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成语典故(毛泽东选集成语典故)

毛泽东选集成语典故(毛泽东选集成语典故)(1)

原文:“在统治阶级政权的暂时稳定的时期和破裂时期,割据地区对四围统治阶级必须采取不同的战略。在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破裂时期,例如两湖在李宗仁唐生智战争时期,广东在张发奎李济深战争时期,我们的战略可以比较地冒进,用军事发展割据的地方可以比较地广大。但是仍然需要注意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以备白色恐怖到来时有恃而不恐。"

《井冈山的斗争》(《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出处:“有所恃而不恐"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悬)磬,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鲁僖公二十六年,齐孝公攻打鲁国。鲁僖公就命令展喜慰劳军队,以对付齐国进攻。展喜把这件事交给别人去办,自己就跑到齐孝公那里去,对他说:“我们国君听说你要亲动尊驾光临,就命令我们犒赏军队,以示迎接。"齐孝公说:“鲁国人恐惧吗?"展喜回答说:“只有胆小鬼才害怕,君子则不怕。"齐孝公说:“你们的宫室象悬挂着的磬一样,空空的;你们的土地上连青草也没有,靠什么不恐惧呢?"展喜回答说:“靠先王的福气。"

浅解:恃为依靠。“有所恃而不恐"就是由“何恃而不恐"变来,意为有所依靠而不感到恐惧。毛主席在文中引用“有所恃而不恐"这一成语,充分强调了在扩大根据地的同时,必须建立中心区域坚实基础的重要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