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她五岁 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

1950年,新中国成立没多久,国内正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身为党领导人之一的邓小平,自然忙得不可开交。

而邓小平的妻子卓琳,也一直忙于公务,没有太多时间来照顾邓小平。

庆幸的是,在邓小平背后,还有另一个女人,一直默默无闻细心的照料着他们,让邓小平和卓琳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

这个人就是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作为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和邓小平的渊源究竟如何呢?

大她五岁 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1)

图丨邓小平夫妻与继母

出生贫苦

说起夏伯根,大部分人可能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她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小的时候家里连耕种的地都没有,所以大些时候开始,夏伯根就只能跟着家里人在河上讨生活,日子过的并没有多好。

在那个旧时代,妇女的地位并不是特别高,更何况夏伯根家庭条件还这么差,于是在她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就帮她张罗着结婚,她也就这么草草的嫁了人。

夏伯根也明白这样对她来说,或许也不算太坏,在嫁人没多久之后,夏伯根就帮丈夫诞下一个女儿,从此开始了自己相夫教子的生活。

大她五岁 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2)

图丨夏伯根

对于那个时代的妇女来说,这样的生活谈不上好,但也勉强可以说得过去,一家三口过得也极为地安逸。

然而,原本平静的生活却突然遭受了噩耗,原本幸福快乐的一家,却因为夏伯根丈夫的离世,变得十分凄惨,孤儿寡母的他们,有时候吃饭都成了问题。

不过好在夏伯根为人老实,在乡里和街坊邻居都相处得不错,因此周围的人在看到母女二人如此,也都纷纷伸出了援手。

此时的夏伯根年纪也并不大,一人带着孩子过活也极为的不易,于是乎就有不少人劝她再嫁,也开始帮她张罗着。

不过这件事情并不好办,毕竟身处旧时代,夏伯根还带着一个孩子,所以这件事也一直没有多好的进展。

大她五岁 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3)

图丨孤儿寡母

就当大家都准备放弃的时候,一个情况和夏伯根相似的人突然出现在大家眼前,这个老汉的妻子,因为患有肺病得不到很好的治疗,所以离世了,而孩子又远在国外念书,一来二去的,乡亲们就开始给他们张罗,二人加了几次面之后,也就将这件事给定了下来。

这位老汉,名为邓绍昌,正是邓小平的父亲,那时候邓绍昌妻子刚刚离世,而邓小平又远在苏联,一来一回的实在不容易,于是乎邓绍昌并没有将妻子离世的消息告诉邓小平,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就把事情给操办完了。

周边的邻居在看到邓绍昌一个人,日子过得也不容易,于是乎便把他和夏伯根撮合在了一起,夏伯根和邓小平就这样产生了联系,只不过父亲再婚这件事,邓小平那时候并不知晓。

大她五岁 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4)

图丨邓绍昌概述图

二人结婚之后,日子也慢慢地走向了正轨,同样都是丧偶,夏伯根和邓绍昌心里也同样明白对方,所以二人的生活过得也算不错。

没多久时间,夏伯根就为邓绍昌生下了三个女儿,虽然孩子多,但是夏伯根一向都很贤惠,将家中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只可惜命运弄人,1936年,邓绍昌因为身体患病,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很快就离世了,这也导致了夏伯根再一次变成了寡妇,这件事很快就被传了开来。

大她五岁 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5)

图丨妇女干农活

在旧社会,两任丈夫相继离世,夏伯根自然难以逃过周围人的流言蜚语,克夫两个字很快就来到了她的头上,导致周围很多人都对她避之不及。

不仅如此,夏伯根此时还携带着四个孩子,日子变得更加的艰苦了起来,何况这个时候,国内正处于兵荒马乱的年代,大家的生活过的都并不好。

所以也就没有人会有心情去帮衬他们,一些和夏伯根关系还算不错的妇女,也都纷纷建议,看她能不能在找个人嫁了。

大她五岁 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6)

图丨带娃

为母则刚

可是,这件事说起来容易,但是想也知道实在太过困难,而夏伯根在思来想去之后,也连忙否决了这个建议,在她看来,现在这个时候,她必须得将这几个孩子给抚养成人。

下定决心之后,夏伯根每天都起早贪黑,为的就是能够让几个孩子能够过上舒服一些的日子,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既当妈又当爹,一直照顾着几个孩子。

