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第五篇第八章(论语通读公冶长篇)

今天我们继续读《论语·公冶长篇》

这一篇我们就读一章,由于原文比较长,我分开来讲。

子张问政:“令尹子文三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子张问道:“楚国的令尹子文几次担任令尹的职务,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罢免,也没有怨恨的神色。他当令尹时的政事,一定交代给下届接位的人。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上对国家尽忠了。”子张同:“算得上有仁德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仁呢?”

子张我们以前介绍过,原名颛孙师(公元前504年—?),复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战国时期陈国人,孔门十二哲之一,受儒教祭祀。颛孙师为人勇武,清流不媚俗而被孔子评为“性情偏激”,但广交朋友。主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陈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宛丘侯”。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进封“陈国公”,升十哲位。不久又称“陈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颛孙子”。陞十先哲位,淮阳县祀文庙东庑。

论语公冶长第五篇第八章(论语通读公冶长篇)(1)

令尹这个词,我相信对绝大多数人是陌生的。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令尹主要由楚国贵族当中的贤能来担任,且多为芈姓(熊氏、若敖氏、薳氏、屈氏、昭氏、景氏、彭氏)之族,亦有少数外姓之人为令尹(吴起、黄歇、李园),实不多见。

论语公冶长第五篇第八章(论语通读公冶长篇)(2)

再来说说子文。原名斗谷于菟又称斗豰于菟(生卒年待考),芈姓,字子文,斗伯比之子;斗邑人(今湖北郧西,一说为梦泽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楚国令尹。

据《左传·宣公四年》记载:斗伯比与郧(今安陆一带)国君之女私通产子,被郧国夫人丢弃于云梦泽中,某日郧君狩猎,见虎抱一婴儿喂乳,乃带回郧国抚养。楚人称“乳”为“豰”,称“虎”为“于菟”,故名。前664年,斗班杀令尹子元,斗谷于菟继任令尹。执掌楚国军政大权二十七年,其间两次去职又复职,期间协助楚成王大力整顿楚国内政,率军灭弦国、黄国、英国,前637年主动辞职,推荐楚将成得臣当令尹。

论语公冶长第五篇第八章(论语通读公冶长篇)(3)

我们再读下半段。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杼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有四十匹马,他都丢弃不要,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国的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再到了一国,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国的崔子差不多,’还是离开了。这人怎么样?”孔子说:“很清高。”子张说:“算得上有仁德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有仁德呢?”

我们先来说说这个崔杼是谁:

崔杼(?—前546年),姜姓,崔氏,名杼,谥号武,又称崔子、崔武子,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齐丁公的后代,后为齐国执政。灵公时曾率军伐郑、秦、鲁、莒等国。灵公病危,迎立故太子吕光(庄公),杀太傅高厚,他在齐执政二十多年,当国秉政,骄横异常,先后立庄公、景公,在朝大肆杀戮,使齐政局动荡。

再来说说这陈文子:

陈文子,名须无,即田文子,谥号文,齐庄公时大夫,与晏婴、崔杼等同时。孔子评价他清高。

陈文子先祖陈完(谥敬仲)。陈完者,陈厉公他之子也,陈国内乱,避祸于齐,齐桓公使为工正,故改氏曰田,田者甲也(参见兮甲盘)。陈完生稺孟夷,田稺孟夷生湣孟庄,田湣孟庄生文子须无。田文子事齐庄公。陈文子生陈桓子无宇(即田桓子)。田桓子无宇生田武子开与田釐子乞。

论语公冶长第五篇第八章(论语通读公冶长篇)(4)

最后我们再来讲讲崔杼弑君的故事。

齐庄公是春秋时期的君主,他的父亲是齐灵公。本来已经立了他为太子,但是,他的父亲有一个宠爱的妾室,这个妾室给他生了个弟弟公子牙。这个妾室想让齐灵公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齐灵公受了蛊惑,就把他太子的位子公子牙。齐灵公虽然糊涂但是大臣们不糊涂。灵公病重的时候齐国的大臣崔杼和庆封把齐庄公从外地接了回来。回来之后杀死了太子和那个妾室。灵公听得知自己喜爱的女人和儿子被自己的另外一个儿子杀掉的消息立马吐血气死了。之后的齐庄公就顺利上位了。

上文说到是崔杼、庆封等大臣把他接回齐国的,所以他对崔杼非常感激非常且信任。当时崔杼的家就在齐庄公的旁边,建造的规模跟庄公的差不多。这是一个伏笔。

当时的崔杼家里有一个下人叫东郭偃,这个人他有一个姐姐。嫁给了一个叫棠公的人。这个棠公和崔杼是同事。后来这个棠公死了。作为同事崔杼和东郭偃一起去参加棠公的丧礼。但是崔杼见到漂亮的东郭姜之后就无法再忘掉。

后来东郭姜确实到了崔家。因为齐庄公和崔杼的家比较近,站在院子里就能看到崔家的一切。齐庄公也被东郭姜的美色吸引了,于是就找机会接近她。最终崔杼还是发现了自己的妻子跟齐庄公有染。

于是崔杼就想方设法对付齐庄公。首先他在家装病,好监视自己的妻子。但是他在家齐庄公就不能和东郭姜幽会了。于是他就上门找东郭姜,借口看望崔杼。他这一来不要紧,崔杼直接把他关在自己的家,而他自己则带着自己的老婆跑到大街上吆喝齐庄公的行为不检点,觊觎自己的妻子之类的话。

毕竟是一国之君,齐庄公的面子也不好看,于是想方设法讨好崔杼,但是这个崔杼就是不原谅他,根本就不见他。最终崔杼就把齐庄公给杀了。

这是一个大概,详细的故事我们以后慢慢说。

论语公冶长第五篇第八章(论语通读公冶长篇)(5)

这一章在《论语》中很重要,他为我们全面理解孔子的“仁”提供了重要线索。我们知道,“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但是,关于什么是“仁”,孔子并没有给出明确和完整的定义,所以,关于“仁”的内涵,后世无法形成一个公认而权威的看法。

孔子的学生子张,连续拿南方楚国的高官和北方齐国的大夫两个人的行为来问孔子,问的都是“仁”。在他眼里,遭逢乱世,前途命运不可掌握,这两个人的所作所为表现出了相当的素养和气节。

能够忠人之事以尽其心、保持清白,其实已经属于难能可贵的品质。但是把它和仁完全等同,孔子就不认同了,可见孔子心目中的“仁”的标准要高得多。这一对比,“清”和“忠”都要比“仁”地位低,你就能更清楚地明白“仁”在孔子一系列正面概念中的地位了。

单一的美德并不等同于“仁”,比如,忠诚、宽容、善良、勤劳、孝顺、节俭等,每一项都是美德,但每一项都称不上“仁”。当然,任何一项美德,都是“仁”的一种外在表现,是“仁”的一个侧面,“仁”不能脱离这些美德而单独存在。所以,当我们内心产生完全无私和关爱全人类的伟大情感,并用这种情感和思想指导自己的全部行为,而且全部行为表现为种种美德,从不嗝离道德自觉时,才算达到“仁”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