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话筒的超级飞侠(通勤路上的超级飞侠)

跑步通勤,是一场迷你冒险。

上海有将近500万青年(16-35岁)上班族;工作日的北京,每天有610 万人乘公共交通出行。他们每天都要经历两件事——通勤和堵在通勤的路上。

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你步行10分钟就能到公司,而我却要地铁一小时换乘两班车;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你在早高峰挤上了地铁,而我却被告知下一班地铁故障;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你已经坐上恢复通行的地铁,而我却开车堵在内环高架上......

泰戈尔:我没说过。

根据高德地图《2018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2018年度通勤总时长前四名的城市是北上广深,夺得冠军的北京双程通勤总时长将近90分钟。

拿着话筒的超级飞侠(通勤路上的超级飞侠)(1)

也就是说,一个在北京的上班族,每天从家里到公司单程平均需要45分钟,刚好可以看完一集电视剧,往返可以看完一整部电影,如果你每天坚持地铁上下班,一周看完一本书不是问题。

拿着话筒的超级飞侠(通勤路上的超级飞侠)(2)

然而,这都是理想状态,在拥挤的人群、逼仄的空间中,你还要应对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 比如地铁紧急刹车,可能会有人扑倒在你身上,有人没抓到扶手一把抓上了你的胳膊;这当中,还可能有“咸猪手”借机揩油;你没准儿还会在别人下车的时候被挤出去,不得不再重新等一班车。

在这些情况下,别说看书看剧了,能站稳,已经是奇迹。韩国电影《寄生虫》里,富人形容穷人:身上有地铁的味道。

拿着话筒的超级飞侠(通勤路上的超级飞侠)(3)

为了生活来回奔波,为了赚钱辛劳疲惫。通勤,耗费了我们太多的时间与精力。

爱燃烧近日在网上发起了一个「通勤方式」小调查,一共有267位跑友参与投票。其中公交地铁占比35%,自己驾车占比13.8%,骑单车占比24.7%。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是,其中有31位跑友投给了跑步上班,占比13%。

仍然有一部分上班族,在坚持跑步上下班。

爱燃烧采访了5名跑步上下班的通勤族,也许他们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刘大伟 男 年龄44 坐标上海

2015年,39岁的我开始为了健康而跑步。从曾经76.5公斤的轻度肥胖,到减重40斤的瘦身达人,我跑掉了脂肪肝和亚健康,跑步成绩也随着体重的下降而稳步上升,全马PB251,半马PB124。从浦东滨江民生路至东方体育中心,我每周跑步回家频率为2-3次,19公里,1小时30分钟,已坚持两年。

拿着话筒的超级飞侠(通勤路上的超级飞侠)(4)

跑步下班,已经成了我保持训练量的一个方式。如果早上无法训练或者时间不足以进行较长距离练习时,我就会选择下班跑步回家。遇到恶劣天则改为其他交通方式,交叉训练。

跑步需要准备哪些东西?跑步衣物、运动手表、心率带,随身背一个小的越野包,用来装替换衣物、运动手表、心率带、公交卡、门卡、钥匙、手机,天热时记得带小瓶水。

跑步给我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再看一次对比照就知道了~

Terry 男 年龄39 河南郑州

跑步上下班最重要的是安全问题,高峰期大家出行都比较急。所以跑步上下班的话,一定要早早早!如果你的日常通勤时间是30-40分钟,早上就要准备至少两个小时。例如早上8点上班,那么6点就要出门。

拿着话筒的超级飞侠(通勤路上的超级飞侠)(5)

我跑步前会先进行10分钟快走热身,再渐渐进入平时跑步的节奏,一般配速6分,40分钟就能到单位。跑完再简单拉伸10分钟左右,7点结束早上跑步。

有条件的可以冲洗一下,没有条件就进行简单的擦拭,在单位换上干爽的衣服,为了抑制汗味,可以稍微用点香水。

换洗的衣服和鞋子都要记得用袋子装好带回家。

至于雨雪天、雾霾天,就不要跑了,命要紧。

跑步通勤路上最大的感受是,能够真正体会到城市四季的变化,看着早起辛勤工作的人们,激励自己不要停下前进的步伐。我的跑龄是7年,目前为止参加过20多场全马,PB347。

树老师 男 年龄34 上海

我家距离公司虽然只有几百米,但是我每周有3-4次跑步上下班,下班就跑去绕操场刷圈,每次10km左右。拿着话筒的超级飞侠(通勤路上的超级飞侠)(6)

拿着话筒的超级飞侠(通勤路上的超级飞侠)(7)

拿着话筒的超级飞侠(通勤路上的超级飞侠)(8)

如果你也决定跑步上下班,首先需要熟知路线,在开始前有一次实地踩点,包括了解全程路线的方向、路况起伏、沿途补给等等。 其次,根据气候变化选择合适的衣物装备,切忌在极端天气下训练。

我进行长距离训练时,会把雨衣别在腰上,以备突然降雨同时训练结束后可御寒。 最后要根据自己的训练节奏设计合理的训练目标并且尽可能按计划执行,达到训练目的。

我跑过各种马拉松、越野赛事近50场,今年广马PB319。当我把跑步列入日常清单,并且坚持训练,长距离耐力能力明显提升。如果路上遇到一同跑步通勤的跑友,还会相互鼓励、共同提高训练水平。

跑步上下班,可以是避开交通拥堵的方式,也可以是日常训练计划,还可以是结交好友的最佳时机。无论哪一种,对于他们来说,“性价比”都比挤地铁挤公交要高得多。

对于你们呢?

坚持一件事并且一直做下去,很难,但结果往往令人惊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