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1)

前言

今年的西点亚洲杯将于4月12日-13日在新加坡举行

海尔嫩烤箱会为此次参加比赛的中国队加油助威

届时将会为大家带来前线最新的报道

嫩食记将在西点亚洲杯开赛前四周

分别从西点亚洲杯介绍,新加坡美食,中国队参赛选手专访等维度

向您提前预热这场盛宴

敬请关注嫩食记哦

关于作者:

Mark爱生活

生活在新加坡的所谓“新移民”。热爱旅行和摄影,多年来几乎走遍了新加坡的每一片角落,算是个新加坡的“老油条”了。在这里把自己对新加坡旅行的一些体会和见解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看遍新加坡的景色之后,还可以更深度地体会这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情怀。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新加坡是一个美食天堂。作为一个多民族大融合的东南亚“小红点”,在这个面积不到300平方英里的小岛上,无论是正宗的华族美味,或者是印度族的味觉诱惑,还是马来族的清真食物,都可以在这里寻觅到它们的踪迹。毫不夸张地说,来新加坡玩,可谓是一分看风景,两分品文化,七分尝美食。今天,Mark将把新加坡的几种经典的美食介绍给大家,并附上美味的寻觅方式,力求让各位读者一饱眼福,也希望能够帮助各位游客一饱口福!

① 一切从国民早餐开始 (Singaporean Breakfast)

咖椰吐司 Kaya Toast

咖椰吐司可谓是新加坡的国民早餐了。其标准配置包括两个咖椰 黄油夹心的烤土司面包,两个半熟鸡蛋和一杯热饮(咖啡,茶,美禄或者鸳鸯)。这种组合在新加坡已经持续了大半个世纪了,现在在新加坡能找到的历史最悠久、做法最传统的店面就属“亚坤”这个品牌了,其创始人黎亚坤(Loi Ah Koon)从小从海南移民新加坡,并做了在新加坡的海南人最擅长的行当——开咖啡馆。以“亚坤”为招牌的咖啡馆与1944年正式营业,其创建的一套早餐体系在接下来的六十多年里也逐渐成为新加坡的“国民早餐”。如果您想在一个较好的环境用餐,并且想体验最正宗的碳烤吐司,那Mark推荐大家去“亚坤”或者“土司工坊”去吃咖椰吐司;否则的话,在上午11点之前,几乎所有的食阁都能看到咖椰吐司的身影,一般都在饮料摊售卖,价格也比上面提到的两家连锁店便宜一些。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2)

「标准配置的咖椰吐司套餐」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早餐配置都觉得难以下手,这个东西怎么吃呢?首先在点餐的时候,店员会问你要什么样的饮料和鸡蛋——是咖啡还是茶还是其他的什么?要热的还是冰的?鸡蛋要半熟还是全熟?(当然,最正宗的吃法是吃半熟,全熟往往是给不喜欢生鸡蛋或者肠胃不好的顾客准备的)

拿到餐点之后,首先用你的勺子把鸡蛋敲破(鸡蛋很烫手,所以不推荐用手来打鸡蛋),再用勺子把鸡蛋里半固态的蛋清和蛋黄挖出来。根据自己喜好加入胡椒粉和酱青、黑酱油。然后拿着烤好的吐司面包沾着鸡蛋吃。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3)

「半熟鸡蛋的标准吃法——加酱油、酱青和胡椒粉」

首选地点: 亚坤(YaKun),土司工坊(Toast Box),各大食阁Food Court的饮料摊基本在上午11点前都有售卖(点餐是叫Breakfast Set就可以,或者说Kaya Toast and Eggs)。

② 小吃也精彩 (PopularSide Dishes)

薄饼 Popiah:是一种来自福建、潮汕的特色食物,现在在除了中国大陆之外的台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一带也非常普遍。薄饼简单讲其实就是非油炸的“春卷”。里面夹得馅料普遍为胡萝卜丝、豆芽、黄瓜丝或者高丽菜,配上甜味的花生碎和各种酱料。外面的饼用的是用在平底锅烙熟的薄如纸张、色泽洁白的面饼。吃在口里很清爽,口味以甜味和咸味为主。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4)