即使是日子过得十分的艰难,但是夏伯根从来都不会抱怨,一直咬牙坚持了下来,周围的邻居再看到夏伯根如此,嘴上的那些流言蜚语也逐渐的吞了下去,心里头升起了对这个妇女的敬佩。

大她五岁 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7)

图丨带着孩子干活

邓绍昌虽然离世,但是夏伯根一直觉得自己仍然是邓家的人,并没有与邓家的其他亲戚断了联系,每逢过年过节,或是有闲暇时间,都会带着邓家的几个孩子过去拜访,在邓家的这段时间中,夏伯根逐步了解到邓绍昌之前有个孩子,也就是自己名义上的继子邓小平。

一些人也曾经提议,让夏伯根联系一下邓小平,或许能够帮一下她,不管怎么说,二人也都算得上是母子。

对于这样的提议,夏伯根连忙表示拒绝,她深知邓小平是共产党员,本身就过得十分的清廉,何况那时候还处于战乱,若是让邓小平知道了,恐怕还会影响到他的工作,因此这件事也就被她淡忘了。

大她五岁 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8)

图丨小时候的邓小平

1947年,邓绍昌和夏伯根的大女儿,通过自身的努力,以良好的成绩考到了女子中学里头,恰逢当时国内的革命浪潮极为高涨,受到这样氛围的熏陶,很快就投入到了革命当中。

对于女儿这样的决定,身为母亲的夏伯根当即表示支持,并告诉她多和哥哥邓小平学习,同时也强调她,一定不能提起和邓小平的关系,以免影响到邓小平的工作。

没多久,因为任务需要,女儿必须要赶往自己的部队前去会和,面临女儿要远走,夏伯根虽然心中极为的感伤,但是还是鼓励着她。

临行前,夏伯根还特意给女儿,以及她所在的队伍做了不少的鞋袜子,为的就是让她在赶路的时候,能够稍微轻松一些。

大她五岁 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9)

图丨女兵

在女儿走了不久之后,夏伯根所在的村庄附近,就爆发了一场小小的战斗,在和国军的战斗中,游击队部分队员不小心和大部队走散了。

其中还有一两个队员受了不小的伤,为了能够尽快给予治疗,其他几名队员连夜将其背到了夏伯根所在的村庄里头。

在赶路期间,夏伯根正带着孩子在树林里忙活,一看到这样的情形,连忙上前询问,在得知是我党游击队员后,连忙招呼着他们,想要把他们带回了家中。

不过听到这个建议,游击队员并没有同意,因为那时候国共内战的影响,若是有人被查到和我党有联系,国民党定然不会轻饶,为了不影响夏伯根,几名同志只是表示在此地休息一下就好。

大她五岁 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10)

图丨游击队

对于几个游击队员的话,夏伯根急切地告诉他们,自己并不害怕国民党,更何况自己的女儿也是游击队的一员,自己又怎么能见死不救?说完也不在给他们反应的时间,连忙拉着他们就往家里走去。

听到夏伯根这样说,几名游击队员也不再反对,背起伤员就跟了上去,回到家后,夏伯根连忙安排他们住了下来,并招呼着几个孩子给他们烧水做饭。

而受伤了的伤员,夏伯根还会亲自喂饭给他,不仅如此,还会帮着换药以及搽拭身体。

在夏伯根细心的照顾下,受伤的队员很快就有了很好的恢复,只不过因为伤势实在太过严重,所以一直不能起身,只好安安静静地躺着。

大她五岁 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11)

图丨照顾伤员

虽然有着夏伯根的照顾,伤员的伤势好得挺快,但是毕竟是受了枪伤,这不是说好就能马上好的。

为了能够让伤员尽快好转,夏伯根咬着牙跑到附近的镇上请来了一名医生,当医生第一眼看到伤员,尤其是其身体上的枪伤,顿时露出担忧,那时候若是有人发现受到枪伤的人,如果不第一时间禀报,一定会被追究。

