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族谱大全(读家谱明家世传家风)

读《家谱》,明家世,传家风,兴家业,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家族族谱大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家族族谱大全(读家谱明家世传家风)

家族族谱大全

读《家谱》,明家世,传家风,兴家业

御书堂十八世 丁 睿

庚子(2020年)大疫期间,诸事消停。闲暇之时,偶闻几位族亲拟重修族谱,怦然心动,遂将《御书堂丁氏族谱》(第五次修订)细细翻阅,回顾家世,搜寻祖迹。细读之下,对家族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先人事迹也有更深认识,感获良多。现将祖上事迹简要梳理,缀成下文,以期各位族亲、后生诸辈对家族及先人有更多的了解。

一、入籍淮安,像赞奇特

据《丁氏家谱》(第五谱,1995)记载,我们淮安这一支丁氏家族的先祖叫丁锺,“原籍江西南昌府南昌县”。元末因避战乱,丁锺背井离乡,颠沛漂泊,来到淮北。明洪武初年(1368年),朝廷下旨让“外乡寄居者编入里簿”,“始籍金城乡四图六甲”,落户于江苏清河县(即淮阴县)金城乡一带(今徐溜镇金城村),后迁至涧桥(今丁集镇涧桥村)一带。

前些年曾有淮安丁氏家族的后人专程去南昌探访当地的丁氏家族,试图溯源丁锺公的先人遗迹。他们先后走访了南昌县向塘镇丁坊村的“永发堂”丁氏族人,丰城市小港镇八都村、剑南街道丁家社区的丁氏祠堂,新建区流湖镇丁氏集中居住区丁家塘,查看了他们的族谱,都没有丁锺、丁士美的名字和印记。只有丁坊村的最新一版《永发堂族谱》(1991年)中有“丁上美,明嘉靖状元,任江西巡抚,累官吏部侍郎”的记载,并附有丁上美公画像。经查证,明代没有叫“丁上美”的状元,嘉靖朝更没有。真正的状元丁士美也没有做过江西巡抚。这个《族谱》的老版本中并没有相关记载,画像也是后加进去的。据此推断,是编谱的人将“淮安丁士美状元”附会到族谱中。

先祖丁锺公生卒年失考,元末明初他来到淮安落户时,并没有随父辈或族人的记载,应该是一个人独自流落至此,那么至少应当是少年之时。《族谱》称他为“文学公”,即有秀才身份,应该是在明朝时取得的,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了。

《族谱》收录了丁锺公画像的三篇像赞。

第一篇是名为“毛杰 刑部主事”题写的像赞:“穆然抱朴天所予,梁甫聊吟胡为乎,南浮江淮君子儒。”这个题赞虽然简单,但是点明了画中主人是一位来自南方、醇厚淳朴、天性恬淡、隐居江淮的隐士,评价还是很高的。

毛杰是何许人也?据清代《浙江余姚丰山毛氏族谱》记载,毛杰(1422年~1454年),字允奇,别号翊斋,浙江余姚人。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未及授职,因思双亲致疾,上章乞归,抵家半月卒。从毛杰短暂的生平看,这个题赞应该是在他中举之后到中进士之前题写的。有的资料把毛杰说成是“毛吉”。毛吉(明朝)字宗吉,号思庵,浙江余姚人。景泰五年进士,累迁广东副使。

毛杰的儿子毛宪是明成化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四川、湖广按察副使。原来,像赞中的“刑部主事”不是毛杰生前的官职,而是身后因儿子的地位而获赠的荣誉职务。

令人称奇的是,大约100年后,和丁士美一同殿试并获得榜眼的人,叫毛惇元(1529~?,字裕仁,号春台,浙江余姚人,嘉靖三十一年夺得乡试第三十七名,会试第三名,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榜眼,授翰林院编修,终于此职。),也是浙江余姚人,应该和“毛杰”是一个家族的。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还是历史的巧合?恐怕还是个谜。

第二篇像赞是“豫章黄琥,布政司参政”为丁锺公题写的,文字似乎有缺失:

