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岭村的婚嫁习俗(探秘大瑶山奇特)
通讯:探秘大瑶山奇特“嫁郎”婚俗,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篁岭村的婚嫁习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篁岭村的婚嫁习俗
通讯:探秘大瑶山奇特“嫁郎”婚俗
中新社南宁10月6日电 题:探秘大瑶山奇特“嫁郎”婚俗
作者 张文茜 韦佳秀
清晨,天微亮,一个由数十人组成的送亲队伍簇拥着一个盛装瑶族小伙,浩浩荡荡行走在大瑶山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这是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盘瑶支系特有的婚嫁习俗“嫁郎”的场景。2004年,赵彩虹和丈夫盘文意通过“嫁郎”这种独特的婚嫁形式结成夫妻。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亦是世界瑶族支系最多的县份。当地共有盘瑶、茶山瑶、花蓝瑶、山子瑶、坳瑶五个支系,瑶族文化和民俗风情保持得十分完整,“嫁郎”婚俗即是其中之一。近日,记者慕名前往金秀,探秘这一质朴而神秘的瑶家习俗。
顾名思义,金秀瑶族自治县流传至今的古老婚俗“嫁郎”,就是指男子嫁给女子,婚后男方生活在女方家中,夫妻地位平等。当地人介绍,“嫁郎”在瑶家比较普遍。这种“上门入赘”被视为尊敬同族老人和顾及民族兴衰的美德。因此,在盘瑶族中凡有男孩的人家,都乐于让自己的孩子出去上门。
今年38岁的赵彩虹是金秀县甲江村六闭屯人,丈夫盘文意是同村郎傍屯人,两人读小学时相识,后来通过自由恋爱走到一起。当年,赵彩虹的父亲和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到男方家里提亲,因为路途遥远,他们没有携带礼物过去,只是给了男方家几百块钱当做“聘礼”。
赵彩虹说,她们这个民族不讲究彩礼,结婚时给男方添置新衣服和新鞋袜供其进门时更换就行。
虽然已经过去了16年,但赵彩虹、盘文意夫妻俩依旧记得他们那场隆重热闹的婚礼。当年接亲时,在新郎走到离新娘家还有一公里的时候,新娘方以吹唢呐、打鼓等瑶族传统的仪式迎接新郎。新郎踏进家门的时候,由女方专门从村里请来的一个有名望的老人为男方洗脚,随后帮助他换上新鞋和新衣服,这意味着男方从此成为女方这边的人。
新郎进门后,赵彩虹穿着母亲亲手刺绣的瑶族婚服,和盘文意沿袭古老的仪式拜堂成亲。婚宴上,新郎新娘出场挨个敬酒,赵彩虹端着糖,盘文意端着酒,这一过程叫做请糖。赵彩虹回忆,那时候前来喝喜酒的人们晚上都不回家,众人酒足饭饱后聚集在一起唱山歌,围着篝火彻夜长聊,场面十分热闹。
按照当地习俗,瑶族招郎的家庭第一个孩子随母亲姓,第二个孩子随父亲姓。赵彩虹夫妇育有两个女儿,对于将来是否让女儿留在家里招郎,夫妻俩表现很矛盾:一方面,他们希望女儿到外面去发展,而不是像父母一样被拴在村里,孤陋寡闻。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外面成家立业,导致“嫁郎”习俗难以为继感到惋惜。
和当地多数村民一样,赵彩虹当年的婚礼足足操办了三天三夜。“现在的年轻人都是一天就结束,有些甚至只是在酒店摆个酒席走个过场,一切都简化了。而且现在也没有像以前那么好玩,大家都是低头玩手机,不像以前这么热闹。”赵彩虹怅然若失。
这些年来,村子里偶尔也会有几场“嫁郎”酒席,赵彩虹和丈夫盘文意不管多忙都会全情参与——他们试图从中重温自己过往那个美好的时光。“过一阵子村里会有一场‘嫁郎’仪式,你们有空可以过来看看呀。”赵彩虹热情地向记者发出邀请。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近年来,金秀瑶族自治县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同时,加强对包括“嫁郎”这类瑶族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和保护,并借助舞台剧、展馆以及书籍等多种形式,将一些濒临失传的民族传统文化向中外游客进行还原和呈现。(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