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收购动视暴雪进度(微软豪掷687亿收购动视暴雪)

*本文系用户投稿,不代表篝火营地观点

昨晚,微软官方发文官宣证实,微软将以每股 95 美元的价格收购动视暴雪, 全现金交易价值 687 亿美金。《魔兽争霸》系列、《暗黑破坏神》系列、《使命召唤》系列、《守望先锋》以及月活跃达到 2.7 亿的手游《糖果传奇》一并收纳账下,成为第一方产品,其豪横实力实在让人咋舌。

而在震惊过后,不少人也开始思考,在拥有无限钞票的「超能力」下,微软为何会想着收购这家公司?又是什么因素让菲尔·斯宾塞决定为动视暴雪豪砸 687 亿美金,买下这个原本看似最不可能成为第一方的游戏大厂的?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进度(微软豪掷687亿收购动视暴雪)(1)

图源网络

动视暴雪的实力,决定了微软豪赌的勇气

在分析这个收购案之前,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微软之前的收购方式。在确立推广 XGP 后,微软先是小规模地收购了「黑曜石」、「黑岛」、「忍者理论」等实力不俗但体量不大的工作室,然后又诏安了 Playground Games 与 Undead Labs 这些第二方工作室,构建了新的工作室体系。可以看出,当时收购的工作室本身多为中等开发商,有成熟的制作经验,拥有小众但口碑良好的群众基数,这不但为 XGP 丰富了很多游戏类型,还为自身扩展了游戏库,为下一世代的游戏进行了储备。

之后,我认为微软收购的第二阶段是在 2020 年收购 B 社时。当时他们瞄准了上市级别的公司,砸下 75 亿收购了 ZeniMax 旗下的八家工作室。以 75 亿的价格就能收揽《辐射》、《上古卷轴》、《Doom》、《耻辱》这样的游戏,同时拥有了他们数以千万的用户,即便是现在看来,这笔钱花得也相当超值。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进度(微软豪掷687亿收购动视暴雪)(2)

接下来,在拥有了收购 B 社这样的大宗交易经验后,微软也终于亮出了自己隐藏已久的獠牙,扑向了动视暴雪。我暂且将它定位为微软收购的第三阶段。要知道,无论是《辐射》还是《上古卷轴》,他们虽然都足够优秀,但却不属于每年能稳定推出一部的产品系列,这也意味着这些作品很难将影响与营收牢牢掌握。另外,它们的影响力也还未达到能撼动游戏行业格局的程度,但与此同时,《使命召唤》和《魔兽世界》在这两个方面都几乎符合微软的想法。

《使命召唤》对于整个主机平台的影响力是空前绝后的,自《使命召唤 4:现代战争》以来,单年度卖得比它多的也只有 R 星一家了。强大的营收实力加上恐怖的持续效应,即便玩家再怎么吵谁谁谁是天下第一,但各大榜单还是老老实实的将《使命召唤》排在第一位。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进度(微软豪掷687亿收购动视暴雪)(3)

另一方面,《魔兽世界》虽然已经没有曾经在 PC 端上的绝对统治力,但它依旧是无数玩家心中的图腾,它还拥有近 5000 万的月活用户,这些都是忠实的信仰玩家。可以预想,通过《魔兽世界》系列等其它暴雪 IP 在 PC 端上的影响力,微软可以更好地搭上这趟 PC 的快车,快速优化自身的 PC 游戏平台商城,综合动视暴雪独特的 PC 端业务,更是能帮助微软在 PC 端上找到新的突破口。毕竟这 Win10 游戏商城都几年了还是这种体验,我想菲尔·斯宾塞看了也会一脸嫌弃吧。

收购后的发展,对于动视暴雪将是一场考验

实际上在一年之前,动视暴雪的股价是达到过 100 美元左右峰值的,如果考虑收购,肯定不会是如今这个价钱。但经历了这一年的各类丑闻后,动视暴雪的市值一直在持续下跌,再加上《使命召唤:先锋》并不令人满意的表现,股价也受其影响下滑了一段时间。

也正因如此,让人瞳孔地震的是,根据数据显示,微软的收购案对动视股价的刺激是显而易见的:直接暴涨了37%。这相当于动视暴雪在丑闻频出后,微软以其一年前的价位直接购买了整个动视暴雪,回想起上周 Take-Two 想 120 亿美元购买 Zynga 时,可是溢价了 64% 才谈成功的。这不由让人怀疑,2 个月前,菲尔·斯宾塞说「需要重新评估与动视暴雪的关系」,这其中的评估可能与我们平常想的「评估」是两回事儿。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进度(微软豪掷687亿收购动视暴雪)(4)

不过无论如何,在 2023 年 6 月完成整体收购前,动视暴雪都必然面临着一场内部的彻底整改,因为只有这样,微软才能放心地接过这个大蛋糕。而在后续的项目研发上,三个主体公司其实也都有着自己需要面对的困境。

