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西厢记崔莺莺(被始乱终弃的崔莺莺)

为什么会有西厢记崔莺莺(被始乱终弃的崔莺莺)(1)

图片来自网络

《红楼梦》中有宝黛共读西厢的片段,宝玉借《西厢记》的话对黛玉说,“我是个多愁多病身,你是个倾国倾城貌。”。这等于贾宝玉借着《西厢记》向林妹妹表白心意。曹雪芹借着林黛玉的身份,说《西厢记》是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西厢记》有好几个版本,最初叫《莺莺传》,后来也有人叫《会真记》,《红楼梦》中就叫《会真记》。后来经过改编和加工,就有了王实甫的《西厢记》。《西厢记》写的是张生与崔莺莺,冲破封建思想,最后在一起的美好结局。崔莺莺的丫环红娘,也成了后代媒人的称呼。但是《西厢记》的前身《莺莺传》,却是说一个女子被始乱终弃的故事。

为什么会有西厢记崔莺莺(被始乱终弃的崔莺莺)(2)

图片来自网络

《莺莺传》中张生的原型就是唐代的大诗人元稹,元稹的名气很大,和白居易并称为元白。其中崔莺莺给元稹回了这样一封信,待月西厢下,风吹户半开。花影移动处,疑是玉人来。元稹对红娘说,你家小姐让我在西厢房等她。因为是在西厢房发生的故事,所以后来《莺莺传》被改编成《西厢记》。后来元稹进京赶考,和崔莺莺分别。不过元稹进京没有考上,但是留在了京城。

元稹最后为了自己的前途,娶了京城大官家的一个小姐叫韦丛。并说崔莺莺是妲己、褒姒之类的红颜祸水,影响自己的前途。元稹是鲜卑皇族的后代,不过已经是落魄的贵族了,崔莺莺应该也是没落的贵族。元稹最后狠心抛弃了崔莺莺,里面就有著名的话,始乱之,终弃之。这就是始乱终弃的由来,意思就是,一开始不尊重女性,以上床为目的。到最后,肯定是要抛弃你的。这是崔莺莺对元稹翻墙和自己约会,说的话,到最后应验到自己身上。

为什么会有西厢记崔莺莺(被始乱终弃的崔莺莺)(3)

图片来自网络

《西厢记》为什么又叫《会真记》,是因为元稹写了一首会真诗。把他和崔莺莺上床的经过,详细写了出来。在古代,简直就是陈冠希的艳照门。后来,元稹娶了名门闺秀韦丛,在官场上春风得意。崔莺莺也另嫁了他人,元稹偶然路过崔莺莺的家,以表兄的身份要求见一下崔莺莺。

崔莺莺的丈夫把话带到了,可是崔莺莺怎么也不愿意见他。就给他回了一首诗,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意思就是,当初你把我抛弃,今天何必再提。就请你把旧日里对我的心意,用到你现在的妻子身上吧。《西厢记》的原版故事大概就是这样,唐朝人们也真是太开放。

元稹和崔莺莺上床后还可以写成诗,变成故事到处宣扬。元稹后来托崔莺莺的丈夫,说要见崔莺莺,崔莺莺的丈夫竟然把话带到了。他们的故事满城皆知,崔莺莺也能在一年内嫁人,而且丈夫对元稹的态度也让我们今天的人不解。你的妻子的前男友要见她,而且让你带话,而且他们的故事人人都知道。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唐朝的开放程度,让身为90后的我也有点接受不了。

为什么会有西厢记崔莺莺(被始乱终弃的崔莺莺)(4)

图片来自网络

可能后来人都同情崔莺莺,所以就有了《西厢记》,有了那个美好的爱情结局。比起元稹,崔莺莺才是真的懂得爱情。爱情来了就真心去爱,被抛弃后,劝他怜取眼前人。就像《琅琊榜》莅阳公主说的,旧情不悔也不追。

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张生给崔莺莺弹过《凤求凰》。司马相如给卓文君也弹过,并因此赢得文君的心意。张生说,我弹得不如司马相如,但愿小姐有文君的心意。后来司马相如要纳妾,文君写《怨郎诗》挽回司马相如的心。司马相如虽然也会移情别恋,但是总体还是有自己的良心,和卓文君白首不相离。

但是真实的张生,也就是元稹,是那样一个负心的人啊。如果人们知道真实的红娘凑成了这样一段,始乱终弃的感情。恐怕不会成媒人为红娘了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