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听话的孩子长大如何有主见(孩子没主见就是从父母说)

拿破仑说:“思考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事实正是如此,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会有创新能力,进而更好地掌握人生。能够独立思考的孩子,往往会有自己的主见,做事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具有自己的个性和自信,这也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素质,孩子能够独立思考,遇到疑难问题时,就不会向父母寻求直接的答案。

从小听话的孩子长大如何有主见(孩子没主见就是从父母说)(1)

独立思考能力也是优秀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想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父母就要学会放手,不要强迫孩子事事听话,而要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激发孩子的主动权,不要总是给孩子答案,而要多问为什么,激发孩子独立思考的意识。

经常看到一些孩子会说:

“妈妈,我不知道怎么做”

“妈妈,你说怎么办吧!”

“爸爸,你去帮我做……”

这些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本能的想法就是请父母帮忙,帮助他(她)们做思考,帮助他(她)们做选择、判断。针对不同的孩子,父母应该利用生活中发生的具体问题,提供机会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自己面对问题,并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从生活小事做起,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

一个人从小到大面临无数次选择,怎样才能做出最好的选择,考验的是一个人的主见和选择能力,所以让孩子具备选择的能力,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非凡。

从小听话的孩子长大如何有主见(孩子没主见就是从父母说)(2)

但是,放眼当下,我们看到很多的父母习惯于把孩子的选择权牢牢的握在自己的手里,为孩子做选择,替孩子做规划,喜欢替孩子包办一切,不是命令孩子做这个,就是阻止孩子做那个,没有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忽略了对孩子主见性的培养。

如果父母一味地替孩子拿主意,替孩子做选择,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这样的:孩子失去了自己思考和判断的机会,独立决断能力得不到发展,这样孩子在以后会变得不自信,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自己拿主意,只会顺从别人的意思。

一位好朋友的女儿上三年级了,学习成绩很好,平时也乖巧听话,从来都不让家长老师操心。但有个缺点就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干什么都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她都信。

常见的情景就是:

“妈,我今天穿什么呀?”

“妈,我爸说了,让我学个跆拳道。”

“爸,我妈说了,要我报个钢琴班。”

“爸,我们老师说了,学校要办个比赛,我参不参加?”

也许很多家庭的孩子都会这样,享受着家庭过多的溺爱,几乎什么事情都不用操心,渐渐地成为了习惯。不知道穿多少衣服,天气一有变化,家长叮嘱该加衣服了,天要变冷了。

相信没有哪位父母希望将来自己的孩子变成不自信,没主见的人,那么,父母就应该学会放手,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在孩子成长的阶段,怎么做才是合适的呢?

1,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在适度的范围内做选择

2-7岁的孩子,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一些选项,让孩子从中选择。

比如周末跟孩子一起商量,“你想去公园玩还是去游乐场玩?”给孩子买衣服时,在样式、颜色等方面由孩子作主。经常这样让孩子思考做选择,培养孩子做决定的能力。

2,对于年龄大一点的,要征求孩子的意见,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

有的父母习惯用命令的口气要求孩子做事,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命令就意味着孩子必须听你的,孩子失去了跟你商量的余地,也会引起孩子的不满,所以父母要做的是,做什么事情跟孩子商量。

“这件事怎么做会更好呢?你有什么想法呢?”

“我觉得你先把作业做完,再看电视会更好一些,你认为呢?”

这样不仅表达了对孩子的尊重,也让孩子学会按自己的想法去处理事情。

从小听话的孩子长大如何有主见(孩子没主见就是从父母说)(3)

二、不要把孩子训练成“听话的木偶”

“乖,听话才是好孩子!”这大概是父母常对孩子说的话吧,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或者不按父母所说的去做时,父母就会用这句话来提醒孩子,让孩子背负着“好孩子”的压力去服从父母。

父母希望孩子听话,是为了让自己少操心,一个养成听话习惯的孩子,在家里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到了社会上听别人的话,这样的乖孩子怎么可能有所成就呢?一味地要求孩子听话,就会使孩子失去了主见性。

那么怎样让孩子有“主见”,而不只是“听话”的孩子呢?

1,善于倾听孩子的想法

当孩子为自己所做的事与家长争辩时,家长千万不能斥责孩子“顶嘴”,要给孩子充分的辩解机会。另外,家长不要抢过孩子的“话头”,要静听孩子说话,让孩子试图表达自己的看法,并适时点拨,会令孩子得到鼓舞。

还可以适当让孩子参与家庭中的一些事情,听听他们的想法,即便是不采纳,也能够通过让孩子参与的方式,了解孩子是如何想的,怎么看问题的,家长可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去引导以激发孩子的思辨能力。

2,鼓励孩子去实践自己的想法

生活中,孩子会有一些奇怪的想法,特别是面对一些新鲜事物时。这时,孩子可能会因为害怕自己的思想和长辈的不一样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这一举动不予理睬,就会使孩子禁锢自己的思想。这时,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去实践自己的想法,必要时还应该和孩子一起印证他的想法。