卓哉!儒称避世匪巢由脱尘,绁长子孙择吉地。

黄琥是什么人?《明实录》记载,弘治九年(1496年)十一月,升肇庆府知府黄琥为广东布政司参政。其余不详。这篇像赞说的是丁锺公曾经因为逃避贼祸,来到此地安居,繁衍子孙。

第三篇是曾任南京光禄寺卿的陆淞为丁锺公画像写的题赞:

大老避居,风高遗躅;

孝弟力田,以报遐福;

山出礼泉,水胎珠玉;

乃春长兴,卜斯安宅;

余韵流风,永瞻巾幅;

天爵长荣,冠兹华族。

经查《明实录》等资料,陆淞,字文东,浙江平湖人,生卒年代未查到。明孝宗己酉年(应为1489年)陆淞中了解元,曾忤太监刘瑾诏下狱,官至南京光禄寺卿。平湖陆氏是名门望族,陆家祖孙也是民族英雄、宋末三杰之一陆秀夫的后人。其子陆杲,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其孙陆光祖,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这篇像赞文字典雅,对画像主人评价很高。

上述三篇像赞的题写者都有一定身份,而且年代跨度较大。其中,毛杰的像赞应该是丁锺公的儿子丁进公请他题写的,因为毛杰去世时,丁锺公的孙子还没出生。另外两篇则多数是丁锺公的孙子丁凤公请他们题写的。

丁锺公的儿子,名进,是我们的二世祖。丁进公生卒年失考,从其子丁凤的出生时间(1463年)以及前文提到的毛杰去世时间(1454年)推断,他应该生于1430年左右或更早。

《族谱》称他是“庭训”。这是他的字还是身份?“庭训”的典故出自《论语》,本义是父亲当庭教育儿子: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予也。”

用“庭训”作为自己的字,似乎有点张扬,且太直白,不够含蓄雅致,不符合古人习惯。“庭训”后来也成为“私塾先生”的代称。可能丁进公科举不顺,没有取得功名,就做了别人的家庭教师,应该也是有文化的人。

从他能请到毛杰给父亲丁锺题赞,可以推断他也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的。

据《族谱》记载,丁进的像赞作者是谢一夔。赞曰: 贞隐维风,乃在淮濆;

仁爱成性,耕读非文;

鲤庭咫尺,松心竹筠;

天相后人,谟贻自身;

公有嘉德,俎豆长新。

这个像赞用语古朴雅致,称赞丁进公是一位品德高尚、流芳后世的隐士高人。

那么,作者谢一夔是什么人呢?《族谱》记载的作者名号是:

“豫章谢一夔 工部尚书 太子少保”

经查,谢一夔(1425-1488),南昌人,明代天顺四年(1460年)状元,官至工部尚书、太子少保,谥文庄。

上述两先祖的像赞作者都远早于丁士美,不可能是在丁士美中状元之后请托他们题写的,只能是二世祖、三世祖。从他们当时的身份地位看,似乎很难请到这样身份的人来给上辈题写像赞。怎么回事呢?

以谢一夔为例,凭着当时丁氏的地位、影响,想请到谢一夔这样的人物,绝非寻常。试想,这位谢尚书1488年去世,丁进公的儿子丁凤公1463年出生。写像赞的时间,至少是1488年之前谢尚书还在世时,此时丁凤还不满25岁。丁凤公即使在25岁前中了秀才,恐怕也很难直接请到谢尚书这个级别的人物来写像赞。到底是怎么请到谢尚书的,恐怕还是个谜。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始祖丁锺来自江西,当时与江西的族亲尚有较多联系,而江西的族亲可能比较兴旺。所以,才有可能通过江西族亲的关系请到毛杰、黄琥、陆淞、谢一夔等知名人物为先祖们题写像赞。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尚未得到考证。

另外一种可能是,咸丰《清河县志》记载,明代嘉靖年间,清河县有一个叫“谢一夔”的教谕,选贡,丽水人。当时是不是请的这个教谕题写的像赞,到了后世,搞不清楚这个谢一夔是谁,后人就冒用了“谢尚书”的名号,也未可知。

