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十里画廊(黄山风景入画来)

人生最美的风景,就是和生命中那个人,一起去看世界的风景。

黄山是一部读不完的无字天书,你是一幅矗立在天地之间的隽永的画卷。

今天来到黄山,无论目睹耳闻、还是身体神会,都似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多姿多彩黄山、诗情画意的锦绣皖南,带着千年底蕴、万般风情,浓墨重彩、款款而来,让人无限着迷。

黄山十里画廊(黄山风景入画来)(1)

青年时期来看黄山,那是个春夏交替的季节,又是个少有白云缠绕的天气,远山迷朦、脚踏水烟。忽而云遮日头,呈现万道光芒,趁着如同探照灯一般的阳光看去,火红的杜鹃花穿插在粉黄紫绿的七彩茂林中。那时没有索道,激动的心、轻盈的腿,只有气喘如牛、汗流浃背,只知山高林密、怪石嶙峋。现在找到当年在迎客松前用海欧相机自拍的老照片,虽略有褪色显黄,却依旧保留着展开的双臂充满憧憬或幻想。

今天再来黄山,应该是做好"功课”有备而来,王义军同学把10月24日至10月29日的天气预报微信传给我,提示丢下雨具、穿好防寒装,装上渴望导师指教的几幅作品和足够的笔墨纸彩,装满行囊,活象一个挑山夫背负重载,以《2021届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山水画高研班黄山活动》的学员身份,乘坐高铁仅用四个小时就能再次来到这里.

黄山十里画廊(黄山风景入画来)(2)

这次来到黄山,不再是一般的游客,带着作业、猜着提问、寻思解惑,临写真山或创作,考量自我能否达成“外师造化、终得心源”之要义。文图影视中的黄山与脚下眼前的一石一木相合相亲,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大山共性与黄山四季各呈神秀的特点相媲美。过去的心中黄山与在导师指点后的笔下黄山如何取舍、如何轻重,许许多多的注意力融入眼前的奇特风光之中。

松枝侧伸、盘根若雕,嶂峦叠翠、万木相生,石若崖柏、金镶玉质,铁线游丝、构成泼墨,龙浮鳌奔、神话呈象。迎面主峰玉洁精雕直耸蓝天,在索道包厢俯视巨石万象,条条龙蟒、起伏有序、块块神兽、神情异彩,纵横相织、生息相依。宛如壮男倩女身上不同部位、不同性能的肌肉滑润而遒劲。

黄山十里画廊(黄山风景入画来)(3)

陪随导师坐在姊妹松旁、凝神莲花峰、立意笔下的水在石上流;再到迎客松下,心算交警手姿般的伸臂平掌的示意蕴含;临摹蘑菇松,如凤展屏、俯视幽谷城池;脚踏鳌鱼背,遥望一弯绿潭、倒映北海松林;回望夕照玉屏峰,如墨破水、渍青山碧天浑然一体。攀越一线天或穿过鳌鱼洞,会师光明顶。天籁平川,如临世外桃源;竹篱扶红叶,白石卧当床;独松成林石板上,或自由开合破、或蟠龙挑锋裹墨。伸手触天、心旷神怡,杂念皆空、风景独好,振臂为峰、居高声远。

如此美景如画,把我前两次来黄山旅游时的记忆冲刷无存。今天的“导游”是高僧一样的张志民导师为弟子亲自“引路搭桥”,叙说黄山的过去、今天和未来,讲解怪石、云海的传说和成因。在我们心目中,张导师是一位大师画家,也是一位地质学家,更像一位生物学家和诗人、贤哲、幽默家……。

在崎岖陡悬、十多里上山路的写生途中,我们忽略了导师的年龄比我们都大出许多,可他把我们的气喘吁吁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似兄若父,时常说段"望梅止渴”之类的故事,引发笑声一阵,减轻了我们许多疲劳和紧张。

黄山十里画廊(黄山风景入画来)(4)

今天的写生收获盈盈,导师提示我们如何选定"景点”角度、拟出立意。每到一段路停下来,我先是认为导师太累、该休息一会了。后来才明白了他的根本用意。

一路走来,导师不仅为我们讲“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画”,还为我们示范“这种树干树枝应该这样画”,“教与学"、"学与教”,言行互动,目光契合,此时此地,我们站在黄山光明顶上,围在导师身旁,师生的心聚在了一起,人与山水融成一体。

远望山壁石纹、若水潺流;俯视眼前松针、似菊成簇。导师时常提示我们说,既要"搜尽奇峰打草稿”,又要细心观察黄山与五岳或他山之别特。共性寓于个性,特色表达感情。采集多样性、皆为理意用。当我们遇到一些没有见过的石木合生的情景时,导师习惯性地问“为什么呢?“,接着又风趣地自问自答“生于江南则为桔、生于江北则为枳"。等等教诲之语,令我茅塞顿开。此地此景,自感年轻了许多,情不自禁,心生感叹:

自幼画松摹泰黄,

迎客黔秀岱雄苍。

耳顺追师戏笔墨,

皖南名山写生忙。

黄河长江五岳岸,

淮水养润柔克刚。

山回路转光明顶,

独松成林峰自当。

黄山十里画廊(黄山风景入画来)(5)

山下的各类建筑设施都裹在了大山的怀抱里,只能化为颗颗珍珠,或像月亮光下的星星,闪闪烁烁。高耸变成深遂、密林化为绿茵,丛丛黄山松如同根根银针插在铜墙玉柱上,消失了荫影,飘渺了枝叶。从头顶蓝天到脚踏青翠,无不令我惊叹叫绝,心无旁骛忘了归期。

当师友温心地说"可把你盼来了"之后,我却下意识地感到背包里少了一件很重要的工具(电脑平板相机)。一位师弟已看出我表情里的急躁不安与纠结。就在大家对我一边安慰着乘上下山的索道箱,又一边寻思办法之时,只听见吴江宁画友拨通了象是黄山景区管理机构的电话并简要地说明了我丢平板的事。就在我们刚离开云谷索道出口之际,吴江宁画友的手机响起回电铃声,说“平板电脑已找到,请回到索道出口站等待领取”!吴画友也是年近六十的人了,身着单衣冻得发抖硬陪着我在索道站口等待送件人。很快装满诸多信息的平板电脑很快又回到我手中。让我再次相信了一句名言:秀林育俊鸟,深山人忠厚。黄山风光美,景区人更好。

黄山十里画廊(黄山风景入画来)(6)

今天的游观让我感受到黄山的壮丽,今天的故事让我懂得了黄山的秀美,今天的经历让我享受了黄山的温馥!为把黄山画出精彩,我还要多多亲近黄山!我和师友们要陪着导师百岁之时还是写生万代黄山!要把黄山的温暖和美丽与水墨连通,牢记初心、不负师望,同心共绘祖国大好山水!

黄山十里画廊(黄山风景入画来)(7)

马延远,山东滕州市人,研究生学历。早年毕业于中文专业、深造于曲师大政治哲学和省委党校经济管理研究生班。参加工作后从事职工思想政治研究和社会经济发展调研工作。自幼喜爱绘画,近年来潜心研修中国山水画,先后就读于《书画频道何加林山水画工作室》《国家画院张志民山水画工作室高研班》,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画学会会员等,多次获国家省市书画大赛奖励。。

壹点号山东马西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