一想到这样的情况,医生连忙表示拒绝治疗,在听到医生的话之后,夏伯根连忙跪了下来,并苦苦哀求医生,一定要救救伤员。

毕竟伤员年纪还小,若是因为得不到救治离去,那是多么的凄惨,在夏伯根身后的几名孩子,在听到母亲的几句话后,连忙也跪了下来,恳请医生。

大她五岁 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12)

图丨医生

见到夏伯根和几个孩子如此,医生只得无奈叹了口气,这才掏出手术刀,帮伤员做起了手术,将体内的子弹给取了出来。

在这之后,伤员的伤势好转变得更加的快速,加上夏伯根一直细心照顾,要不了多久,伤员就能够起身了。

只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夏伯根家里平白无故的多了几个人,这很难不让人有所怀疑,很快这件事就传到了国民党的耳中。

为了验证情况,国民党很快就派人赶往夏伯根家中进行查探,若是真的被他们查到,别说伤员,恐怕夏伯根和几名孩子都会陷入危险当中。

大她五岁 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13)

图丨居住的茅草屋

好在那时候老百姓都知道国民党的作风,所以当查探的人一来,村子里的人就赶紧通知了夏伯根。

得到消息的夏伯根,当即和几个邻居将伤员给藏到了楼阁上,还特意去找回来不少的蚕叶,将其盖了起来。

没多久,国民党调查人员就推门而入,夏伯根在看到如此情况,并没有露出丝毫的慌张,只是安安心心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好在国民党并没有将伤员搜查出来,夏伯根等人,这才逃过一劫。

虽然没有搜到伤员,但是若是这么回去,恐怕也不好交差,于是乎那国民党调查人员,就以通敌的罪名,将夏伯根给逮捕了回去。

孩子们见状也十分的担心,连忙将家中仅有的粮食财务都拿了出来,在通过村里的一些关系,这才让夏伯根逃过一劫。

大她五岁 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14)

图丨夏伯根

二人相见

夏伯根和邓小平这对名义上的母子,虽然之前从未有过联系,但有着这层关系,二人自然避免不了要有所见面的。

在国共内战就结束之后,迎来了解放,夏伯根和邓小平的初次相见,也在命运的安排下到来。

1949年,夏伯根所在的地区四川,也迎来了解放,说巧不巧,带领解放军入驻的四川的,正是她的继子,邓小平。

听到邓小平来到四川,邓小平的舅舅淡以兴十分的兴奋,于是便匆匆忙忙拉起夏伯根,就要去见邓小平。

起初夏伯根还有些担忧,但是拗不过淡以兴,这才跟随着他去找邓小平。

不过那时候邓小平刚来到四川,手头上的工作非常的繁杂,在淡以兴来的时候,邓小平还在主持会议,警卫员只好先将淡以兴几人安排去休息。

大她五岁 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15)

图丨邓小平

当时淡以兴心里其实是有些怒气的,做为舅舅,从千里迢迢赶来,见一面都这么的困难,一旁的夏伯根则表示,小平忙于工作是正常的,要多多理解。

会议结束之后,邓小平这才急急忙忙赶了过来,再一次见到邓小平,淡以兴还责怪了几句,对此邓小平则是连忙赔笑了起来,连忙道了歉。

不过淡以兴也并未放在心上,转头指了指夏伯根,并说到:“小平啊,这是你的后母夏伯根,自从你出国,俺妹离世后,你爹就和她相依为命,这些年来都是她在照顾你爹,邓家的几个孩子也都是她拉扯大的,这些年来也十分的不容易。”

大她五岁 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16)

图丨邓小平与舅舅一家合影

听到这几句话,夏伯根心中顿时心生担忧,连忙摇头表示自己只是过来看看他,并没有其他任何想法。

而邓小平自然听出来夏伯根心里的担忧,连忙上前握住了夏伯根的手,并亲切地表示:“夏妈妈,您就留下来吧,这些年过得并不容易,以后我来给你养老”。

当听到邓小平竟然喊自己妈妈,夏伯根内心顿时感动不已,激动地留下了泪水,心中的那些担忧这才烟消云散。

不管怎么说,这一次也是二人第一次见面,在这之前,二人从未有过任何的交集,夏伯根心中自然会十分的担忧,不过当听到邓小平这样喊自己,也表明了邓小平在心中接受了自己,‘母子’二人的渊源,这才正式的展开。