即使谢一夔是弄错了,其他几位呢?不会都弄错吧。不管怎么说,这几篇像赞能请到毛、黄、陆、谢这样的名人为两位先祖题写像赞,可见,我们的二世祖、三世祖都不是一般的人物,有一定的声望和地位。应该说,我们这一门丁氏的兴旺应该从那个时候后就奠定了基础。

二、家风初立,泽被后人

二世祖丁进公有二子,一名鸾,一名凤。从起名看,二世祖是寄希望于两个儿子能够光大门楣、振兴家世的。《家谱》上把丁鸾公这一支称为“大门”,丁凤公这一支称为“二门”。限于篇幅,这里重点记述丁凤。

三世祖丁凤(1463-1504),号朝阳,有才学,考中秀才后,举家搬入当时的县城(现在的淮阴区马头镇有个旧县村,就是当时的县治所在)。而且,丁凤公还将祖、父的坟墓迁葬到县城。相传早年间马头镇某地有丁氏祖先的七座坟茔,应当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到四世祖丁儒公去世时,已经有七位先人安葬于此。因丁儒公及状元公本人是由皇帝下旨安葬在当时的郡府(今淮安区)郊外,就没有葬在祖茔。前几年有丁氏后人想恢复这丁氏祖茔,在这里建纪念墓园,因此地处在运河文化遗址文物保护范围,且不合现在政策,未能如愿。

丁凤公中秀才,应该是家族兴旺的开始。丁凤有二子,一名儒,一名伦。从取名看,他希望子孙好好读书,求取功名,光宗耀祖。为此,他还撰写了一篇很有水平的《家训》,作为后世子孙成家立业的精神指南。《族谱》是以“赠通议大夫、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 丁凤朝阳公撰”的名义记录了这份《家训》:

一家之有训诫,犹一身之有绳检,一心之有准衡也。群子若弟,其恪听余训是谨。

夫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得于天者为性,而成于人者为教。教子时义大矣哉。若于教,为圣为贤,不若于教,即丧失可圣可贤之身,而流于不肖。不肖之近于人类者稀,尔可不教欤?余略言其端,以为幼子童孙劝。

一敦伦,以务孝悌;一立诚,以守忠信。人生之大本立矣。由是谨以居心,和以接物,惠以济人,宽以御下,俭以养德,静以去嚣,勤以广业,强以励行,人生之完行具矣!

将见五品以训,五教以齐,居乡树正人君子之目,立朝著纯臣良相之名。帮家之光,天地之瑞,学积于兹,可不慎哉!可不勉哉!

虽然不戒而淑,不教而成者,可以期上哲,难以望中材。其自余约后,敢有大本不立,大行不全者,许族之长伯于家庙严责之,有不悛者必反复倍惩之,其毋怠。他如一事之愆,一行之失,亦须讽劝详施,诰戒互用,乃可以消萌杜渐,为吾宗佳弟子。

《书》曰:惟怀永图。《诗》曰:遹修厥德。尔后人其恪听之,俾世守斯训,百代犹一日,是则余所望于累业者已。

这份《家训》内容丰富,立意高远。

第一部分,强调家训、教育的重要。《家训》犹如绳检、准衡,是立身处世的衡量尺度和规范。教育,可以成为圣贤,不受教育,可能成为不肖之人。

第二部分,论述家训的核心:一是敦伦,就是强调伦理道德,达到“孝悌”;二是“立诚”,就是诚实守信,忠人之事,信义为先。这与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诚信”“友善”完全一致。在这两个核心基础上,再提出八个方面具体要求,“谨以居心,和以接物,惠以济人,宽以御下,俭以养德,静以去嚣,勤以广业,强以励行”,全面阐述了完善的人生标准。

