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语文课本(小时候的语文课本)
“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飘舞,
长江两岸,柳树开始发芽,
海南岛上,鲜花已经盛开。
我们的祖国多么伟大。”
多年以前,正捧着课本念课文的我们,一听到放学铃声响起,眼睛里总会瞬间放出光芒,这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了吧!属于我们的幸福时刻到了!
我们顾不得回家放下书包,就喊着张小花、王二牛,去村头小河里摸鱼逮虾,顺手扯几枝柳树条子编成帽子带头上,最后还要赶在天黑之前回到家。小心翼翼踏进家门时,可能会从厨房飘来一句怒吼“怎么回来这么晚?快去写作业!”
我们嬉皮笑脸地坐在桌前,拿出语文课本一笔一划地开始抄写生字生词......
还记得当时的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一首诗就学会了
十个数字
多么够本啊
那时候每天的生活并不始于翻手机、看电脑,而始于端坐在教室里扯着嗓子放声晨读,自己读到哪一句同桌就“讨厌”地跟到哪一句,你声音很高他偏要盖过你。
我们就这样比赛般地朗诵着《乌鸦喝水》,朗诵着《小猴子下山》,虽然没有很理解,但是也会为《少年闰土》而难过唏嘘,也会被《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牺牲而触动。
纵使时间流逝,记忆渐渐褪色,成年之后,不经意间听到卧室里孩子的朗诵,搬家时翻到一本压箱底的语文课本,都能让人想起多年前那个知了声声叫的夏天,那些早已泛黄破败的封皮,见证了我们多么欢乐的童年和久远的青春啊。
从50、60年代的黄色纸张、简笔画为主的封面,再到80、90年代年代颜色渐浓、更加活泼的封面,从上世纪32开本到新世纪的16开本,人民教育出版社近70年里出版的11套语文教材里,总有一款能让你忆起年少时光吧。
1951年初级小学国语课本
1951年,新中国成立第三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一套语文教材。
在那个吃穿用度紧张的年代里,学费五毛钱,教材费三毛钱,能上学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能拥有这样一本“国语课本”,更是奢望。
“放学后跟着父母去割猪草、拾麦穗,晚上回来点着豆油灯,捧着泛黄的书本,在石板、盆底上用石棒做笔学写字......”
每当听到年近古稀的老人回忆起年少的学习生活,总有一种敬佩涌上心头。
进入60年代,教材封面的色彩逐渐丰富起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办学形式多样,“全日制”和“半农半读或半工半读”制度并行,让更多的孩子有了入学的机会。
带上红领巾,光荣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也成为了孩子们当时的梦想。
白天在教室里上课,放学后背着背篓和竹篮去田地里劳作,可能是很多50后、60后人们童年的写照。
1978年改革开放后,教材封面色彩更加明媚,充满着孩童的天真与烂漫。
在春日里去野外捉蝴蝶,种种树,夏日里在树底下摘果子、粘知了,旁边有大黄狗在伸着舌头大口喘气,老黄牛则甩着尾巴驱赶蚊蝇。现在看来是神仙生活的日子,在当时也掺杂着劳作的辛苦和汗水。
197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语文课本(试用本)的封面则沉稳内敛得多,有高岭险峰,也有大江大河。
1977年恢复高考后,那些有志报考大学的青年学子挑灯夜读的身影旁少不了这些课本的陪伴。
在考上大学之后,他们中很多人也成为了祖国建设发展的中流砥柱,成为我们新时代的“山河”。
80年代的农村,电视依然是奢侈品。期待着放电影的队伍来村里,期待着拿小马扎草垫子去前排占座位,这都是当时孩子放学后的一大乐趣。
他们向往着教材封面的学生生活,在球场上和同学大汗淋漓地踢足球,再到水龙头底下冲把脸就去上课,去写生画画,去登高望远......
课本封面描绘的金色年华,是时代的颜色,也是青春的期待。
前段时间,这张图片在网上得到大量转发评论,一批90后单身网友“心酸”地表示:年少不知画中意,再看已是画中人。
这个激起万千回忆的语文课本正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10套教材,也是伴随着90后成长的一套教材。
那时候生活的刀子还没向这些90后的小猫咪下手,他们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会拿着水彩笔把课本封面企鹅的肚子涂红,把松鼠的尾巴涂黄。
他们忙着下课踢毽子丢沙包,忙着穿梭在各个胡同里玩“一二三木头人”,他们期盼着在暑假一遍遍地看《还珠格格》,在跳皮筋的时候唱着“小燕子飞,五阿哥追,尔康爱上夏紫薇......”。
现在,第一批00后也已经走进了大学校园,他们当年用的语文课本自2016年起也由32开的小本换成了16开的大本。
他们当年吃着冰棍追过的《虹猫蓝兔七侠传》《巴啦啦小魔仙》早已淡出荧幕,《熊出没》和《喜羊羊与灰太狼》开始霸占各大荧屏,成为小孩子们放学后新的期待和消遣。
变的是课本大小,不变的是童年的愿望和乐趣。
每天早点写完田字格去看动漫拼乐高,每学期早点学完最后一课迎来漫长的暑假,一到傍晚就拿着新买的玩具枪和变形金刚开启一轮又一轮的模拟谍战游戏,直到最后十几天疯狂补完《暑期生活》......这些童年模式倒是一直“代代相传”。
小时候,每次爷爷谈起他们上不起学的年代,谈起在盆盆罐罐上认真写字的课堂,都会有些怅然若失。懵懵懂懂的我,还无法体会到他的沧桑和难处。
少年时,爸爸常常聊起他们一放学就去割猪草、拾麦穗的童年生活,一遍遍叮嘱我要珍惜光阴用功读书。少年意气的我,也无法感同身受他的紧迫和努力。
而现在,当我说起小学语文老师总是提着收音机来上课,让我们跟着磁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刚入学的小侄女露出了不能理解的表情。
在这瞬间,我好像突然就理解了爷爷的感慨和爸爸的情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这些记忆是集体的,也是专属的。每一个童年回忆都烙着时代发展的印记,也烙着个人奋斗的经历,有贫穷的黄色、火热的红色、压抑的蓝色,也有希望的绿色。
每一版语文课本都见证着当时的时代,我们从这里学会书写自己的名字,看到了过去的历史和世界的未来。无论走多远,这里都是我们回首曾经岁月的参照物,也埋藏着我们最柔软、最单纯的往日时光。
你的青春是伴随着哪一版教材度过的?你又有怎样的童年专属记忆呢?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撰文:王璐瑶(实习)
设计:王璐瑶(实习)
编辑:周 丹
主编:吴海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