「“非油炸·更健康”的“春卷”——薄饼Popiah」

薄饼广泛分布与新加坡各个食阁中,是这里很多本地人喜爱的食物,想要体验的朋友可以多留意一些,看到薄饼摊可以买一个尝尝。

首选地点: 遍布新加坡各大食阁中。

罗惹 Rojak:是一种马来菜与华族佳肴的混合产物,其实可以理解为东南亚版本的蔬果沙拉。而Rojak在马来语中本身就是“大杂烩”的意思。

一份罗惹包括豆芽、蔬菜、豆卜、油条、菠萝、青苹果、生芒果及黄瓜混合以炒好的花生碎,并配上经过发酵的色泽黝黑的虾酱。吃起来与我们印象中的沙拉完全不同——怎么说呢,吃过之后有人爱也有人恨。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5)

「南洋版的沙拉——罗惹」

首选地点: 遍布新加坡各大食阁中。

水粿 Chwee Kueh:水粿是源自广东潮汕的传统小吃,也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流行,在南马和新加坡一带通常念成潮州话的“Chwee kueh”,在吉隆坡一带则称为碗仔糕(广东话发音)。属于新加坡的街头小吃。水粿指的是用白米磨成浆制成的粉团,放在特定的模子蒸成形。馅料用菜脯、葱、虾米、辣椒煮成,吃时再加上一些辣菜脯,通常都是用作早餐或下午茶的点心。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6)

「本地人喜爱的点心——水粿」

首选地点: 遍布新加坡各大食阁中。

咖喱角 Curry Puff:又叫做“咖喱饺”,是一种有咖喱馅料的饺子形状的油炸点心,是一种流行于新马、印尼、文莱和泰国部分地区的小吃。在新加坡,提到咖喱角,就不得不提到在新加坡的最大品牌——老曾记(Old Chang Kee)。老曾记以炸制咖喱角起家,至今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了。他们家的咖喱角的馅料非常丰富,除了咖喱角常规的咖喱马铃薯馅料之外,还加入了鸡肉和半粒煮鸡蛋,使得吃起来的口感不但有丰富的咖喱味,还有鸡肉的香味和鸡蛋的香浓口感,Mark推荐那些没有尝试过的朋友,一定要买一粒试一下。考虑到一些不喜欢咖喱的朋友的胃口,老曾记还推出了几款咖喱含量较低的“咖喱角”,有的以沙丁鱼为主馅料,有的以蘑菇鸡肉为主馅料,在Mark眼里同样是十分好吃的哈。另外他们家的其他食物也是不错的哦,包括萝卜糕、麻团、炸鸡翅和炸水饺。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7)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8)

「咖喱角和里面的馅料」

咖喱角去那里找?老曾记几乎遍布于新加坡所有的商场或者交通枢纽,相信各位在新加坡的时间里一定能遇到的。

首选地点: 老曾记(Old Chang Kee)。

③ 饮品精选 (LocalDrinks)

新加坡司令 SingaporeSling ☆

作为国际调酒师协会(IBA)的官方比赛中“当代经典”组别的比拼项目之一,新加坡司令如今已是一款享誉全球的鸡尾酒了。新加坡司令最初由在新加坡来福士酒店工作的华裔调酒师严崇文(Ngiam Tong Boon)发明,在金酒(Gin)的基础上加入了菠萝汁、石榴汁和其他甜酒调配而成的,其色泽红艳,而且在酒的表层有细小的由原料自然生成出来的气泡,深受广大顾客尤其是女性顾客的喜爱。

各位如果来到新加坡,不妨去新加坡司令的发源地——来福士酒店里的Long Bar酒吧去体验一杯最正宗的新加坡司令(未到饮酒年龄的小朋友们请跳过此节)。这里的新加坡司令几乎是每人必点的一款鸡尾酒。除了鸡尾酒之外,来福士酒店的Long Bar还保持着一个世纪前的装潢特色,虽然使用了中央空调系统,但是在天花板上还保留了一排又一排的电力驱动的蒲扇(顾名思义——电扇),每桌上都放着一袋花生米,任凭大家享用(免费),按照最传统的吃法,吃完花生米剩下的花生皮就直接丢到地上,要的就是“喝完酒后放肆”的范儿!根据2015年5月最新统计,来福士酒店LongBar的新加坡司令目前价格为S$29一杯。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9)