在此基础上,再提高一步,勉励后人往“正人君子”“纯臣良相”的目标去努力。

第三部分,交代惩戒措施。对于不守家训、违背伦常的子弟,由族长严加惩戒;对于轻微错误的,需要多劝导。

最后,用《尚书》《诗经》的语句,提出殷切的期望:后人世代遵守家训,百年如一日,不可稍有懈怠。

这份《家训》,论述严谨,说理透彻。运用了比喻、对比、引用、假设等多种说理方法,形象生动,条分缕析,令人警醒。

这份《家训》语句简明,朗朗上口,易诵易记。全文354字,要言不烦,言简意赅。对偶句、排比句交错使用,增强语势。如“居乡树正人君子之目,立朝著纯臣良相之名”一句,可谓古今读书人之标准。尤其是“谨以居心,和以接物,惠以济人,宽以御下,俭以养德,静以去嚣,勤以广业,强以励行”八句,可以与诸葛亮《诫子书》媲美。

总之,这是一篇水准极高的《家训》,在其孙丁士美及子孙后代身上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族谱》还记载了一篇由后人马骏写的《跋》:煌哉,斯训!宝于谷玉,严而不迫,简而易从。想见大儒修身齐家,实义百世,儒奉芳型。余家处寿实山斋,得公六代孙宾远过索书,可谓后有传人,兼告以坐言起行,方元泰书绅法言尔。对这篇《家训》赞赏有加。

除了家训,《族谱》还记录了家庙对联:

守祖宗清白二字,教子孙忠孝两行。

虽然普通,却也是延续了祖上的遗风。

丁凤虽去世较早,因为孙子中了状元,是状元公祖父,朝廷发文赠通议大夫、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算是有了功名。

多年之后,状元公的领导兼朋友,嘉靖朝严嵩之后的内阁首辅、大学士徐阶(1503-1583,此人是嘉靖二年探花,也是万历年首辅张居正的老师),曾为丁凤公立传,着墨虽不多,内容却很丰富。

首先说他“性至孝,能色养不违。亲或有疾,衣不解带”,十分难得;次说他早慧且勤奋,“在龆龄时即类成人,奋志下帷,学制科艺”;次说他“路拾遗金”百两,能拾金不昧,在拾金处派人守候多日,如数交还失主;再次说他乐善好施,“犹好施与,族之贫乏者因为周恤”。

虽然丁凤公年寿不高,徐阶称他是“丰于德而啬于年”,“积厚者流光”“蓄德深仁”,泽被后代,福贻子孙,对他推崇备至。

这是丁凤公的画像。福建人李廷机是万历癸未年(1583)榜眼,也是状元公的门生,累官礼部尚书,曾为丁凤公画像题赞:

欹欤先生,生端性粹。

大乌峨冠,孕祥毓瑞。

肇赐嘉名,朝阳爱字。

笃亲本仁,还金矢义。

有急我周,惟力所至。

有材我储,惟塾是置。

光流文孙,大魁用炽。

遂晋铨衡,备位卿贰。

三锡褒崇,九京光霁。

年虽未加,报终不匮。

敬告宗盟,引绳志事。

这样两个大人物分别为丁凤公立传、题赞,可见状元公的人缘和德行在当时的影响。

可以说,正因为有这样一个优秀先辈,才会出现像丁儒、丁士美这样的优秀子孙。

三、忠孝持家,言传身教

三世祖丁凤公有两个儿子——儒、伦,这里重点记述丁儒。

四世祖丁儒(1490-1575),字希贤,号双松。丁儒公受父亲影响和《家训》指引,“独喜读书”,但因父亲去世早,家境贫困,未能考取功名,遂“俯而治生”。丁儒公“心常以家敝为忧,有撑持奋起之志”,曾经辗转于涟水、盱眙等地做生意,十分勤勉,“朝夕无迨”,“以道生财,家复振”。可见,在他手中,丁家开始富足起来。这也为其子丁士美、丁士良潜心读书奠定了充足的经济基础,否则,吃上顿没下顿,经常饥肠辘辘、头晕眼花,哪有心思读书求学?想中秀才都很难。古人讲“穷文富武”,是说穷人学文成本较低,更有利于成才。其实,即使是读书求学,也还是需要一定物质条件。要是连书本费、私塾费都交不起,何处求学?宋人欧阳修画荻为书、范仲淹冻粥充饥,只是个别现象。

