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宇宙太空科普(6位航天天文科幻领域专家太空公开课)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从“天问”登火、“祝融”巡视到“羲和”探日,从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到“北京明白”,再到无数默默付出的航天人,中国航天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1月25日,“闪耀太空年”系列活动正式开启,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专家组成员庞之浩,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北京天文馆研究员、《天文爱好者》杂志主编朱进,第74届科幻雨果奖得主、科幻作家郝景芳,科学声音组织成员、腾讯视频知识创作者吴京平和北京天文馆研究员、科普作家刘茜,通过录制“太空知识公开课”,多维度展现人类逐梦太空的过程,引领年轻人感悟航天精神。
目前,6集“太空公开课”已经全部上线。其中,庞之浩围绕精彩纷呈的中国航天技术,从运载火箭、人造卫星等四个重要航天领域介绍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还结合早期航天工作人员在“冻猪肉”的冷库穿着凉鞋进行低温试验等案例故事,展现了航天人不畏艰苦的精神。杨宇光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空间站发展历程,他认为空间站将在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并畅想未来或许能够进行新奇又刺激的“太空旅游”,满足人类领略旖旎太空风光的理想。朱进则针对当前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空间站观测攻略,特别展示了如何使用单反、手机等设备搭配人造天体过境预报小程序,轻松拍摄中国空间站等人造天体。
除了航天、天文专业技术上的科普外,此次公开课也关注到人类对星辰大海的无穷想象与好奇。郝景芳从科幻作品中突破想象力的太空探索手段出发,通过对科幻作品中常常出现的核聚变发动机、太阳光帆、曲率引擎飞船、磁场漏斗、时空穿越等,打开观众想象空间。刘茜围绕行星科学,以火星探索为例解析人类前往火星将面临的辐射、医疗等问题。她表示,其他行星的研究结果将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过去和未来。吴京平则详细讲述了国内外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科普航天员素质要求及职责分类。
除了干货满满的公开课外,此次“闪耀太空年”活动还推出了饱含年味的“太空年福游记”互动H5。用户接到神秘太空邀请,接听后即可“抵达空间站”进行新春DIY设计,并在趣味空间站留下“合影”定格留念,旨在吸引年轻人参与活动,为太空热增添趣味温馨的一笔。春节期间,观众也可以通过文博主题的故宫博物院《文物贺新年》栏目、科学主题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公开课》、冬奥主题的《清华大学:冬奥会观赛指南》、国家地理《5分钟看懂冬奥会》等学习更多新知识、探索更多领域的奥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