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作用是什么(对我们的影响有多深远)
南水北调工程从建国初期50年代开始规划论证,直到2002年才同意修建批复并开工建设,但是工程总体完工,还需要40-50年时间。
那么南水北调工程真的是“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的工程吗?
南水北调工程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真的就是随随便便把几条江的水往北方一引,北方的缺水问题就能够彻底解决吗?
我们就一探究竟,解答这些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
为什么要修建南水北调工程1、我国水资源分布现状不均,南多北少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我国幅员面积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导致我国水资源分布呈现南多北少的特点。
我国北方以及西北地区偏为内陆区域,气候较干燥,而我们的水资源又仅仅是依靠降水来补充。北方气候干旱,降水就少于南方。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虽然在世界上排名第6位,可因人口基数大,分配到人均上的占有量就很少,我们人均水资源仅为2100m³,都还不到世界人均的三分之一。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比例很少
2、我国城市发展的区域分布与水资源分布刚好相反
我国有一条自然分界线秦岭——淮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偏少,秦岭—淮河以南降水充沛。而且秦岭—淮河也是我国人口密集度的分界线,靠海方向人口密集,城市多;以西区域人口稀疏,城市少。这样导致人口和城市没有协调发展,人口密集区域的用水也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增加。城市发展速度越快,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就越大,因此人口与水资源的矛盾问题越来越突出,急需想出合理的方法来解决。
3、北方长期开采地下水已经导致地下水环境破坏
北方地区老百姓经常说:“十年九旱”,在我印象中北方出现大旱灾害都有两次,一次是1942年河北旱灾,导致多少人被饿死。另一次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北方区域的旱灾最为严重。
而北方老百姓日常用水都是取自地下水,可是地下水也是有限的。经过长年的过渡使用地下水和不合理的开采。导致北方区域一些地表面开始发生大面积沉降,地面沉降达到200毫米的面积就有4.86万平方公里。
过度使用地下水
我们小学学过这样一篇课文,课文讲的就是在山东济南,有一泉水因常年向外吐泉水,因此被人们称为“趵突泉”。可如今的趵突泉已经没有描写的那番景象,正是由于地下水的过渡开采,导致地下水枯竭,趵突泉也就失去了吐泉水的能力。
济南趵突泉
4、南水北调工程的构想提出
最早是在1952年,毛主席在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是南水北调宏伟构想首次提出。
南水北调工程如何修建从毛主席提出这一构想以后,就开始关于工程从哪开始调水?如何调水?调多少水?什么样的路线?等等一系列问题,一一进行科学试验,取得论证可行性的结果,用了整整50年时间。
毛主席在军舰上视察黄河
1、国外已有案例可借鉴
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有借水、调水的案例借鉴。如美国加州的北水南调工程,因为加州北部降水充沛,而且夏季降水丰富,极易暴发洪水灾害。于是从1919年提出设想,到二战以后开工建设,同样经历了反复长期的论证。如今的加州,已成为美国粮食产量的第一大州。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澳大利亚雪山工程、埃及西水东调工程都是为了解决干旱区域的缺水问题。
埃及西水东调工程
2、工程建设中不乏有国之重器的建设
南水北调工程最终的设计为,从南向北铺设三条水道,齐头并进、穿越崇山峻岭、逢山开洞、遇河架漕、钻地、地势低了就抬高,高了挖地,就这样 一路奔流到黄淮海流域。也让古老的京杭运河也有了新的使命,南水一路北上最后流水北京密云水库。
北京五棵松地铁站隧洞工程
南水北调整个工程施工难度大,施工线路长,涉及比较多的其他领域包括水坝。水库、涵洞、水渠等大型项目,因此创下许多“世界之最”,国之重器的工程。
在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工程,两条内径4米的输水隧洞,穿过五棵松地铁站,与地铁站站台距离仅为3.67米。这样的创举在世界上实属首次。
另一项世界首例的工程就是南水北调中线湍河渡槽,渡槽内径9米,单跨跨度40米,最大流量420立方米每秒,因为整个建筑尺度大,运输十分困难,于是我们建设者们在现场利用渡槽机现浇构成。
南水北调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从南向北三条线路的年调水总规模约448亿立方米,相当于10几个北京市的用水量。
也就可以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危急局面。
南水北调工程更称得上是一个奇迹工程,不光只是调水那么简单。工程的建设,历经重重规划论证,涉及的领域也是方方面面,涵盖污染、移民搬迁、沿线保护、梯级送水等等困难。但是这些种种困难,我们的建设者们都让其变为可能。
在工程建设中,也有来自各方面无数质疑的声音。但我们终究要把奇迹工程得以实现。
我们要感谢数万名工程建设者、科技工作者、移民群众共同创造出来的奇迹。如今这滔滔不绝的南来之水,为干渴已久的华北大地,带来甘泉长流,更带来了经济发展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