首先是动视。除了《使命召唤》系列外,动视还有着海量的知名老 IP,他们真不打算重新利用下吗?目前微软工作室里,Playground Games 就在做狮头的《神鬼寓言》,《帝国时代4》也给了水雷社再续辉煌,Rare 没空做的《完美黑暗》交给了 The Initiative。让忍者理论或是 Arkane 试手一下沉默多年的《虐杀原形》,让新玩家们见识一番 A 哥的帅气岂不美哉。在保证《使命召唤》这个现金奶牛持续输出的情况下,动视需要做的是管理好内部环境。而像 Raven 与 Beenox、Demonware、High Moon 这些都有独自开发游戏能力的工作室,其实摆脱《使命召唤》优化师的身份,发展自身出色的技术实力,做出更多的游戏是更好的选择。可能大家都忘了,在索尼的《漫威蜘蛛侠》之前,制作电影改编游戏最强者可是咱们动视啊!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进度(微软豪掷687亿收购动视暴雪)(5)

另一方面,King 其实一直藏在两位老大哥后面为动视暴雪持续输出着喜人的数据和收入。这位曾经的休闲手游一哥,如今是默不吭声的就把钱赚了,不惹事,财政情况友好,《糖果传奇》还没有下滑的趋势,这么好的交易,微软确实不应该错过。另外,King 的加入,还能帮助微软在手机端开拓新赛道。

暴雪则是最让玩家头疼的一家公司。曾经对它有多热爱,现在就对它有多无奈。《暗黑破坏神 2》重制版的糟糕表现,再到明星制作人的出走,还有公司内部的丑闻,曾经意气风发的暴雪似乎已经不在了,留下了一堆「你们没有手机吗」的烂梗,它需要改变的实在太多了。

《守望先锋 2》与《暗黑破坏神 4》的制作,《魔兽世界》双版本的持续运营,还有《星际争霸》未来的走向,这些都需要优化与解决,微软想整合动视暴雪的 PC 端前,如果没办法帮助暴雪调整好自己的发展方向,暴雪想要重塑曾经的辉煌只能是痴人说梦。暴雪需要调整的问题真的太多了,不知道菲尔·斯宾塞究竟能不能力挽狂澜。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进度(微软豪掷687亿收购动视暴雪)(6)

新世代的主机大战,XGP 才是微软的终极目标

当然了,无论主机大战发展成什么样,玩家最终关心的还是游戏内容本身。不难看出,微软收购工作室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必须在某一个领域拥有深厚功力的工作室。比如黑曜石和黑岛,其代表了美式 RPG 的辉煌,如今也还想再续写下一个篇章;比如忍者理论,动作类方向的新生代,其技术实力被动作天尊卡普空承认过;比如 Double Fine,其《脑航员 2》的研发实力也有目共睹,它能让你玩的开心尽兴。如今再加上 B 社与动视暴雪,主机平台上最强的 FPS 几乎被微软囊括其中,其庞大的产品线让人目不暇接。这些优质的工作室在持续稳定的输出产品,首发便加入 XGP 后,玩家便再也不用担心游戏是否会雷,也不用担心要经历价格快速骨折的受害体验。

XGP 这个承载了微软野心的服务项目,它的核心就在于让玩家体验游戏时没有顾虑,它给你了近三百款游戏,囊括了所有你能接触的游戏类型,无论 3A 大作还是独立小游戏,它都一次性地呈现给你,让你持续在其中。将用户留在你的项目上,控制玩家的入口,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进度(微软豪掷687亿收购动视暴雪)(7)

就比如很多主机玩家,他可能只是《使命召唤》和《FIFA》、《NBA2K》这类单游戏玩家,他每年只买一款游戏然后玩一年时,你将《使命召唤》直接首发加入 XGP,他只需要买一个XGP 便可满足所有需求,甚至还有可能在体验《使命召唤》后,可以零成本地尝试自己未曾体验过的其它类型游戏或是独立游戏,这不光能让玩家获得全新游戏体验,还能让其它厂商有一份收入,更能让 XGP 物有所值,让微软在作出更漂亮的财报时给予玩家更多的优惠。

而至于菲尔·斯宾塞会不会将《使命召唤》系列作为独占或是限时独占游戏,彭博社的记者近日在推特发帖表示,菲尔·斯宾塞对独占相关问题已有做出过回应。回应中表示,微软计划让一些动视的游戏继续登陆 PlayStation,同时会让一些内容在 Xbox 平占。如果真是如此,至少索尼的 CEO 吉姆·瑞安可以不用再在看到新闻后第一时间像吉田修平那样,在《我的世界》被收购后询问菲尔·斯宾塞,「《使命召唤》你们想要独占么?」而且,毕竟在《我的世界》被收购后,Mojang 的新作《我的世界:地下城》也同步登录了PS 平台。我认为,微软的策略很可能与之前动视和索尼达成的协议类似,在《使命召唤》中增加一些 Xbox 平有的内容,而这种内容并不会影响玩家在游戏时的体验。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进度(微软豪掷687亿收购动视暴雪)(8)

最后我们或许可以大胆想象一下,微软豪砸 687 亿后还会再次出手吗?如果出手又还会对谁下手呢?是 70 多亿的育碧,或是 40 多亿的卡普空?如果菲尔·斯宾塞真想集齐枪车球一套的话,380 亿的 EA 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动视暴雪绝不会是微软收购路上的终点,但下一家公司又会是谁呢?可能只有菲尔·斯宾塞自己才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