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笋为什么有苦味(海笋的真相)

海笋为什么有苦味(海笋的真相)(1)

曾经有位同学在班级群里发了一道菜的图,大体如上图,但远没这么清楚,只能依稀看见墨绿色的条状物。同学问我是什么“海产品”,我答不出。当同学说这叫“海笋”时,我就更困惑了。

本砖家客居青岛已有二十余年,多少也见过一些世面,却没吃过这种“海鲜”。在我的认知范围之内,海笋是一类双壳类软体动物,怎么能是酱婶儿的呢?它怎么能这么绿呢?这不科学。虽说有个别天赋异禀的软体动物能摄取食物中的叶绿素为己所用,但绝不是常见物种。

海笋为什么有苦味(海笋的真相)(2)

说起来我是见识过“海笋”的。当年在即墨下乡,曾在乡下集市上看见一种形似象拔蚌的海鲜,其状诡异邪恶,摊主说是“海刺(音)”,十元钱一斤,这个价格足以保证它不是象拔蚌。经过请教和“研究”,基本确认此物很可能是欧蛤科的大沽全海笋/Barnea davidi或近缘种。“正宗”的海笋就应该是这幅尊容,尽管青岛地界上并不如此称呼。

海笋为什么有苦味(海笋的真相)(3)

这种“海笋”的可食用部分和象拔蚌一样都是“虹吸管”,虽然乍看肮脏不堪,但经洗涤之后也可以“质如美玉”。当天我是“白灼”着吃的,口感脆嫩Q弹,相当不错。后来在当地饭店里特意点了用此物做的菜,用大白菜炒着吃的,略有些暴殄天物的感觉。但不管怎么烹制,也不可能做出墨绿色的效果来。

海笋为什么有苦味(海笋的真相)(4)

海笋为什么有苦味(海笋的真相)(5)

那么,第一图中的“海笋”究竟是何物呢?老家饭店已经非常普及,我却茫然不知,未免对不住民间伪博物学家的名头。此疑问一直悬而未决,直到前几天刷到了截图中的微博,才知道此“海笋”非彼海笋,原来是公牛藻/Durvillaea antarctica(又名南极海茸)。纠正一点,既然褐藻类如今归属于SAR超类群之下的不等鞭毛总门,已不再算是植物,也就无所谓“茎”,应该叫做“柄”。

海笋为什么有苦味(海笋的真相)(6)

上图来自于英文维基网站,是为公牛藻一息尚存时的样子,一看即知“海笋”取自什么部位。我国海域并不产公牛藻,据说“全世界仅智利南海沿岸未经任何污染的海域中,才能少量生长”,而且是“野生天然的深海植物,是深海植物中最珍贵稀有的一员”。这些话看看就好,不必信。一个鲁西南小县城就能吃到的东西,珍贵不到哪里去。

海笋为什么有苦味(海笋的真相)(7)

听闻“海笋”口感尚佳,宜涮锅宜凉拌,颇受内地食客欢迎。除了“珍贵”之类的说辞,商家还打造了“好吃因为高营养”的噱头,有的甚至声称此物“富含植物胶原蛋白”,这还是忽悠,别太当回事儿。藻类的特点恰恰是营养价值低,其主要成分是人体难以吸收利用的纤维多糖,“植物胶原蛋白”更是子虚乌有的概念。能吃好吃也就可以了,咱不差这点儿营养。

最后,顺便提一下这位名为“暮晖熠熠”的知名科学科普博主,虽然她经常以“贫尼”自称,实际上却是我县某小学的一名小学生,只有10岁。10岁就如此博闻强识,我只能表示“双击66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