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智慧(人生大智慧)

人们总是这样,体检时发现了一堆身体问题,才意识到自己要锻炼身体、规律作息、饮食平衡。

我们的注意力只在自己喜欢事物的特征方面,而忽略了事物的另一面。

这容易给我们造成一种认知上的错觉,比如,没日没夜地工作,只看到了钱越来越多,而忽略了健康;人们只看到了树木的伟岸高大和鸟语花香,而忽视了其中夹杂的藤蔓;只见到了碧水千顷、叶葱影曳,而忽略了其中暗长的浮萍。

只有另一面特征爆发显露出来,人们才会恍然大悟,甚至追悔莫及。

古有云:

冬不至,叶不落,则树离于根;天不旱,水不竭,则江海轻其源。

人们突然发现,自己所忽略事物的重要性,开始有了辩证思维,懂得了一体二相地看待事物,力图弥补上“若非所缺,方知其贵”的认知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种认知错误,发现事物的本质呢?

保持内心清净。

人们发现,造成自己认知错误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的虚妄之心过重,虚妄之心产生的原因是自己的七情六欲。

《道德经》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意思是: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

既然找到了问题,那么,针对问题去解决就可以了,其方法是:

智者不居难得之货,以断其妄;圣人不迷声色之形,以知其本;贤人不恋五味之实,以消其害;达人不纵七情之欲,以明其心。

“居奇货”是为了待价而沽,这个过程中妄念也越来越强,所以,不居难得之货可以磨炼自己贪妄之心。声色能够迷惑人们的心智,无法看透事物质朴的本质,所以,不迷声色浮华的外衣,才能洞悉事物的本质。口欲是一种贪欲,不恋五味可以避免给自己带来的伤害。情欲能蛊惑人心,不放纵情欲能明心见性。

然而,在消除负面因素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完全消除虚妄之心这本身就是一种虚妄。

因为像七情六欲是不可能完全消灭掉的,人只要活着就会有七情六欲。而且当你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时候,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物极必反”。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其实,古人早就给了我们方法:

天地之间,阴阳相化,气灵相感,动静有常,因清而得浊,静极而生动,过犹不及,不如守中。

什么是守中?

知源而有之,守内而攻外,识浊而持清,行躁而心静,实言而行践,此谓之守。 不远名利是有笃静,不弃七情而得明心,不去五味而无所贪,不离声色而自居清静,此谓之中。

知道事物的本源,但不拘泥于本源,而且能识别和接受其发生改变和变化;守住自身本质和初衷的同时,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外攻内守;能够在混浊环境中保持自身的清明,你的行为可以是急切的,但你的内心却应是平静的;说到的话要做到,这就是“守”。

不用远离名利却依然可以实心静意地做事;能不因为要笃静,而过分地远离一切名利;不用舍弃七情,仍然可以明心见性;不用远离五味,也能不再有贪欲;不用远离声色迷惑,却同样可以自得清净,这便是“中”。

“守中”体现了的古人的大智慧,当我们以清静之心去认真看待、践行守中所讲的智慧的时候,你的生活将会悄悄地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人生智慧(人生大智慧)(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