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化炉爆炸(火化工亲身进火化炉试验)
世上再无周恩来,人间永存总理魂。
1976年是人们无法忘却的一年,因为这一年伊始,人们最敬爱的周总理离开了我们,殡葬当天举国哀悼,悼念声响彻街巷。
常言道人无完人,但周总理却是个特例,他是真正完美、纯粹之人,且看临终之时千万人送葬,那是中华五千年难遇的场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总理曾被称为人民的福星,也是为华夏带来吉祥的人,由他做总理绝对是人民之吉,大众之幸。
俗话说“吉人天相”,虽然人们不敢相信,可在周总理殡葬过程中确实有些奇怪事。
其中最奇的莫过于火化时,八宝山古井突然干涸,导致火化工人无法净手,这“灵异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闭上了双眼,带着未完成的使命去到了另一个世界。
这对所有中国人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周公为人天下皆知,无可挑剔。
众所周知,周总理弥留之际留下三个遗愿更是感天动地,其一“不搞仪式”,其二“不开追悼会”,其三“将骨灰洒向祖国的山河大地”。
第三条遗愿可以做到,但不搞仪式和不开追悼会人们岂能做到?
可以理解周总理的简朴,但从起灵到火化过程中的仪式绝不能少。
周总理逝世后,中央秘书打通了北京八宝山殡葬处革委会主任张希来的电话,要求张希来放下手中所有工作,立即到人民大会堂参加紧急会议。
要知道中央领导班子里有人逝世不是头一回,每次也都是有同志通知八宝山殡葬处提前准备,被通知参加紧急会议对于张希来来讲还是头一回,他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
在大会上,北京市委会主任吴德宣布周总理于当日逝世,总理后世需立即准备,并对各项工作进行督促。
张希来其实是有心理准备的,可没想到这个要“送走”的人是周总理,虽然悲痛,但他依然控制情绪回到八宝山开始准备接下来的殡葬工作。
为了周总理“走”的顺利,张希来等同志对整个殡葬流程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并且开会研究有无漏洞。
张希来对八宝山的同事们说道:“周总理走了,咱们一定要做到以最好、最优的服务顺准送总理最后一程,为了全国人民必须把总理的后事办好!”
1月9日早六点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宣布了周总理西去的消息,顿时全中国哭声一片,所有人都放下了手中的事情陷入悲痛。
与此同时,八宝山上都忙了起来,他们为周总理定制了全新的木床,最宽敞的灵车擦了一遍又一遍。
张希来为了缅怀周总理,也把八宝山仅存的最好的骨灰盒拿了出来,这个骨灰盒在当时价值400元,绝对算得上是最贵重的。
除此之外,张希来对于火化间可以说极为重视,要知道所有的仪式其实都是为了火化前的悼念,如果火化出了岔子,让周总理走的不顺利,八宝山殡葬处很难说得过去。
当天工人们在准备火化周总理的四号炉两侧安上了白色罩帘,炉壁外侧也用银粉刷新了一遍,硬件工作没有问题,剩下就是运转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了。
工人们反复推敲过程中的细节,包括遗体从运尸车到火化炉这段路,必须要确保万无一失。
为此,火化工许秉铃请缨,以自身代替周总理试着走一次这趟流程,因为机器空转可能没有问题,但如果有重量在上面很可能会导致挂钩等零件不牢固等问题。
许秉铃就这样,一路从被抬到灵车开始,一直到被送进火化炉结束,而这也是第一次活人躺进炉内。
漆黑一片的密闭感让人毛骨悚然,据说许秉铃还吓出了心理阴影,许秉铃试了一下后,为了确保操作工人的熟练度,很多工人都纷纷主动上去实验,让同事送他进火化炉。
火化炉在众人的试验下确保了不会出现问题,虽然方法很少有人能接受,可工人们包括许秉铃觉得这都是值得的,这是她和同事们能为总理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虽然做这些工作有悖周总理遗愿,但是如果真的取消这些仪式恐怕没人答应,邓小平在听到周总理遗愿时一边流泪一边摇头道:“不答应,一个都不答应,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为了这次送葬,八宝山殡葬处可谓是用上了全部的心思,各种细节都没有放过,可唯独偏偏落下了一个地方,那就是八宝山的水井。
1月11日,周总理遗体告别当日,人们纷纷跪倒在长街痛哭流涕,83岁的宋庆龄不惜身体也要来参加周总理的葬礼,叶剑英元帅更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躲在角落嚎啕大哭。
遗体告别结束后,周总理的遗体被抬上灵车,驶向八宝山,天空乌云密布,气压很低,气氛无比低沉,在驶向八宝山的路上随处可见百姓自发组织的送行队伍。
当时正值凛冬,百姓们就在路线两侧排成数排,所有人无不眼眶湿润,有人甚至当场哭倒,嘴里还不断念叨着“周总理”,周总理的逝世不仅是周家人的不幸,也是百姓的不幸。
在场百姓很多人都跟着灵车一路到达八宝山,寒风刺骨也没有人戴着帽子,这是对周总理最大的尊重。
灵车开得缓慢,仿佛时间放慢了一般。
达到八宝山后,众人开始对遗体进行最后的告别,要知道在灵堂告别和火化炉前告别是两种感觉,只要进了火化炉,周总理也就意味着真的不在人世了。
最伤心的莫过于周总理的妻子邓颖超,她在周总理遗体前哭得痛不欲生并说道:“恩来,我再也看不到你了,永别了!”
