美,她一直梦想能成为一名绘本作家,因此她在大学主修的也是视觉设计专业,这一专业特长,在她的绘本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本书没有浓烈的色彩,全书以黑白颜色为主,线条简单却体现了复杂的故事内容。一打开就能破解其中的图文密码。

我们把书页摊开,一张一张连接起来阅读,书就像放电影一样。你会发现这本书的图画配置,是先用一张跨页全景,把狼叔叔和他的新邻居狐狸,醒目地表现出来。

然后按照小图配单张,早上起来小狐狸受了妈妈的批评,狼叔叔睡过了头,要迟到了。两人心情都不好,两个主人公背对背,也为故事下面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紧接着就是单张配小图,对称安排。两个人同时出门,因为心情不好,都不想打招呼。远远的斜着眼睛对看了一眼,第一次打招呼的时间就错过了。

如何培养孩子跟人打招呼(打招呼提高孩子的个人魅力)(2)

绘本的下面接着是单张配狼叔叔大图和小狐狸的小图,强烈的视觉差异突出两人的矛盾心理。到底是打招呼还是不打招呼?彼此纠结一目了然。

以此类推,形成了一个简单明了的阅读节奏。将小狐狸和狼叔叔的因为不打招呼的纠结,别扭,试探,报复的心里展现得一清二楚。

最后狼叔叔要搬家了,两人都庆贺不用打招呼了。不过在一个冬天,两人在斑马线上偶遇才想起很面熟,两人同时打招呼,为两人关系破冰。

生活中,打招呼到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1.打招呼是联络感情的手段

有些人不愿意向别人打招呼,其实打招呼是让自己获得信任感,也向对方传递的信息,我的眼里有你。对方就会感到被尊重和注意。如果你更加主动友好一点。在同事中,在社会上你的人气自然而然地就会上升。

2.主动打招可以提高个人魅力

也许有的人会想,我为什么要主动打招呼勒,其实主动招呼并不认为是低三下四。恰好相反,证明你心怀宽广,生活态度积极。容易给人留下热情自信的现象。谁不愿意和一个热情阳光的人交往呢?这样大大提升了自己的个人魅力。

如何培养孩子跟人打招呼(打招呼提高孩子的个人魅力)(3)

怎么来阅读这本书呢?

1.引导阅读法

孩子的眼睛需要成人来引导,这就像上菜顺序一样,彼此协调,互相烘托。不止每一道菜要做到主菜与配菜的组合,更考验师傅的功力和创造性。

比如:狼叔叔家住在心灵大街3号.小狐狸家住在心灵大街2号。可以引导孩子想一想,为什么他们的街道叫心灵大街?当时我问了我儿子,儿子就说他们两个人,其实都想被招呼,也就是心灵需要得到关怀,被友爱,被温暖。

又比如狮子先生热情地和狼叔叔打招呼握手。这时狼叔叔的眼睛里只有狮子先生,而忽略了要打招呼的小狐狸。整个绘本连页就画了小狐狸一个大大的头。这时可以问孩子,小狐狸脑袋里到底在想什么?他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2.分角色阅读法

孩子和家长可以分别扮演小狐狸和狼叔叔,分角色来阅读绘本。通过语调的变化来体验两人的心理变化。

3.故事表演法

如何培养孩子跟人打招呼(打招呼提高孩子的个人魅力)(4)

鼓励孩子编故事,发展他的语言想象能力。这是小朋友最喜欢的,调动了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能力。

给小孩子穿上狐狸的衣服。家长带上狼先生的头饰。表演的时候,不要全文内容照搬。根据适当的语境,加入额外的内容。 这对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好的帮助。而且孩子通过故事表演,更能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

比如:狼先生可以通过一些夸张的动作,手舞足蹈来表现他的张狂性格,小狐狸滴溜溜的小眼神来展现他狡猾多疑的性格。还有不打招呼两人后悔莫及的表情……

如何培养孩子跟人打招呼(打招呼提高孩子的个人魅力)(5)

《打招呼》绘本告诉我们的道理

书中的故事告诉大小朋友一个做人的道理。打招呼和不打招呼之间,选择不打招呼比打招呼更难受,与其纠结,还不如勇敢的跨出一步,积极主动的向人家示好。

对于成人其实也有启发教育意义。生活中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是避免涉恐症最好的办法。从长远来说更有利于生活工作两完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