「来福士酒店Long Bar的新加坡司令」

除了来福士酒店之外,还有其他几个地方可以享用富有新加坡特色的新加坡司令。首先就是所有新航班机上,无论是头等舱还是经济舱,都有免费的新加坡司令供乘客享用(当然仅限成年人)。此外,您还可以在富尔顿1号的OverEasy Bar(新加坡司令售价为S$22)以及遍布新加坡河畔的各个酒吧体验到不同特色的新加坡司令。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10)

「新加坡航空班机上提供的新加坡司令」

首选地点: 来福士酒店(Raffles Hotel)Long Bar(近City Hall地铁站),富尔顿1号(1 Fullerton)OverEasyBar(近Raffles Place地铁站),新加坡和两岸(近ClarkeQuay和Raffles Place地铁站)。

小贴士

未成年人的游客朋友请不要饮酒哦。

新加坡各族美食 (LocalCuisine)

聊了那么多的早餐和小吃,接下来,我们要讲讲新加坡真正的“大餐”啦!辣椒螃蟹、海南鸡饭、肉骨茶统统可以有,大量“干货”就在下面,赶快来看看都有哪些你还没有吃过吧!

Mark在这里几乎列出了能想起来的所有美食,其中把下列美食中的前四名标上了星号(☆),作为来新加坡游玩之“必吃美食”(本地人称之为Die Die Must Try)推荐给大家!

辣椒螃蟹 ChilliCrab ☆

辣椒螃蟹和海南鸡饭可谓是新加坡的“国菜”和“国饭”。每一位来新加坡旅行的朋友都应该来尝一下。辣椒螃蟹用的多是产自印度洋的大海蟹,然后用辣椒酱炒制,最后打上鸡蛋花,吃起来蟹肉鲜嫩,汤汁辣中透着香甜,绝对是十二分的享受。配辣椒螃蟹最正宗的主食并不是米饭,而是色泽金黄的油炸馒头。吃的时候拿着炸馒头沾着辣椒螃蟹的汤汁,那个好吃的程度并不逊色于蟹肉哦。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11)

「辣椒螃蟹和相配的油炸黄金馒头」

除了辣椒螃蟹之外,新加坡特色的螃蟹吃法还有很多。辣椒螃蟹其实并不是非常的辣,只是颜色看起来很红,但实际口感是甜多过辣。如果您想要吃更辣一些的,可以试一下黑胡椒螃蟹和近几年才兴起的更胜一筹的白胡椒螃蟹;如果您不吃辣,那么口味浓香的咸蛋黄螃蟹、黄油炒螃蟹绝对是您的最爱;如果您不喜欢吃炒制的螃蟹,喜爱螃蟹最原始的味道,那么米粉螃蟹绝对适合您。总之,来到新加坡游玩,“大螃蟹”绝不可少。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12)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13)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14)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15)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16)

「自上而下依次为:黑胡椒螃蟹,白胡椒螃蟹,黄油炒蟹,咸蛋黄螃蟹和米粉螃蟹」

吃螃蟹和其他海鲜,首选新加坡的两个连锁品牌——“珍宝”和“无招牌”。至于价格,可以参照越繁华的地方价格越贵的规律,其中新加坡河的河岸、VivoCity一带的价格最高,东海岸、芽笼的无招牌总店以及新加坡西部的价格就相对低一些。

首选地点: 珍宝(Jumbo),无招牌(NoSignboard Seafood)以及各大食阁的海鲜馆。

【小贴士】

东南亚吃中式海鲜别忘了还有几道有地方特色又美味的菜肴,可以根据各位实际的用餐人数和食量自行考虑:(1)马来风光(又名参巴雍菜,参巴空心菜,本地人叫“Kang Kong”);(2)麦片虾;(3)软炸苏东(又名软炸鱿鱼圈)。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17)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18)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19)