这句话说完,就连八宝山的火化工人都忍不住湿润了眼眶,但为了让周总理走得顺利,工人们一直在控制情绪,以免出现差错。
到了真正马上要火化的前一个小时,火化工还是不放心,并打算再进一次火化炉,确保设备没有任何问题,可是在第一步就出现了问题。
火化工换好衣服以后需要净手才能进行设备操作,结果他却发现水龙头竟流不出一滴水。
只见火化工心头一惊,生死之事见得太多,工人们的胆量还是很大的,但面对如此蹊跷的“停水”,他们也摸不着头脑。
很多人会纳闷,停水不是很正常的吗?
其实不然,其他地方停水是正常的,但八宝山绝对不会停水!
八宝山是以水塔抽水井的形式取水,这八宝山的水井深18米,乃是明朝永乐年间建护国寺时打造,打到18米刚好有泉水涌出,无比清澈,可以说这是一口有历史的古井。
而且更奇的是,曾经这里多次大旱,周边没有一口井能打的出水,只有这口八宝山的井能打的出水,而且取之不尽,因此明代皇帝都认为八宝山为风水宝地。
1950年,我国建国后第二年,政府开始启用这口水井,1958年在水井上建上了水塔取水,几十年来,八宝山也因此从未缺过水。
发现停水后,工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水泵出了问题,于是连忙带着电工师傅去检修水塔,电工师傅合上电闸对水塔检修时发现确实一滴水也抽不上来。
但是急需用水,时间片刻耽误不得,电工师傅当即决定带人下井查看,这一看可惊呆了数人,平时每天泉涌不断的水井,当天却只能看到一摊湿漉漉的泥沙。
工人们将泉眼清理后发现,“停水”的原因就是因为井中泉眼不再供水了。
这次是这口井百年来第一次干涸,不偏不倚,刚好卡在即将火化周总理这个时间点,查看水井的工人不由觉得背后发凉,谁也没经历过这么奇怪的事,这很难不让人想到是神明使然。
八宝山水井没了水这件事当天就传到了很多人耳朵里,虽然断了水但也不能耽误周总理火化,八宝山殡葬处主任立即电话求助,从八宝山以外的地方千辛万苦弄来了一些水。
借来了水,这场小风波也算暂且平息,一切流程正常进行。
晚七点二十分,治丧委对火化周总理一事正式批准,工人们净手后,缓缓将周总理遗体安置在火化炉外的木床上,一切准备就绪。
在周总理的侄女周秉德的回忆录中有一句话:“八宝山的火化工哭哭卿卿迟迟不肯火化。”
不错,这就是我们的周总理,即使没见过他本人的火化工,看到他安静地躺在木床上也忍不住自发进行悼念,过了近半个小时周总理的遗体才被推进火化炉。
要知道火化也分水准,常人火化一小时便可取出骨灰,但这样骨灰质量差,难以成灰状,而周总理有一个遗愿那就是将骨灰洒向祖国的大江大河中,这就意味着要提高标准。
为了达到灰粉状标准,周总理的遗体总共火化了三个小时,直到入夜十一点左右才取出骨灰。
虽然已经入夜,但在这期间,围在八宝山附近的百姓和周总理的亲友并没有离去,因为有了“断水事件”,他们十分担心会发生其他纰漏。
直到几个小时后,周总理的骨灰被顺利安置在骨灰盒中才纷纷回家离开。
骨灰出来以后,工作人员立即将周总理的骨灰安置在了事先预备好的骨灰盒中,用折叠好的党旗严丝合缝地摊铺在周总理的骨灰上,而这面党旗也是周总理平生最大的信仰。
当天夜里,周总理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的一号礼堂当中,周围铺满了鲜花,并有卫兵看护,八宝山的全体工作人员自发陪同周总理的家人为周总理守灵。
第二日凌晨,三辆红旗牌轿车开到了八宝山殡葬处门前,接上周总理的骨灰直奔劳动人民公园,接受群众最后的吊唁。
