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寒的六件事(人太累了容易憔悴)
年末了,身边好多姑娘和我说感觉好累啊!事情变多了吗?好像也没多做多少事呀,但就是感觉累。
现在生活节奏快,倒不是体力工作多,而是令人感到累。而是网络技术发达,信息传递速度特别快,社会变化速度快,人每天接收的信息量特别大,身心都在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心没有闲的时候,很容易憔悴。
举个简单的例子,看手机看似不费什么,但你要看一天手机,拍照对比一下早晨和晚上,脸和眼神,都不是一个年龄。
“憔悴”这个词,“憔”是说脸烧焦了,没那么水灵了,“悴”是说心死了,这个词是讲了人从身体到心的消耗。
现在太多人这样了,不是化妆品能解决的问题。人是从心开始,有很多的担忧、顾虑、焦虑、恐惧,然后慢慢内部的环境,表现到了脸上。
我们感到累的根本原因,是太多的事情没有滋养我们的心,而是消耗我们的心了。
南怀瑾先生很早就预测了现在人们的生活困境,很多很多次都讲到了这一件事,说它是生命的根本能量。虽然吃东西也能补养,可我更希望你能学会这1件事,最好的东西都是不花钱的,而且全在你身上。
南怀瑾:生命的能量来自宁静南怀瑾先生说,从物理、生理,还是思想等方面看,没有完全的静态。静态,是一种缓慢的动态,一种延长的现象。如果学物理学、哲学、或其他科学,就很容易懂这个道理。
所以,静是个很难得的东西。宇宙万物,如我们吃的水果、粮食,观赏的花木,都是静态地生长。静态是生命功能的一种状态。
换句话说,能源从哪里来的?是从静态来的,从空来的。为什么我们忙碌到夜里就要睡觉呢?因为人也需要静态。脑筋不休息是不行的。
以前的宗教,人跪在那里祷告一下,或者坐在那里,心里宁静一会儿,烦恼就解除了。
老子说:“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意思是说,根是万物生命的来源,回归根才是静,能静才回归生命。这就是讲静态的重要。
可是,人的生命常常忘记了静,反而尽量用动态去消耗自己。如果全世界的人类都拼命消耗能源,能源全消耗完,人类也就灭亡了。
南怀瑾先生以前带兵、带学生的时候,有三个很好的处罚办法。
第一个办法,不是骂人也不是打人。只要叫他两手各拿一张报纸,手平伸起来立正,站一个小时。那很痛苦啊,你们可以试试看。第二个办法,三天不准说一句话。也很痛苦。还有一个办法更严重,把他丢到一个非常空旷的山野,什么东西都没有,那更痛苦。
可是,理解了静的道理以后,这三个痛苦会变成最大的享受。把脑筋静下来,思想情绪完全静下来。一切的智能,如果不是在静态中,是发挥不起来的。
虽然是处罚,但熬过去,理解了静,就是人生的精进。
南怀瑾:打坐是学静最好的一个根本办法静涵盖了很多无穷的力量,南怀瑾先生要大家学静的功夫,最高的境界,就是反省观照自己,乃至不加任何判断地观照自己。
如何学呢?先生说打坐是最好的一个根本方法。这个视频我分享过很多次,为什么?因为特别好,比你买东西吃补品,更能滋养你。先生讲得很细腻,很好玩,很有趣,讲了七个关键点,打坐没有那么难。这个周末试一试。
腾讯视频
你如果愿意看,愿意听,愿意实践,愿意把它分享给更多的人,大家都会受益终生。这是最好的东西,最好的东西遍地都是,不要钱的。
讲得很详细,很有趣。
静坐之前也可以点上藏香,会更容易入静。
如果你感到心烦意乱,有很多害怕的事情,夜里点些藏香入睡,身心都会比较放松,能令心境平和。
南怀瑾:要想打坐入定,肠胃必须清净
南怀瑾先生说宁静是生命的能量,打坐能入静,但人世间有三件事最不容易克服,就是饮食、男女和睡眠。一打坐腿就发麻发痛,皆因肠胃不清之故。
饭后打坐最容易昏沉,腿也容易发麻,本来坐半个小时几十分钟不会麻,吃得太饱,十几分钟就麻了。平常打坐,在早上五六点钟和晚上七八点钟最好,因为那个时候肚子已经消化得空空的。
若要入定,肠胃非清理干净不可。道家是很注重营养的,且要流质多于固体食物,所以要有人护法,饮食、衣服、医药,都要调好,时间也要充裕。从前农业时代比较容易做到,现在工商业时代可就难了,时间像金子似的,其他种种也都与此背道而驰。
现在修行人的通病就在于吃得太饱了,一顿饭菜差不多,眼睛就瞪得好大的。另一个极端就像一些法师(很多人减肥也是这样),平时吃得太少、太苦了。一顿饭两块萝卜干,连油都刮光了,太缺乏营养了,这也不行。
凡是太多或太少,都容易出毛病。食物调配得适中,才能得定,要点在肠胃先须清净,否则吃得太饱,打坐做功夫,并非在修定,只是等于帮助消化而已。
新的一年快要开始了,祝福大家自在舒服,人美钱多。
真希望你们尝试一下打坐,再好的画也要画在白纸之上,神舒体静,人静心空,空生妙有,好事都是这么发生的。
关注你的健康困扰,关心你的饮食起居,关注活法儿,每天一篇新鲜养生干货送给你,我们一起追求美好生活和健康养生。感谢阅读,明天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