「自上而下依次为:马来风光,麦片虾和软炸苏东」

海南鸡饭 HainaneseChicken Rice ☆

顾名思义,海南鸡饭就是早期海南来的移民所传播到新加坡的一中菜肴。不要认为海南鸡饭看起来做法很简单,其实里面大有玄机。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20)

「文东记的白斩鸡」

一道海南鸡饭的成败,除了需要鲜嫩多汁的白斩鸡之外,加入鸡汤煮熟的油米饭的口感、浓稠的黑酱油甚至姜蓉辣椒酱的成色,都决定着一道海南鸡饭的成败。

白斩鸡一定是平淡无味的吧?千万不要这么想!最正宗最道地的海南鸡饭所用的白斩鸡都是在煮熟后立刻放入冷水中降温的,以确保鸡肉不会过老,而且还能使鸡肉拥有嫩滑的口感——当Q弹的鸡肉入口的那一刹那,作为新加坡“国饭”的海南鸡饭绝对可以颠覆您对鸡肉的所有印象。不服?那就来尝尝吧!

海南鸡饭遍布于新加坡各个角落,在一般的鸡饭摊上,海南鸡饭单指“白鸡饭”(Stream Chicken Rice)。除了白鸡饭之外,新加坡的鸡饭摊往往还售卖“烧鸡饭”(Roasted Chicken Rice)、”烧肉饭”(RoastedPork Rice)、“叉烧饭”(Char Siew Rice)、“柠檬炸鸡饭”(Lemon Fried Chicken Rice)和“烧鸭饭”(Roasted DuckRice)。您如果觉得一份吃不饱,您可以选择两种肉配在一起,也可以选择加卤蛋、鸡胗、鸡肝、凤爪、耗油青菜等等等等。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21)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22)

「鸡饭摊热门的餐点还包括烧肉饭和烧鸡饭」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23)

「加了鸡肝和卤蛋的“豪华版”鸡饭」

首选地点: 天天海南鸡饭(Tian Tian Hainanese Chicken Rice),文东记(Boon Tong Kee)各分店。

肉骨茶 Bak Kut Teh ☆

肉骨茶相传最初是由广东、福建一带的移民带到东南亚的,早先多是做苦力的工人用来补充体力的。时至如今已经有大不同了,一份肉骨茶大餐已经不再是一碗简单的“排骨汤”了,配上油条、猪脚、豆腐皮等等各色配菜俨然是一顿丰盛的大餐,成为了东南亚的一大特色美食。

提到“肉骨茶”名字的由来,有的说法是因为汤汁色泽好似茶汤一般,因而得名“肉骨茶”;也有一种说法是因为过去人们吃骨头的时候往往配上茶水一起喝,所以久而久之,这种食物就被称为了“肉骨茶”了。至于肉骨茶的名字到底是什么来头其实并不重要,毕竟在吃货的世界里,美食之所以称之为“美食”,除了好吃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理由。

新加坡这边的肉骨茶汤头更像茶色,清淡很多,食材也极为简单,肉骨茶里没有其他配菜。这一点上不同于马来西亚那边的巴生肉骨茶(KlangBat Kut Teh)。新加坡本地有三家口碑很好的肉骨茶,分别是黄亚细、松发和发起人。其中三家各有特色,如果您偏爱辛辣胡椒味的汤头,那么推荐您去发起人;如果您偏爱中药味的汤头,Mark则推荐您去黄亚细肉骨茶;没想好?想要试试那种比较味道适中的肉骨茶,那么就去松发吧,他们家的排骨口感可是招来很多好评的哦。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24)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25)

「自上而下依次为:马来西亚巴生肉骨茶和新加坡肉骨茶」

松发肉骨茶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26)

「松发肉骨茶大餐」

此外,黄亚细两家都在游客聚集的地方开设了分店,以方便大家在很短的时间内依然可以有机会品尝新加坡特色的肉骨茶。其中松发在克拉码头(新加坡河畔区域)一连开了两家相邻的档铺(一个有冷气,一个没有冷气),而黄亚细则是把分店直接开进了滨海湾金沙(marinabay sands),所以这两家肉骨茶相信各位游客朋友一定有机会看到。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27)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28)