周总理生前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人民站在一起,将骨灰送到这来与人民见面想必也是周总理心中所愿。
当天毛主席虽然因腿疾没有亲至,但特意嘱托秘书长张玉凤送上挽联,在审阅周总理的追悼词时,毛主席坚决要在“毛泽东同志”和“的战友”中间加上“最亲密”三个字。
1月15日,一切吊唁活动结束,因为周总理早就有言在先,希望自己的骨灰能洒向大江大河,作为祖国的养料,为新中国再尽最后一份力,中央正式批准实现周总理的这个遗愿。
当日,邓颖超眼含热泪,亲手将周总理的骨灰分成了四份,分别放进了袋子里,并在通县机场登机,将四袋骨灰分别洒向了北京上空、密云水库以及黄河和海河的上游口。
直到存世的最后一刻,周总理依然秉承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真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周总理走了,却留下了一个传说,八宝山的井水百年未干,赶在周总理火化之日干涸,就是因为周总理的离去感动了老天,把泉眼的水都“哭”干了。
还有人虽然不信老天,但坚信周总理不是凡人,这样的日子发生些难以解释的事情也是无可厚非。
除此以外,当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八宝山殡葬区当年是在周总理的批准和督办下修缮的,而这口井就是八宝山的眼,周总理走了,八宝山恐有寂寞哭干了井水,也想随总理而去。
总而言之,当时几乎所有的说法都与周总理有关,因为这实在是太巧合了,对于古井的干涸,持续了很多年传闻都没有停过,但这些其实都是子虚乌有的揣测。
要知道,周总理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他从不相信人死后还有什么灵魂和风水之说,并且痛恨形式主义,从不许家里人逝世后占用土地建造墓地。
曾经他就亲自下令推掉了自家绍兴、重庆、淮安的三处祖坟,让农民在上面种地,这样的精神如何能不让人民尊敬?
周总理生前从不相信鬼神,只相信人民的力量,所以那些谣言就算是周总理也断然不会相信。
那么八宝山古井的水到底去了哪呢?
实际上,当时北京正在快速发展城市,而那个时候自来水管道还不普及,人们用水都依靠挖井,包括八宝山附近也是如此。
除了增加挖井的数量,城市用水也越来越多,很多城市建设工程都需要大量的地下水,要知道地下水都是相通的,八宝山的古井从不断水也只是因为地质原因。
所以长此以往大量用水,总会有一天波及到八宝山的古井,导致泉眼“崩塌”,井水回流,只是恰巧在那么一天,人们才发现古井已经完全干涸,与所谓的鬼神无关。
但虽说百姓的传言有些匪夷所思,但这也透露出对周总理的缅怀,周总理一生低调节省,为了国家和人民甘愿牺牲自己的全部,这样的伟人,人们没有理由不去怀念他。
正所谓“十里长街送总理,万千群众记心间”,周总理已故,可那张和蔼慈祥的面庞却牢刻每个人的心中。
至于八宝山那口井,如今已经随着周总理的离去而干涸许久,很多新来的工作人员都不一定能找得到。
而在此之后,八宝山又打了许多口井,没有一口井的水质能与那口古井相比,虽然是巧合,但也不得不说周总理火化遇到这样的事也算是一段佳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