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

我曾去过很多的地方

匆匆地经过

我曾去过很多的地方

匆匆地经过

无数的汽车站、火车站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1)

很多人问过我

你最希望下一站的地方是?

我曾无数次地设想

然而无法挥去的是

“会昌”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2)

我的故乡

会昌

东南临福建长汀、武平

南接寻乌,西南毗安远

西北连于都,东北交瑞金

为“赣”“粤”“闽”三省通衢之地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3)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4)

起初离开会昌时,心情是激动的,或许有些紧张,带着对未来的憧憬,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在外大有作为,于是暗地里咬牙坚持,历经着社会一次又一次的打磨。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5)

会昌北站

每次给家里打电话,却从来不说工作多苦、多累,从来不提工作中受到的委屈,只是一遍遍让家人放心,“我在外面挺好的,不用担心”。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6)

《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写下赞美会昌美景的词!

一句“风景这边独好”

便是对会昌万水千山最真实的写照。

在会昌,有座古老的城堡,叫羊城古堡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7)

羊城古堡,是赣南仅存的一处规模宏大的明清时期军事城堡,城堡内遗存大量军事及居民建筑,被赣南客家人誉为“平安堡”,由于地处偏僻,许多建筑得以保存下来,是研究客家军事及客家文化重要资源,现为国家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会昌,有八仙汉钟离的传说,叫汉仙岩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8)

会昌汉仙岩相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得道成仙于此,自古就有“虔南第一山”和“江南小蓬莱”的美誉。汉仙岩风景独特,有赤壁丹崖,是天生奇绝的地质景观;古寨崖刻,源远流长的人文景观......对了,来了这里千万别只顾看风景,去半山腰喝上一壶老爷爷泡的茶,别问我为什么,去了你就知道了!

在会昌,有一个湖泊,叫汉仙湖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9)

汉仙湖,畅游十里画廊,湖水碧波荡漾。坐上一艘船,两岸峰岩秀险、翠色万千、丹霞赤壁、草木葱葱,美不胜收!

在会昌,有一个温泉,叫汉仙温泉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10)

来到汉仙温泉,放松自我,进去里面好好的泡上个把小时,把所有的烦恼全部抛干净,特别是鱼疗池,更加值得尝试!

在会昌,有一座森林公园,叫会昌山森林公园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11)

这是离县城最近的旅游景点,也是我们会昌人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对了,里面还有很多会昌独特的小吃,记得去吃;还有那山顶的防空洞,没见过的小伙伴记得去看看!毛主席所的词《清乎乐·会昌》就写于会昌山。

在会昌,有一排老房子,叫粤赣省委旧址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12)

1933年9月至1934年10月,中共中共粤赣省委机关就驻扎在此,领导南线军民开展了革命斗争工作!来了会昌,请一定记得去一趟粤赣省委旧址,缅怀先烈,毕竟,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上一代人用鲜血换来的,来之不易啊!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13)

会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被授予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这也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在会昌,有种习俗,叫客家门匾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14)

客家门匾是赣南传统文化之一,起源于汉朝时候的门阀制度。当时将其作为崇尚祖训、铭记历史、注重宗教、爱惜名节的传统习俗。作为赣南客家人的聚居地,会昌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遗产,其中便有客家门匾。

在会昌,有种传统工艺,叫藤器制作工艺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15)

会昌藤器是民间传统工艺产品,早在清代,生产的篮、盘、托、箕类藤器就远销各地。到现在,藤器制作的品种就有120多个,会昌藤器制作工艺于2006年列入省级第一批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

在会昌,有种戏曲文化,叫高排乡三角班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16)

三角班是一种富有乡土气息的地方小戏,主要由“生、旦、丑”三个角色组成,故称“三角班”,大家熟悉的《大劝夫》、《上广东》、《四姐反情》就是出自三角班,所以,三角班是赣西采茶戏的发源剧种,是一种珍贵的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会昌,有种民间舞蹈,叫搬马灯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17)

