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它就不能轻易离开(你哪儿都不要去)

“不带上贝壳的话,哪都不要去。”这是半神特里同的人生名言。

特里同是希腊神话中的人鱼,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鱼。他是海神波塞冬的儿子,有一个用大海螺的贝壳制作的小号,可以吹奏出震耳欲聋的呼啸声,吓跑海怪,号令四海。

走近它就不能轻易离开(你哪儿都不要去)(1)

半神特里同

当海浪把那些特里同的小号送上沙滩,每一个捡到他们的人,都能从手中那只小小的海螺贝壳中听到大海的声音,人们把他们带回家中,通过这一只贝壳建立起与大海的奇妙联系。

但其实人类早在史前时代就已经注意到了贝壳的存在,早在6500多年前的人类墓葬中就已经发现了用贝壳雕刻而成的圆形臂钏;除了装饰品,考古学家还发现了贝壳制成的顶锤、斧头、刀、鱼钩和铅砣。贝壳不仅成为了人类实用和装饰的重要物品,还衍生出性、权力、生育和死亡的象征。

走近它就不能轻易离开(你哪儿都不要去)(2)

贝壳货币

在许多的人类文化中,白色是纯洁与和平的颜色,代表着出生或是死亡,贝壳的颜色恰好与之不谋而合,因此在全世界的很多地方都有把贝壳当做陪葬品使用的习惯,甚至在远离大陆数千英里的内陆古墓中也会出现成堆的贝壳。

还有一种观念认为这些来自人类看不见的海洋深处的贝壳正是深海送来的使者。内布拉斯加州的温尼贝戈人就认为贝壳是大海中的星星,是夭折的孩子,是难产而死的妇女和战死沙场的灵魂。

与死亡相对的新生也和贝壳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诸多人类创世的故事中,贝壳是神灵、人类、甚至这个世界的生命。在克罗尼西亚联邦的瑙鲁岛流传着一个与中国的盘古开天辟地非常相似的老蛛神的故事:

老蛛神被困在一个蛤蜊壳里,周遭一片黑暗,他摸索出去的路时发现了两只蜗牛,于是把他们变成了月亮和太阳,一只虫子把贝壳分成了天和地,它滴下的汗水由此形成了大海。

而有一样更加神秘的物品,将贝壳在神话传说中的故事和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那就是至今都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海丝(sea-silk)。

海丝是一种神奇的织物原料,它是神话中阿伊宋和他的水手乘“阿尔戈”去寻找的金羊毛,也是传说中世间那一对精美无双,刚好能填满半个胡桃壳的海丝手套;据说就连埃及法老都曾用海丝制成船帆带着身穿海丝的木乃伊航行……

历史上关于海丝的各种古老传说不胜枚举,但这种织物在现实中是真实存在的,从罗马时代开始,地中海附近的作家就提到过海丝的材料来源是一种巨型的着闪闪发光胡须的海贝。

走近它就不能轻易离开(你哪儿都不要去)(3)

尖角江珧蛤

这种海贝正是地中海地区最大的贝类:尖角江珧蛤。他们像巨蚌一样孤零零地矗立在海床上,宽度堪比男人摊开的手掌,甚至长达一米,壳外经常覆盖着一层柔软的海藻。尖角江珧蛤会从贝壳中伸出一簇有黏力的丝线把自身固定在海床上,阻止自己被湍急低水流冲走。

走近它就不能轻易离开(你哪儿都不要去)(4)

尖角江珧蛤的足丝

这些纤维状的固定物被称为“足丝”,他们的主要成分就是胶原蛋白,而这也就是人们制作“海丝”的主要原料。人类关于海丝的最早记载源于3世纪初。罗马帝国非洲行省的迦太基学者德尔图良记载说:“这些海丝采自巨大的贝类那些犹如青苔般的丝簇。它的产量太少,不足以用来纺织和缝制长袍。

走近它就不能轻易离开(你哪儿都不要去)(5)

