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值不值看这几点(关于买房这些专家建议)
今年,楼市强心针还是很多的。
国家队政策,降息、调控、保交楼。
天津的政策,滨城落户政策、小院跃层合法化,还有一直没落定“降首付、二套六变四”。
不止是官方在积极地想办法,各位“专家”也坐不住了,持续的献言献策。
随着建议越来越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靠谱的建议,甚至令人惊诧。
忍不了了,决定一吐为快。
建议一:还房贷时间延长至40年
这位专家指出,国内目前可以贷款30年,延展至40年的话,年轻人的压力可大大减轻。
听到这个建议,小编心算了一下:
我今年25岁,开始背负房贷,需要在65岁还清。
人生才几年,还贷就占40年。
针对这个建议,专家还非常严谨的补充:“比如说你现在挣1万,退休的时候可能只剩6、7千元。但是等你退休的时候,40年后,你的贷款占你的收入百分比已经很少很少了。”
乍一听,很有道理,但其实漏洞满满。
弊端一,需要还给银行的钱更多了。
目前最低的贷款利率是4.1%,贷款100万,还30年。
总利息约74万,每个月需还款4832元。
按照40年计算,总利息就是104万元,月供为4242元。
嗯??每月少还590元,利息直接多了小30万!
弊端二,贷款拖延时间久,生活品质降低。
25岁买房,都得还到65岁。
假设一下,步履蹒跚时,不仅要继续上班,还要赡养4个父母、3个孩子、9个孙子...
每个月还要用退休金还房贷,太可怕了。
那你可能会说,年轻点!
20岁买房,60岁就能还完。
可是20岁基本都没大学毕业,最多大三,社保都没有,钱都借不出。
年轻的羊毛薅不到,专家就想别的办法了。
建议二:退休也可还房贷
紧跟着这位专家贡献建议二:称退休了以后也可以还房贷。
真服了,不仅安顿好了我的上半生,连我的下半生都安顿好了,没见过这么热心的。
理智的分析,专家的初衷真的是好的,为了减轻年轻人的买房负担。
再者,专家想的实在是太美好了。
不仅高估老年人,还高估年轻人。
因为专家认为,我们刚毕业就能月入7000元,五年后1.3w很正常,退休的时候可能只剩六七千元,不多,但还点贷款还是很轻松的。
那咱们再看一组数据。
2022天津市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4686元,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460,远远没有达到专家说的7000。
再者,天津市2021年平均工资上,房地产行业下降1.6%,我想不明白怎么实现“五年后1.3w”,这比“先定一个小目标”还不靠谱。
作为万千打工人中的一员,还是更“悲催”的地产下游产业打工人。
我只想说,对不起专家,我真不知道怎么做到五年月入1.3万的。
建议三:农民在县城买房住
看到这个建议,让我联想到最近很火的电影《隐入尘烟》。
在里面有这么一段:马有铁的哥哥借马有铁是贫困户的名义,给马有铁申请了城里的一套房子。
一起去看房子那天,面对记者的提问,他说:“人搬进楼房了,驴子、猪、鸡都住哪里呢?”
对于这个,我们专家想出来了一个绝妙的想法。
需要的时候开着车过去种地。
房子还没解决呢,车贷又闪亮登场了。
是不是还能延伸个新建议:“专家建议车贷延长40年”?
建议的初心都是好的,但咱就是说,能不能考虑下实际。
春耕秋收,一年四季。
农作物的成长像极了孩子的一生,那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呵护和照料的。
之前重庆一家在暴雨之前抢收晾晒的稻谷,一家老小马不停蹄,生怕淋湿一点。
要知道种地是一份事业、一份需要时时操心的事情,而不是偶尔想起来,闲情逸致乡村一日游。
建议四:建议年轻人掏空6个钱包凑首付VS不建议年轻人掏空6个钱包凑首付
先简单解释下这个提议里的“六个钱包”。
这个概念,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委员樊纲在《中国经济大讲堂》节目中,回答现场观众“年轻人应该买房还是租房”的提问时说出的。
他认为,年轻人“如果要结婚了,双方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六个钱包’能一起凑出首付,建议还是买房好”。
在它提出这个建议之后,又出现了反驳的声音。
在节目《多财多议》中,景辉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胡景辉在讨论年轻人该早买房还是晚买房时,提出了完全相反的建议,不值得提倡六个钱包买房。
都是房地产的“专家”,能不能统一口径再来建议我?
更离谱的是,这位说“不建议”的专家在谈到下一个话题,租房和买房哪个更划算时,又说了,还是买房合适。
那我就不明白了,这个时候我买房的钱从哪里来呢?
不借助6个钱包就能来吗?
这些建议太脱离现实,抛开了普通年轻人的购买力了吧?
不过也对,专家说不要掏空6个钱包,又没说不要掏空8个。
所以为什么说大家现在对专家的建议越来越不关注,因为可能来自同一个专家的建议都不是统一口径的。
建议五:取消房贷,让买不起的人别买
如果说上述的建议都针对小的方面,这个建议的影响就太大了。
其一,房产作为大额消费,大部分家庭不可能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
其二,没有人去买了,开发商的资金链更没法保证了。
总之,听完专家们的建议,咱就是搞不懂到底该不该买房,该怎么买房了。
之前知乎很火的时候,基本上每个人的回答的开头都会用:“谢邀,人在美国,刚下飞机”来表示自己很牛x,但那仅仅只是调侃。
在那个时候大家更多是抱着娱乐的态度,笑笑也就过了
而现在,在公开的社会层面,各类“房产专家”的建议信手拈来,真是惊呆了。
写到这里我们收拾下情绪,透过现象看本质。
稍微理性的来看待一下就是我们眼中的专家,为什么会出这么离谱的建议。
1、地产确实已经步入ICU,社会各界,都急于“救市”。
种种表现,无论是政策层面的支持还是舆论层面,都能看出,拯救房地产,迫在眉睫。
只不过,某些专家们在说出建议时过于想当然,过于理想化。
没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是在金字塔尖,俯视众生罢了。
2、建议提出的心态和初衷,缺乏温度。
作为专家,他们很多人都是行业的精英,甚至是佼佼者。
对于他们来说,毕业月薪7000和开车种地是一种在自然不过的事情。
这些建议,本身就带着忽视和狭隘,而在这样的基础上给到的建议,自然带着个人色彩。
同样,买房这件事情,你可以出政策来利好,可以降首付来优惠,也可以打折促销、小麦换房...用各种手段来吸引我。
但对不起,你不能对我的选择,指手画脚。
来源于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