家是孩子心灵的港湾,有了父母的支持和鼓励,孩子会觉得底气十足,勇敢地去完成事情。孩子自己的观点一旦得到认可,又会得到更大的鼓励,如此下去,孩子会渐渐地有自己的思想,敢于表达和坚持自己的想法。

3,肯定孩子说“不”的勇气

要使孩子有主见,就要告诉孩子:“父母说的、老师说的不一定都是对的。”

我经常和孩子一起玩“说不”游戏,大人有意出错,让孩子挑出错误。

我说:“电视、冰箱、洗衣机、洗衣液都是可以用的东西,都是家电。”孩子说:“不对,洗衣液是可以用的东西,但不是家电。”

用这样的游戏方式告诉孩子,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有可能出错。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就不会盲从别人,模仿别人了。

从小听话的孩子长大如何有主见(孩子没主见就是从父母说)(4)

三、多问“为什么”“怎么办”,激发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鼓励孩子多提问、多思考、多尝试。孩子到了一个喜欢问为什么的敏感期,总喜欢问大人一些问题:

  • 为什么要等红绿灯?
  • 我是从哪里来的 ?
  • 为什么饭前要洗手?
  • 为什么月亮会变化?

甚至有的孩子们的提问已经远远超出《十万个为什么》的内容。面对这样的问题,父母往往会说“哪儿来的这么多问题?”这种回答直接扼杀了小孩子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还有的父母就说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呀”,再就是"大了你就会明白'这类回答,这是父母对孩子好奇心和理解力极大的不尊重,同时也是父母本人懒惰的表现,不知道答案没有关系,即使100岁也未必知道所有答案,关键要鼓励孩子多思考、多提问、多尝试,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

面对孩子拥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这个阶段,父母除了耐心解答,还应该多问孩子“为什么”,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一起寻找答案,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从小听话的孩子长大如何有主见(孩子没主见就是从父母说)(5)

对于提问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开放、选择性的提问

开放式是指范围比较大的提问,对答案没有明确的限制,这样利于孩子发挥思考和想象力。比如问孩子:“如果去郊游,你会选择哪里?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地方?”

选择性是针对年龄小一点的孩子,比如:“你是想玩秋千还是滑梯啊?”当孩子做出选择时,可以再问孩子选择的原因:“为什么你选择它呢?你是怎么想的呢?”这样提问的方式激发孩子的思考行为。

2,引导孩子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对于有些问题孩子回答的比较片面,父母可以先肯定孩子的回答,再引导孩子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多让孩子用发散式思维。

在阅读当中,跟孩子一起共读绘本时,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式跟孩子提问。

我女儿最喜欢的一本《大卫,不可以》,特别喜欢看,这本书中第一页,大卫踩着凳子去够饼干盒子的画面,我们就可以对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

想够到高处的饼干盒子,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呢?

你觉得这些方法中,哪个方法最好?为什么?

你会不会在家里也用一些方法去够高处的物体呢?

有什么方法能够不掉下来,远离危险呢?

让孩子学会独立的思考,绘本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看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在读一本书时,只读开头、过程、让孩子来想象结尾会是什么样的,让他说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尾,并鼓励他说出两个以上的不同结尾,最后在告诉孩子原有故事的结尾。

从小听话的孩子长大如何有主见(孩子没主见就是从父母说)(6)

3,训练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美国加州大学哲学家詹姆斯·多伯林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补强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人的正面行为受到认可时,就能逐渐摆脱自卑,不断激发自信心。

要想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保护孩子独立思考的积极性,提高孩子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的一个办法莫过于多问孩子“怎么办”。

有一次带女儿去游乐园玩,回来的时候在路边等公交车,等了很久公交车也没来,这时女儿有点耐不住性子了,我看这样就问她:“公交车一直不来,我们怎么办呢?”

女儿说:“那就打车呗,出租车我们能坐着,还舒服呢!”

听了女儿这么说,心想,小家伙还知道舒服呢!我回答她:“打车当然是可以的,可是今天不行呢,我们在游乐园玩了大半天,剩下的钱已经不够打车了,你说我们怎么办呢?”

这样说的时候,我故意露出着急的表情,没想到女儿说:“妈妈,不要担心,我们可以继续等下去,都等了这么久了,车应该一会就来了!”

虽然这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但是我们在遇到事情时不妨多问问孩子“怎么办”,不仅培养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孩子懂事、有责任感、体谅别人。

在生活中,出现一些问题时,带领孩子一起思考,也适当给予孩子一些指导和建议。

从小听话的孩子长大如何有主见(孩子没主见就是从父母说)(7)

爱因斯坦曾说过: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的头脑中都隐藏着智慧的宝藏,应该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让孩子去挖掘自身的宝藏。

关注【涵妮妈妈育儿经】,在这里获得更多的育儿知识,帮你解决育儿难题,如果你有好的育儿心得和体会,欢迎一起分享,让我们科学育儿,努力做不吼不叫育儿有道的好妈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