除了做生意较为成功,做人处事更值得敬佩:

富有正义感,常因徭役之事为族人仗义执言,“直气正词斥于官”;十分重视教育,对两个儿子“勤训之”,“择师授经”,终于培养出状元;十分孝顺,母亲章氏寿诞时,庭院上空曾有“鹤自正天来回翔不肯去”;情趣高雅,“最喜吟咏”,也曾创作一些诗文,“有怡然自得之趣”;为人谦和无傲气,“平生与人无竞心,虽迂卑凡,亦必先之礼让”。

丁儒公处事十分谨慎低调,虽为状元之家,自己也受皇帝敕封为三品,品阶高于淮安府官,但是“手札绝往来之仪,肩舆杜出入之迹”,不干涉地方事务。状元公及第后,想将他接到京城居住,他没有同意,就在家乡“韬光乡社”,深居简出,交游极少,“左右邻里,多不识其面者”。早期一直居住在淮阴县城马头,晚年因担忧倭寇袭扰,才搬到郡城(现淮安区所在)。毕竟,郡城的防卫要好得多,更安全。

这是丁儒公的画像。因是状元父亲,丁儒公多次受到皇帝敕封,第三次诰命为“通议大夫、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享受三品待遇。《圣旨》称他“躬万石之醇谨,称一分之善良,若璞未雕,如素未绚”。除了丁儒公,状元母亲仲氏也“性含慈惠,躬履俭勤,徽音夙著于频繁,遗教尚存于机杼”,受封于“淑人”。可谓备受圣宠,荣耀之极。

过去阶级论认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封建社会的裙带关系、不公平现象。其实,朝廷对培养出杰出人才、国家栋梁的祖、父辈进行封赏,实际上是对他们所付出的心血的奖励,是引导全社会重视对后代的教育培养。而且,从家庭来说,作为投资,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这样的激励机制利多弊少,应该属于正能量。

丁儒去世后,由皇帝下旨,按正三品规制安葬在郡城郊外墓地。墓地占地80多亩,有石坊碑铭、华表翁仲、明堂飨堂,周围还有祭田。状元公请嘉靖己未年同科探花、掌翰林院事、经筵讲官林士章为其父作了墓志铭,由嘉靖四十四年进士、与丁士美同为万历皇帝日讲官的许国书写。据说,因状元公的令名清誉,明清两代都年年举行祭祀典礼。

正是在丁凤、丁儒这样的祖、父辈的言传身教、德行熏陶下,才孕育出丁士美这样的杰出人才。现在人说,培养一个真正的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此言不虚。

四、状元及第,御书传家

丁儒公有两个儿子——士美、士良,重点记述丁士美。

(一)聪慧勤奋大魁天下

五世祖丁士美,字邦彦,号后溪。出生于正德辛巳年(1521)三月初七。丁士美从小就“颖悟不凡”;会说话之后,“口授诗书,辄成诵”;上学之后,才华横溢,“通典谟训诰奥义”,“为文有藻思”。由此来看,丁士美应该属于有天赋的一类人。

嘉靖二十八年参加应天府乡试,中举人第19名。28岁中举人,虽不算十分特别,在同辈人中,也算是比较优秀的了。此后十年,丁士美三次赴京参加会试,都没有考上进士,但他没有灰心,继续刻苦读书。这也得益于丁儒公创下的家业,让他衣食无忧,一心读书。十年寒窗,终于有了回报。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38岁的丁士美第四次进京赶考,途中在一处寺庙借宿。寺内方丈看见丁士美,立刻行大礼参拜,口称“状元至”。不知士美公当时的态度如何,是哂然一笑,不以为然,还是心存包袱,惴惴不安?从结果来看,估计也没当回事,只当方丈是说喜话、讨口彩。