欧洲古代的海丝手套

海丝制品目前在现实中的遗存很少,目前人类发现的最古老 海丝来自距今约1700年的公元4世纪,在布达佩斯的阿昆库姆遗址中被发现,那里曾经是罗马军团在帝国北部边缘的驻扎地;1912年人们又在阿昆库姆的一座坟墓的女性木乃伊两腿之间发现了一些面料碎片;1978年在巴黎郊外的一处潮湿的地下室,人们发现了一顶海丝材质的针织帽,这也是少有的保存比较完整的海丝制品,有一种羊毛一样的温暖质感。除却这些织物,海丝还可以制成刺绣等工艺品,更有海丝技艺者掌握了海丝的染色工艺,能够用天然染料将海丝处理成淡紫色。

如今随着尖角江珧蛤被纳入欧盟法律的保护范围,海丝手艺人能都获取到的足丝数量日益减少。但是人们仍然可以透过那些留存下来的海丝工艺品欣赏到它的神秘与美丽。

走近它就不能轻易离开(你哪儿都不要去)(6)

纺织足丝的织布机

那些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出现在猎奇的收藏者橱柜中的尖角江珧蛤贝壳和海丝,就像是一跟连接了现实和神话世界的神奇丝线,编织起人类关于时间和历史的想象。

拨开这些神秘的面纱,今天贝壳以最为常见的方式出现在了我们的的餐桌上。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曾经这样描述蛤蜊的滋味:“人们的嘴巴犹如火焰一般闪烁,明亮低汁液从他们的手上滑过,沿着束腰外衣滴落到地板上。”

今天人类的软体动物食用量超过1600万吨,价值约50亿美元,而这其中中国的产量就占了70%。在人类历史上甚至出现过多次因为过量捕捞食用而导致某种贝类濒临灭绝的现象。

马克·科尔蓝斯基曾在《大牡蛎》中描述了纽约生蚝(牡蛎)的故事,美国曼哈顿地区的居民食用的贝类距离原产地只有几个街区的距离,随着纽约地区生蚝的剑圣,当地的渔场开始对沿海进行扫荡,并留下一连串毁灭性痕迹,。在澳大利亚和美国的西海岸也发生过同样的事情,这两个地方都有过类似的短期渔场,专门为悉尼和旧金山提供生蚝。

随着软体动物的野生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如今我们食用的大部分软体动物都是人工养殖的,还有一些地方正在积极采取干预,不让野生牡蛎的悲剧再次重演。

软体动物作为地球上种类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的动物,也是有史以来最坚强,最聪明和最奇怪的生物之一。他们的名字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有我们熟悉的蜗牛、贻贝、蛤蜊……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石鳖、鹦鹉螺、船蛸……

没有人知道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软体动物,他们诞生于人类之前,在死去后又把自己的外壳甚至纺织物留在这个世界上,那些形状色彩缤纷的贝壳,带着海洋的消息,从深海来到陆地,被人类发现、观察,收藏。我们在贝壳中萌发了对生命、死亡、权力与财富的无限想象,这些时间的螺旋,也见证了人类的历史。

诉说着贝壳在融入人类世界过程中发生的种种离奇、令人难忘而又鲜为人知的故事。

走近它就不能轻易离开(你哪儿都不要去)(7)

软体动物在地球生存已超过5亿年,它的外壳(贝壳)从旧石器时代起就介入了人类的生活,例如:作为先民的信仰、性与权力的象征,价值超过黄金的货币;随着贝壳退出货币体系,它在人类生活中的影响还是随处可见,例如全球性美食、装饰品、收藏品、精美织物等;它们的形状启发着数学家、艺术家、建筑家的作品灵感;到如今,人们更是在医学上发现了它们的巨大价值,例如提取出治疗糖尿病的新药、替代吗啡的无瘾止痛药等。

通过这些精心挑选的故事,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教会我们如何领略地球生命的神奇之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