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蜀记全文讲解(品读月印万川蜀学的上下纵横)

文/邵莘越

近代以来,传承蜀学的学统与精神成为四川学界的一种文化自觉。刘咸炘立志重修《宋史》一书,意图重振蜀学之风;蒙文通挥毫书写《议蜀学》一文,欲以廖平之学表彰蜀学;谢无量拟将蜀地历代文献编次为《蜀藏》,团结同好组织“蜀学会”,并从学理层面梳理与总结蜀学(参看彭华《一代名流谢无量——生平志业、学术成就与蜀学因缘》)。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学人虽然各有其构想和主张,但他们对巴蜀文化传续、发展的关切可谓百虑一致、殊途同归。那么,蜀学有着怎样的学术传统、文化品格以及精神内核?蜀学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有哪些人物可称之为蜀学的代表甚至典范?蜀学与中国文化整体呈现出怎样的互动关系?这些问题,都可以从四川大学彭华教授的《印川集:蜀学散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4月版)一书中寻找到答案。

入蜀记全文讲解(品读月印万川蜀学的上下纵横)(1)

蜀学的发展,自有其渊源与脉络。彭华教授聚焦蜀学发展的起承转合,在纵观蜀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将其峰回路转的历史演变形态归纳为三个典型的阶段:汉魏时期的巍然高峰,两宋时期的蔚然表率,晚清民国的伟然仪型。西汉景帝末年,文翁为蜀地郡守,他倡导教化,开辟中国历史上首例地方官学,一扫蜀地蛮夷之风,使敦厚儒雅成为流淌在巴蜀人身上的文化血脉。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以益州(今成都)为据点,结好孙权,修理政务,建立起“以四川为本位”(《印川集:蜀学散论》第10页)的基本国策。有宋一代,蜀中士子大放异彩,眉山三苏可称其表率。彭华教授通过对“中国文学史上风华绝代的旷世奇才”(第69页)——苏轼其人的深入透析,彰显出蜀学汇通儒释道的内在机理;通过论述苏轼其学出入佛老、反求六经的形态与宗旨,凸显出蜀学百川入海、集杂成纯的品性。而苏东坡在其旷达、清澈、赤诚的一生中,与茶文化、养生文化缔结了特有的因缘,亦构成了蜀学特有的一抹闲情与雅趣。

晚清以来,蜀学与湘学并列为当时人文学术的两大中心(李学勤:《弘扬国学的标志性事业》)。张之洞创建尊经书院,以《书目答问》《輶轩语》提点诸生,力倡经史之基,致用之学。风气所趋之下,蜀中学子勉力从学,奋身济世,卓然成家者不乏其人。彭华教授以“尊经四杰”之一的宋育仁为个案,从时风、世风与学风争相激荡的互动关系中,再现近代蜀中学人救亡图存的本怀与启发民智的担当。时过境迁,如今的中国早已摆脱了、远离任人瓜分的厄运与历史,在文化自信的深层驱动下,新一代的中国人怀抱未来,放眼宇宙。而“百年前巴蜀先贤通经致用、经世致用的所作所为、所思所得,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第249页)。

彭华教授对蜀学的哲思传统、史学关怀、文苑风尚分而论之,借“形神与风骨”之名,提炼蜀学的神韵风华,凸显蜀学的根本精神。蜀人素有崇实之智、思辨之慧,借助以博通之才,使得蜀人在虚实离合之间“左右逢源”,造就了巴蜀哲学“玄而不虚”的特性。在这一思辨色彩的浸染下,巴蜀史学家也在史料保存、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抽象出形上的义理精神,以点睛之妙,为史学的书写赋予灵魂。正如彭华教授所言,“小学是功夫,文献是基础,思想是灵魂”(第33页),文字学的功底,文献学的方法,形而学的哲思,共同组成了巴蜀经史之学圆融的内涵、井然的层次、瑰丽的状貌。尤其可贵的是,巴蜀的辞赋、诗文集根柢与奇思于一体,不拘一格,博雅宏富,婉转成章,具有一泻千里、吞吐山河的气概,守正出新、常开天下之先的优容,正是彭华教授所谓的“但开风气又为师”(第34页)!

彭华教授凭借其雄厚的学术功底,批郤导窾的研究方式,文思跌宕的行文表述,对蜀学发展史上的领军人物及其代表作展开专项研讨。四川籍以及长期寓居巴蜀的学人乃是其考察的重点,如建立了“新心学”体系、被尊为“现代新儒家八大家”之一的贺麟,被牟宗三誉为“文化意识宇宙中之巨人”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唐君毅,闻名海内外的藏书大家、古籍整理大家傅增湘,被吴之英称为“硕学通敏”、林山腴誉其书法为康有为以后第一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社会活动家谢无量等。

此外,彭华教授注重巴蜀学人与外省人(如王国维、章太炎)的交往互动,借以考察蜀学的内外进境与文脉转承。在从事人物研究中,彭华教授发挥了陈寅恪“了解之同情”说、贺麟“善意同情的理解”说的精神旨趣,以王国维“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的理解方法,在“善意同情的理解”中,“登堂入室”,步入前人的“心灵世界”(第171页)。

斯维特兰娜·博伊姆(Svetlana Boym)在《怀旧的未来》中写道:“怀旧不永远是关于过去的;怀旧可能是回顾性的,但是也可能是前瞻性的。”彭华教授的历史研究中暗含着未来指向,以史为鉴,借古开今,以蜀地学者的桑梓情怀和学术担当,在对蜀学发展历史的回溯之下,展望蜀学发展的进路,即“在‘打通古今’‘融通三教’‘会通中西’十二字上用力”(第101页)。

彭华教授的读书、治学、写作,可谓气象宏阔,有大开大阖之势。究其要领,实以“一头一尾”“一家一地”为旨趣。“一头”乃是提纲挈领,直追先秦、秦汉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根脉;“一尾”则着眼于历史的波澜与流衍,考察近现代社会变迁之下的的学人与学术;“一家”指的是中国儒学,君子志道,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一地”所称即巴蜀文化,放眼文化发展的多维格局,把握中华文明的巴蜀脉动。在多年的潜心研究下,其深厚的造诣积累为丰硕的成果,《印川集:蜀学散论》便是其中代表。作为一部蜀学专题论文集,该书以立体、多元、丰富展现巴蜀文化面貌为初衷,融宏观性通论与专题性研讨为一炉,形散神聚,堪称蜀学研究领域的上品佳作。

2021年8月,于四川成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