经过三场会试后,有303人被录取为进士。接下来,由皇帝亲自殿试。嘉靖皇帝平时修道炼丹,不理朝政,这次估计是觉得严嵩这班人有些不靠谱了,想选拔一些能臣来为朝廷做事,便以“用人理财”为话题,命这些新科进士策对。据说,交卷时,礼部主考官并没有把丁士美的策论放在第一位,但是,嘉靖皇帝对前面几份答卷都不满意。等到看见丁士美的作文,眼前一亮,尤其是文中“君臣交儆、人臣自靖”这八个字,深合帝意。对于用人,丁士美提出“精其选、严其课、久其任”;对于理财,提出“去三浮、汰三盈、审三计”,可谓论述严密,逻辑严谨,堪为国策。嘉靖深以为然,于是,朱笔一挥,钦点丁士美第一甲第一名,由此,淮安历史上的第二个状元诞生了。

淮安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也是嘉靖朝的,叫沈坤(1507-1560),嘉靖二十年(1541年)状元,曾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因母亲去世回乡守孝,组织私人武装抗倭。后遭淮安知府范槚诬陷,死于狱中。

同一朝代、同一地区,相隔不到20年,有两人中状元,这在中国科举史上是极罕见的。同时期淮安还有一位了不得的文人——《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当时还是默默无闻,学历只是一个“贡生”,做过短暂的县令、县丞,后世称为文坛巨匠。吴承恩与沈坤、丁士美都有往来交谊。

据统计,自唐代至清末的1300年科举史上,淮安地区共有395人考中了进士,其中文科进士301人,武科进士94人。明清之际,除了两名状元,淮安还涌现出了榜眼、探花共4人,其中:榜眼2人(汪廷珍、李宗昉),探花2人(陈澜、夏曰瑚)。可见当时淮安府文风鼎盛,文脉深广,人杰地灵。

(二)高谊维风,清操振世

丁士美的仕途时间不算长,但入仕起点较高。十多年的从政生涯,曾任嘉靖、隆庆、万历朝的右春坊右谕德、侍读学士、东宫侍班官、经筵日讲官等,就是太子的老师之类的;后来掌翰林院事、太常寺卿、国子监祭酒等,就是相当于文化、教育方面的主官,主持过多次国家考试;后来进入中央政权的核心部门,又任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协助张居正推行“新政”。堪称三朝重臣、两代帝师。

为官期间,丁士美留下了很多令人尊敬的事迹。

洁身自好。中状元时,丁士美的妻子已经去世。翰林编修赵祖鹏的大女儿嫁给了朝中权臣陆炳,欲将小女儿嫁给丁士美。丁士美看不惯赵和陆的为人,不畏权势,不攀富贵,断然拒绝,在当时士林中传为美谈。后来果然赵祖鹏被下狱处死,陆炳也没有好下场。

公正刚直。曾经住持礼部贡士、顺天乡试、武举考试等五次选拔人才的考试,“所荐文武之士,称为得人”。任国子监祭酒,对那些不守规矩的太学生“峻立科条,明加约束”,整顿校风学风。

忠厚端重。丁士美胸怀天下,忧国忧民,夙夜在公,为国事殚精竭虑。曾主持重录《永乐大典》。在朝中“忧时愤世”,“时出肺腑相示”。万历元年,淮阴修整高家堰,请状元公作文记事,丁士美写了一篇《高家堰记》,表达自己对水患的关注,对修堰的支持。《明史》称他“缜密端重,以道义自持”,赞赏他“淹贯经史,正直忠厚,朝野共钦”。

忠孝两全。万历三年(1575年)夏,丁士美父亲去世,按明朝规制,丁忧回淮守孝三年。两年后,即万历丁丑年(1577)八月十一,丁士美病逝于淮安。朝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恪”。

(三)责难陈善,堂号传世

丁士美曾担任万历皇帝的经筵日讲官,对明神宗朱翊钧可谓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每进凿御前,要以正言格论,反覆开道。古今之治乱,君德之成败,人才之进退,风俗之盛衰,莫不然可指。上为耸听嘉纳。”可见他善于引导启发,敢于直言相谏,深受皇帝敬重。

