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的古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文明)

古印度

约公元前2300年一公元前1700年前后,印度河流域出现了许多城镇,其中以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这两座城市规模最大

南次大陆城邦国家产生

古印度的名城哈拉巴坐落在旁遮普地区拉维古河道左岸,城堡有高厚的砖墙,约长365米,宽185米,高18米。城堡的北面有谷仓,作坊和劳动者的宿舍(可容数百名人)另一座名城摩亨佐·达罗的城市建筑更为壮观,四周有防御塔楼,中心建有一个大浴池,长约12米,宽7米,深2.4米,可能是用来举行某种宗教仪式的,浴池及其周围的公共建筑物,属于上城。下城居民区布局合理,街道整齐,主要大街宽11米。为了方便交通,在交叉路口的房屋墙角砌成圆形,设置木桩保护。街道上每隔一定距离设有路灯杆。城内有完善的供排水系统,房屋多用烧制的红砖砌成,贫富分化明显,贫民只有单间陋室,富者房间,厅堂众多,甚至还有两三层的楼房。这说明当时的阶级对立已十分明显,奴隶制城邦国家已经确立。

南亚的古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文明)(1)

雅利安人入侵南亚次大陆

约公元前20世纪中叶,属于印欧语系的游牧部落从中亚和高加索一带侵入北印度(即印度河中上游),人侵者自称“雅利安人”(意为“高贵者”),土著居民与雅利安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有的被杀,有的被逐入山林,也有的遭受奴役,雅利安人入侵南亚次大陆时处于青铜时代,主要从事畜牧业,驯养牛、羊、骆驼和马等,牛粪被做成饼状以充燃料,后来农业成了他们的主要生产部门,学会了牛耕、施肥和灌溉,手工业也有所发展,交换也出现了,原始社会逐步解体。

部落大战

约公元前9世纪,雅利安人各部落之间展开了争夺财富或政治优势的战争。在《摩诃婆罗多》史诗中描述了约公元前9世纪婆罗多族内部的一次大战。战争虽然主要是在婆罗多族的俱卢族与般度族之间展开的,但北印度的所有部落几平都被卷了进去,支提、婆蹉、西摩竭陀、南般罗及迦鲁沙等部落加入般度族一方作战,而东摩竭陀,毗提河、鸯伽,羯陵伽,阿般提及整个旁遮普诸部落则加入俱卢族一方作战。战争以般度族的胜利而告终,战争给国王,僧侣和部落贵族带来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军事民主制的各机构逐渐被国家机关所代替。

婆罗门教出现

婆罗门教是随着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并逐渐形成的宗教,因该教祭司出身于婆罗门种姓而得名。除了保留吠陀教的宗教仪式及祀外,婆罗门教也将地方信仰神纳人吠陀的众神行列。这些地方神的特质大部分都保留了下来,但其位阶则有所调整,昆纽天及其众多的化身,湿婆神的各种化身和梵天都列为最高等的神。鬼神也同时出现在婆罗门教中。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互为表里,它竭力维护种姓制度,把社会等级看做神的安排绝不允许违反。

南亚的古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文明)(2)

婆罗门教三主神,梵天,湿婆,毗湿奴,印度教的三主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