大她五岁 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17)

图丨邓小平

照料有佳

在这之后,邓小平便将夏伯根以及几个孩子给接了过来,并安排他们住了下来。

平日里,邓小平和她的妻子卓琳,对于夏伯根,也是十分的尊敬,一直以照顾亲生母亲一般照顾她,而他们的孩子也一直亲昵的称呼其为奶奶。

邓小平还担心几个孩子会疏远夏伯根,一直在教育他们,要多尊敬奶奶,也要多关心她,不能惹她生气,就这样,夏伯根和孩子们,也变得十分的亲密。

不久之后,因为工作的需要,邓小平被党中央调回了北京,听到这个消息的夏伯根还以为要和孩子们分开了,心中满是不舍。

大她五岁 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18)

图丨邓小平与孩子们

不过一想到这是为了工作,她也并没有过多地表现出来,可是这一切邓小平都看在眼里,在邓小平心里,也一直将夏伯根当成母亲,于是便连忙找到夏伯根,并让她跟着一起去北京,这样一家人也可以生活想在一起,互相可以照应。

来到北京之后,邓小平和卓琳的工作变得更加的繁杂,家里照顾孩子和所有家务,全都落到了夏伯根身上。

为了能够让邓小平夫妇,能够专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她便是将所有的活全部都揽到自己身上。

每天除了照顾孩子们之外,夏伯根还会专门做好饭菜等待邓小平夫妇回来,一直以照顾自己亲生孩子一般,将邓小平和卓琳照顾的十分良好。

因此,在邓小平的心中,一直对夏伯根都是十分感激的,只不过,后来因为工作的原因,邓小平不得不调到江西的农村参加劳动。

大她五岁 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19)

图丨夏伯根与夏琳

考虑到夏伯根年纪大了,他便想着将夏伯根安排在北京,顺便可以养老,可是夏伯根却十分的反对,还表示大家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苦不苦的,就这样,邓小平一家人这才启程赶往了江西。

再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中,邓小平的家庭一直过的十分的艰苦,加上当时国内的经济条件也不好,各个方面的开销都十分的不易,这使得邓小平夫妇的压力十分巨大。

在见到如此情况,夏伯根在生活中更是精打细算,将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处理得十分井然有序,不仅如此,为了减小开销,夏伯根还在家里自己种起了地,养起了鸡,为的就是能够让邓小平夫妇能轻松一些。

就这样,一家人一直同甘共苦,其乐融融地渡过了一段日子,也让邓小平渡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

大她五岁 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20)

图丨邓小平一家合影

幸运的是,邓小平很快就因为党中央的安排,重新被调回了北京,一家人的日子这才有了好转。

回到北京之后,夏伯根如同往常一般,一直都在邓小平夫妇身后,细心地照料着整个家,让整个邓家都过得十分的平稳。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虽然邓小平和夏伯根并不是亲生母子,但是两人的感情也如同亲生母子一般。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因病离世,听到这个消息的夏伯根顿时愣在了原地,许久之后才颤颤巍巍的说道:“小平.....真的走了啊.....”

大她五岁 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21)

图丨邓小平去世

说完这句话,夏伯根整个人就如同痛失亲生孩子一般,痛哭了起来,精神状态也变得十分的不好。

在这之后,夏伯根由于身体原因,加上精神状态一直都不是特别的好,虽然孩子们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但是病情的影响实在太过严重,到了2001年,因抢救无效,夏伯根在医院离世,享年一百零一岁。

大她五岁 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22)

图丨继母与邓小平一家合影

回顾夏伯根的一生,出生十分的贫苦,又经历过两任丈夫的离世,但是悲惨的命运并没有压垮她。

即便情况不好,她依旧咬牙坚持,并将几名孩子拉扯长大,甚至还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了革命的战士。

在和邓小平的母子情感中,更是感动了无数人,这样坚韧、深明大义的人,值得我们尊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