万历二年(1574年)夏四月四日,皇帝亲书“陈善责难”赐给丁士美。这四个字看似简单,不像“精忠报国”等惊天动地,但是,含义深远。

这四个字出自《孟子·离娄上》:

“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所谓“陈善”,即臣子向君王陈述善法美政,引导君王向善祛邪,消除妄念;所谓“责难”,即勉励君王去做难以做到但是应该做到的事。丁士美深感皇恩浩荡,写下《赐御书字记》一文。从此,淮安丁氏就以“御书堂”作为家族的堂号,流传至今。

“御书堂”三字蕴含着家国情怀、立身之命、报国之志,蕴含着为国为民的卓著奉献,廉洁正直的高风亮节,才高学厚的师儒之范,忠孝两全的典范人生,蕴含着“诗书继业、忠孝传家”的本色家风,“居乡树正人君子之目,立朝著纯臣良相之名”的理念传承。这是御书堂丁氏家族文化的重要内涵,家族标志,精神特征。

状元公还留下了他的书案箴言(座右铭):

“百倍功要由自尽,一等事岂让人为。”

这两句话看上去有些自我中心、贪功抢事,其实,这里的“百倍功”并非是指“天大的功劳、业绩”,“一等事”也不是指“有巨大好处和利益的事”。状元公要表达的是:凡事尽量靠自己努力,亲力亲为;越是重要的事情,越要当仁不让,自力更生。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付出百倍的辛劳,才能有所成就。

状元公服丧期间,“因见家中事体,多不顺序,昼夜忧惶,致成笃疾”。为整顿家事,振奋家风,不顾自己身体不好,给弟弟丁士良撰写了《致弟士良书》。这封家书对自己的弟弟及族中子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愿贤弟无好佚游,无交佞朋,无嗜山石花木禽鱼……至一切外侮相加,亲识人等有妄生事端者,执此赴所在官司断理,计仁人在位,必从公分部重治,而欺孤弱寡者,定无所售其奸矣。”主要意思是,要谨慎处事,不要放纵;要秉公守法,不要惹是生非。此外,还就仆人选用、子女婚配等事项作出了约束。文虽不长,但状元公现身说法,以身作则,言之谆谆,语出肺腑,甚为感人。

关于丁士美的人品、学问、业绩,我撰写了《丁士美与<永乐大典>》《从“朋友圈”看丁士美的为官处事之道》《关于深入开发利用丁士美状元文化资源的几点建议》等文章,可以参考。

(四)泽被后人,遗风长存

丁士美的弟弟丁士良(1557-1605),字邦直,号清溪,曾任湖广郴州知州,政绩显著,颇受乡民爱戴。

御书堂丁氏第五代同族兄弟10人,除了士美、士良兄弟,还有4人中了秀才,可谓文风鼎盛。

明清两代,御书堂丁氏考取功名者近500人,可见诗书传家、书香门第的文脉、学脉一直流布后世。

丁士美与父亲丁儒的墓地在今淮安区城区东南方位。此处有仲翁、石兽像、墓碑等陵园实物。解放后因开掘苏北灌溉总渠而搬迁,文革时被毁。残存的十余件石刻实物散落在淮安区勺湖公园、地方博物馆等处。

2017年,丁氏后人数百人曾举行丁士美状元去世440周年祭奠活动,得到广泛响应,很有影响。

2021年4月17日,淮安市文化旅游局、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和淮阴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了“纪念丁士美状元诞辰五百周年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国内知名历史、科举和状元文化研究专家来淮交流。丁士美后裔族人举办了纪念状元公诞辰五百周年书画展。4月18日,御书堂族人数百人在丁士美诞生地淮阴区马头镇牡丹园举办了祭祀活动和纪念大会,隆重纪念状元公诞辰五百周年。