「松发肉骨茶餐厅与黄亚细肉骨茶餐厅」

首选地点: 松发(Song Fa),黄亚细(NgAh Sio),发起人(Founder)。

叻沙 Laksa

叻沙是一道典型的“其貌不扬”的新加坡本地娘惹美食。食物材料并不“高大上”,一般而言有豆卜、鱼饼、虾和蚵仔,而且使用的面条还是剪碎的,需要借助勺子才能把一碗叻沙吃到肚子里——所以说叻沙之所以能够征服众多老饕的欢心,完全靠的是饱含椰奶和辣椒红油的那种浓郁香甜的汤汁。所以说一碗叻沙好不好吃,汤头是关键。如果您想要感受那种酣畅淋漓的吃面条的感觉,叻沙应该不是您的菜。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29)

「椰浆叻沙」

东南亚的叻沙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椰浆叻沙(Laksa Lemak),汤底中含有大量奶香十足的椰浆,口味相对比较温和,也是新加坡最普遍的一种叻沙;另一种叫做亚叁叻沙(Assam Laksa),汤头包含酸辣味道,颜色也更加浓烈。在新加坡,除非特殊标注亚叁叻沙,一般来讲所有的叻沙都是椰浆叻沙。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30)

「亚叁叻沙」

首选地点: 新加坡个个食阁皆可找到其身影(多数情况下与酿豆腐在同一家档位)。

椰浆饭 Nasi Lemak

简单、实惠的南洋美食,被称为马来西亚的“国饭”。正宗的椰浆饭是在米饭蒸制过程中加入了椰浆,有些时候还会加入斑兰叶、黄姜甚至香茅以提升色泽和味道。最后在一碟米饭周围分别添上炸鸡、全熟蒸蛋或是摊好的鸡蛋饼、切片黄瓜、咸鱼干、烤花生、腌菜和参峇辣酱。一份椰浆饭既有肉、蛋,还有米饭配上本地人喜爱的辣酱填饱肚子,是一种经济实惠的本地美食。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31)

「标准配备的椰浆饭」

首选地点: 老曾记(Old ChangKee)各分店或者大食代皆有售卖。

炒粿条 Char Kway Teow

在新马一带,炒粿条就如同粤菜中的“干炒牛河”一样,是一道好吃又实惠,看似简单而又十分考验厨师火候功底的美食。炒粿条是一种潮州族群喜爱的美食,用宽粿条(河粉)配上黑色的甜酱油、豆芽、鸡蛋、蛤肉和腊肠一起大火急速炒制,炒出来后吃在口中,有鸡蛋的焦香、腊肠的甜味、豆芽的清爽、蛤肉的Q弹口感,加上粿条特有的米香,香味扑鼻,令人上瘾。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32)

「炒粿条」

首选地点: 遍布新加坡各大食阁中。

沙爹 与 乌打乌打 Satay & Otak-Otak

沙爹其实就是本地的烤串,不过不同于中国“新疆滴羊肉串儿”,沙爹使用的肉既有羊肉,也有鸡肉和牛肉,而且沙爹的口味以香甜为主。吃得时候一般要沾上由花生酱、椰酱和虾酱在内的多种酱料调配而成的沙爹酱(亦是香甜口味),配上新鲜的黄瓜、洋葱切片一起使用。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33)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34)

「沙爹肉串」

乌打乌打则是南洋一带的另一种烧烤食物。它是一种用鱼肉打成泥,与姜黄粉、辣椒等各种香料混合,放进亚答叶或者芭蕉叶包裹起来进行烤制的食物。如今的乌打乌打是马来西亚麻坡(Muar)的经典美食,也是在新加坡“撸串儿”的经典搭配食物。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35)

新加坡国民必打卡美食(大事件超级全面的新加坡美食攻略)(36)

「乌打乌打」

首选地点: 东海岸人工湖美食村(East Coast Lagoon Food Village),位于来福士坊的24小时开放老巴刹(Lau Pa Sat)美食中心,滨海湾水坝(Marina Barriage)的食阁以及大食代或者新加坡各大食阁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