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总结简洁(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欢迎关注公众号老丁侃地理,更多精彩内容每日呈现。

第一章《行星地球》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总结简洁(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1)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总结简洁(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2)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总结简洁(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3)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总结简洁(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4)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总结简洁(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5)

知识梳理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2)产生时差,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时间上东早西晚。

(3)水平运动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

2.判断晨昏线的三大技法

(1)利用自转方向判断:顺自转方向将要进入白天的为晨线,将要进入黑夜的为昏线。

(2)利用地方时判断: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点所在为晨线,为18时的点所在为昏线。

(3)利用昼夜半球位置判断:昼半球西侧为晨线,东侧为昏线;夜半球则相反。

(二)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2)速度:近日点(1月初)附近公转速度快,远日点(7月初)附近公转速度慢。

2.正午太阳高度

(1)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两大技巧:

①“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方向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②“远小近大”: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反之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90°-两点纬度差。

其中,当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即为所求点与直射点纬度差的绝对值;不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为二者纬度数之和。

3.日出、日落方位的判定

(1)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春分日、秋分日),南、北极点除外,全球各地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2)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全球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且太阳直射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北。

(3)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北;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南。

4.昼夜长短

(1)季节变化规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总结简洁(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6)

(2)纬度分布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

(3)计算方法:

①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

方法:昼长=昼弧度数/15°,同理求夜长。

②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来计算。

方法:昼长=2×(12-日出时间)或昼长=2×(日落时间-12)。

[打牢基础]

(一)大气运动

1.热力环流规律

(1)近地面冷,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即冷下沉、冷高压)。

(2)近地面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即热上升、热低压)。

(3)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相反。

(4)水平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2.大气环流与气候分布

(二)天气与气候

1.锋面系统

(1)冷锋:

①过境前: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②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大风、雨雪等天气现象。

③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和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暖锋:

①过境前: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②过境时:多云和降雨天气,连续性降水或雾。

③过境后: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3)准静止锋与天气:多连续性阴雨天气。

2.气旋与反气旋

(1)气旋(低压系统)—中心气流上升—多为阴雨天气。

(2)反气旋(高压系统)—中心气流下沉—多为晴朗天气。

3.气候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2)气候类型的一般分布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总结简洁(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7)

(一)水体运动规律

1.水循环过程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总结简洁(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8)

结合上图,水循环的过程可以归纳为:

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总结简洁(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9)

(1)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是寒流,大洋西岸是暖流。

(2)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只分布在北半球,且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是暖流,大洋西岸是寒流。南半球没有这个环流系统。

(3)南纬40°~60°海区,形成了规模很大、横贯三大洋、环绕地球的西风漂流。洋流成因是受西风影响(风海流),流向为自西向东(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性质为寒流。

(4)北印度洋海区,由于面积小以及南亚季风的影响,形成了冬逆夏顺的季风洋流。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如副热带大陆西岸沙漠气候的形成;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如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2)对海洋生物的分布:寒暖流交汇或冷海水上泛的地方多渔场,如世界四大渔场,其中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和纽芬兰渔场都在寒暖流交汇处,只有秘鲁渔场受冷海水上泛影响。

(3)对污染物:扩大污染范围,加快净化速度。

(4)对航运:顺洋流航行可加快航速,逆洋流航行会减慢航速;此外,海雾、冰山等对航运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地表形态的塑造

1.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形式,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只有岩浆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2.地质构造的种类及判断

3.外力作用

(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2)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3)常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4.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①根据地层层序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总结简洁(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10)

图1

②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③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图1中Ⅳ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Ⅲ和Ⅱ。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2)地质构造判断方法:

①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2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②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2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如图2中丙),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总结简洁(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11)

图2

③看岩层的新老关系: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方法。即中心部分岩层老、两翼岩层新的是背斜。中心部分岩层新、两翼岩层老的是向斜。

④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中Ⅱ处、图2中甲处均为断层。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打牢基础]

1.世界气候类型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总结简洁(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12)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1)纬度:山体所在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

(2)海拔:山体海拔越高越复杂,海拔越低越简单。

(3)相对高度:山体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3.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的因素

(1)纬度:山体所在纬度低则海拔高,纬度高则海拔低。

(2)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

4.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及雪线高低的判读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总结简洁(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