五、历世直系,血脉延续

状元公的长子丁有殷(1572-1639),字廷白,号恭溪,曾任云南姚安知府。

次子丁有周,官至山东莱州府通判。之后,其孙子辈就遭遇到了改朝换代,明灭清兴。我们的六世祖丁有殷、七世祖丁昌泰去世前后,内有民怨四起,外有后金犯边,明朝行将就木,大厦将倾。不过数年,大明朝就在内忧外患中灭亡了。身处乱世,战火涂炭,加上异族入侵,压制太甚,越是官宦世家,越是名门望族,受到的冲击越大。

不过,在家风族训的影响下,御书堂子孙虽遭乱世,却能一直保持着诗书传家、耕读为本的传统,遵循清白做人、忠孝为先的祖训。

御书堂的后世子孙中,读书之人甚多,粗略统计,取得功名的有200多人。这些读书人大多都在秀才这个层面,以县学生、邑庠生为主;少数成为国学生、贡生、太学生,相当于现在社科院的研究员,属于高级知识分子;也有极少数考取了举人,走上仕途。如,第十二世丁如玉(1746-1830),是我们九世祖丁兆祐的玄孙、十世伯祖丁楠公的孙子,乾隆辛卯年举人,曾任澳门同知10年(1797-1806),为保持澳门的稳定繁荣,维护清王朝在澳门的利益,发挥了很大作用,后任广州、惠州、肇庆等地知府,官声显著,受到嘉庆皇帝的多次嘉奖,称赞其“可廉能政,绩冠粤东”。退休后,丁如玉还主持扩建了清江书院(今之“文庙”所在),为淮安教育事业作出了极大贡献,备受时人推崇。以举人之资而位至知府,可见其颇有过人之处。这位前辈应该是继承状元公德能和御书堂家风最为显著的丁氏子孙了。

值得一提的是,状元公的直系后代中还有一位叫丁如瓖(1771年-1838年),字佩环,是一位太学生,很有学识和声望。《族谱》中有一篇《国学丁公佩环像赞》(作者王卓如,道光庚子举人),《像赞》的序言写道:“渡大河而北,又西行若干里,有丁家集焉,创始于佩环先生。其间若经商、若过客,暨负担以营饘粥者,咸惕息奉先生为主人,久而遂以丁之姓系之者也。……集之时义大矣哉。非有郑当时之交情洽于旡远,非有王彦方之令望震于一乡,固未易兼畏与怀,翼翼然承主人之教而弗衰矣。”文中提到的郑当时、王彦方分别是西汉、东汉时人,都以德行著称,都是贤德之人,《史记》、《后汉书》分别有传。这段话说明,现在的淮阴区丁集镇,原来并没有集镇,是丁如瓖凭着自己的能力、德行、声望,逐步创建并发展起来的。丁如瓖德高望重,很受族人及乡邻的爱戴和敬重。

《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一个家族,往往兴旺了一段时间后,就湮没无闻。御书堂丁氏自先祖丁锺公开宗立派,到第五世丁士美大魁天下,再到十二世丁如玉誉满南粤、声驰江淮,后世子孙一直血脉尚存,家风不绝。

《族谱》记载,丁氏后人中还有一部分是习武之人,还有考取武举人的,做了武官,少数还立有军功。如,十四世中有一个丁秉清,监生出身,因团练有功,朝廷赏了五品顶戴;有个丁相年,曾任守备,赏五品顶戴;十五世有一个丁文之,也赏了五品顶戴;十六世有个丁宝书,取得了六品军功。看来,御书堂子孙是能文能武,文武兼备啊!

如今,御书堂丁氏虽无位高权重、声名显赫之人,也无巨商富贾、功业卓著之辈,但大江南北、海内海外,也不乏一些学有所长、财有所积、政有所为的杰出人才,许多为国家、民族、社会作出贡献,为御书堂增光添彩的优秀分子,更有众多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的丁氏子孙。

希望御书堂子弟自今而后,能够继续弘扬祖德,守正固本,勤勉自强,和家兴业,则我们御书堂丁氏必将枝繁叶茂,花开遍地,永远流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