搬马灯是会昌县地方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相传起源于汉代,流传久远,具有浓重的地方特色,1984年,国家开展全国民族民间舞蹈普查,省文化厅普查组录像队来到西江,录下了河背马灯舞的表演实况,作为民间舞资料存入国库。

在会昌,有种传统庙会,叫赖公庙会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18)

赖公庙会是会昌民间传统风俗,当地人习惯称为“菩萨出街”或者“迎神”。时间是在7月初五到初八结束,庙会期间,大家会自带香烛、鞭炮、香油、酒等前往祭祀祈愿。会昌其他地方也有庙会,不过时间各不相同,也有的会在端午节前后。

在会昌,有种舞龙灯,叫洞头乡畲族摆字龙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19)

洞头乡畲族摆字龙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摆字龙就跟它的表面意思一样,龙身不断变换队形摆出汉字,组成“天下太平”等词句。

在会昌,有种演奏方法,叫会昌踩鼓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20)

在民间逢办红白喜事、庙会、文艺演出期间,老百姓都喜欢请民间乐队到家里或者村里演奏来营造节日氛围。2013年8月,会昌踩鼓被列入江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21)

才下眼帘,又上舌尖

除了逛不完的景

会昌还有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的美食

姜堰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豆干、酸水 、米粉

......

随便拎出一样,都能回味很久了!

▽▽▽

在会昌,有种百年历史的美味,叫会昌豆干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22)

会昌豆干选用优质大豆和天然香料,经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精制而成。

它富含人体所必需的脑磷脂、胺基酸和各种维生素,吃用方便、保质保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吃后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会昌豆干是江西地方名产,有数百年历史,历史上曾被列为贡品。

会昌豆干选用优质大豆和天然香料,既可生吃,也可凉拌,营养丰富,回味无穷。会昌豆干也是江西地方名产,有数百年历史,历史上曾被列为贡品。

在会昌,有种独一无二,叫会昌酸水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23)

看到这些个大锅,是否能勾起你的回忆?酸水是会昌的一道地道小吃,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留给人很多记忆。如果你现在想吃到正宗的酸水,请到会昌大榕树下面,一碗海带汤、一盘水煮毛豆、一盘酸水芋头,保证可以勾起你原汁原味的回忆。

在会昌,有种粉干,叫会昌米粉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24)

会昌米粉,属于会昌县的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8年以来,会昌米粉占了全国出口的60%以上。去了会昌,记得买上几包会昌的贝壳米粉,这个是专利技术生产的,外观晶莹洁白,粉条粗细均匀。煮后口感爽滑,柔韧、富有弹性、不粘牙等特点。

在会昌,有种酸菜,叫菜头生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25)

会昌菜头生,是会昌人民一种独特腌制的美食,它跟外面买的腌萝卜不一样,酸爽可口,别有一番风味。

在会昌,有一种老少皆宜,叫杯子粄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26)

杯子粄制作在会昌建县之初,就已经十分流行,据说是会昌筠门岭村民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老少皆宜的地道小吃。

在会昌,有种齿颊留香,叫珍珠粉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27)

珍珠粉是采用优质大米加工而成的客家食品,在会昌的北片,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珍珠粉。煮熟后的珍珠粉晶莹剔透,体积跟晒干的黄豆差不多大小,非常的滑溜、爽口。

这就是会昌

一个有山有水有美景

还有百吃不厌的美食的地方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28)

这些年来,城市的人越来越多,乡镇的人越来越少,只剩年迈的父辈祖辈和年幼的孩童,当我们到城市追逐自己梦想的时候,背后有多少人在思念着我们。

会昌话怎么说(对不起我要去会昌了)(29)

常回家看看,

别让会昌被我们渐渐遗忘!

我来自会昌,

非常欢迎你的光临!

(转给更多人看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